br>自西阶复本班序立宣徽使一员诣皇帝御幄前俯
伏跪奏臣某谨请皇帝诣两宫皇太后前行称贺之
礼俯伏兴赞引皇帝再拜又奏请北向跪皇帝贺曰
嗣皇帝臣某言云云俯伏兴又再拜讫又奏请皇帝
少立内侍承旨退西向称两宫太后旨云云皇帝再
拜宣徽使前引皇帝归幄常服乘舆还内侍卫如来
仪应阶下文武百僚重行立定通事舍人喝拜在位
皆再拜通事舍人引太师诣西阶升俯伏跪奏称文
武百僚具官臣某等稽首言皇太后殿下显对册仪
永安帝养仰祈福寿与天同休俯伏兴降自西阶复
位立定通事舍人赞在位官皆再拜舞蹈三称万岁
又再拜宣徽使升自东阶取旨退临阶西向称两宫
皇太后旨通事舍人赞在位官皆再拜毕宣曰公等
忠敬尽心推崇协力膺兹令典感愧良深宣讫还位
通事舍人赞谢宣谕拜在位官皆再拜舞蹈三称万
岁又再拜通事舍人分引应北向官各分班东西立
宣徽使升自东阶奏称具官臣等言礼毕降还位扇
合皇太后并兴教坊乐作降座还殿后幄次扇开乐
止通事舍人引宣徽使奏解严中书侍郎等各帅捧
册□官升殿跪捧册并置于□次门下侍郎等各帅
捧宝□官升殿跪捧宝并置于□讫通事舍人引诣
东上合门投进所司文武百僚以次出皇太后常服
乘舆各还本宫引导如来仪文武百僚诣东上合门
拜表贺皇帝退礼毕各赴本宫受内外命妇称贺所
司预于殿内设皇太后御座司宾引内外命妇于殿
廷北向依序立尚仪奏请皇太后常服即坐司赞曰
再拜命妇皆再拜司宾引班首诣西阶升跪贺称妾
某氏等言伏惟皇太后殿下天资圣善昭受鸿名凡
在照临不胜欣忭兴降阶复位司赞曰再拜内外命
妇皆再拜尚宫承旨降自西阶于命妇之北东向立
司赞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尚宫乃宣答曰膺兹典
礼感愧良深司赞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退赴别殿
贺皇帝亦如贺皇太后之仪惟不致词不宣答 按
仪卫志天德二年设皇太后导从六十人伞子不在
数内并服簇四盘雕团花红锦袄金花头涂金银
束带永寿永宁宫导驾各三十人伞子各二人此亦
常行之仪也
贞元元年四月戊寅皇太后大氏崩十月壬戌有司
言太后园陵未毕合停冬享及祭从之
按金史海陵本纪云云 按海陵母大氏传贞元元
年四月大氏有疾诏以钱十万贯求方药及病笃遗
言海陵当善事永寿宫戊寅崩诏尚书省应随朝官
至五月一日方治事中都自四月十九日为始禁乐
一月外路自诏书到日后官司三日不治事禁乐一
月声钟七昼夜 按海陵嫡母徒单氏传贞元元年
大氏病笃恨不得一见临终谓海陵曰汝以我之故
不令永寿宫偕来中都我死必迎致之事永寿宫当
如事我
贞元三年迎永寿太后于上京居中都寿康宫上永
宁太后谥
按金史海陵本纪贞元三年六月乙未命右丞相仆
散师恭大宗正丞胡拔鲁如上京奉迁山陵及迎永
寿宫皇太后九月丁卯上亲迎梓宫及皇太后于沙
流河命左右持杖二束跪太后前曰亮不孝久失温
踉竿大字太后掖起之曰凡民有子克家犹爱之
况我有子如此叱持杖者退十月丙子皇太后至中
都居寿康宫乙未谥永宁皇太后曰慈宪皇后十二
月乙未上朝太后于寿康宫 按海陵嫡母徒单氏
传三年右丞相仆散师恭大宗正丞胡拔鲁往上京
奉迁山陵海陵因命永寿宫太后与俱来继使平章
政事萧玉迎祭祖宗梓宫于广宁海陵谓玉曰医巫
闾山多佳致祭奠礼毕可奏太后于山水佳处游览
及至沙流河海陵迎谒梓宫遂谒见太后海陵命左
右约杖二束自随跪于太后前谢罪曰亮不孝久阙
温踉柑后痛笞之不然且不安太后亲扶起之叱
约杖者使去太后曰今庶民有克家子立百金产尚
且爱之不忍笞我有子如此宁忍笞乎十月太后至
中都海陵帅百官郊迎入居寿康宫是日海陵及后
宫宰臣以下奉觞上寿极欢而罢 按海陵母大氏
传贞元三年大祥海陵率后宫奠哭于宫海陵将
迁山陵于大房山故大氏犹在宫也九月太祖太
宗德宗梓宫至中都尊谥曰慈宪皇后海陵亲行册
礼与德宗合葬于大房山升y太庙
正隆六年海陵s皇太后徒单氏
按金史海陵本纪正隆六年八月癸丑以谏伐宋s
皇太后徒单氏于宁德宫仍命即宫中焚之弃其骨
水中并杀其侍婢等十余人 按海陵嫡母徒单氏
传海陵侍太后于宫中外极恭顺太后坐起自扶掖
之常从舆辇徒行太后所御物或自执之见者以为
至孝太后亦以为诚然及谋伐宋太后谏止之海陵
心中益不悦每谒太后还必忿怒人不知其所以及
至汴京太后居宁德宫太后使侍婢高福娘问海陵
起居海陵幸之因使伺太后动静凡太后动止事无
大小福娘夫特末哥教福娘增饰其言以告海陵及
枢密使仆散师恭征契丹撒八辞谒太后太后与师
恭语久之大概言国家世居上京既徙中都又自中
都至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