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何在为己富贵为在草茅高祖笑
曰光武有云安知非仆弘策起曰今夜之言是天意
也请定君臣之分高祖曰舅欲效邓晨乎是冬魏军
寇新野高祖将兵为援且受密旨仍代曹虎为雍州
弘策闻之心喜谓高祖曰夜中之言独当验矣高祖
笑曰且勿多言弘策从高祖西行仍参帷幄身亲劳
役不惮辛苦五年秋明帝崩遗诏以高祖为雍州刺
史乃表弘策为录事参军带襄阳令高祖睹海内方
乱有匡济之心密为储备谋猷所及惟弘策而己时
长沙宣武王罢益州还仍为西中郎长史行郢州事
高祖使弘策到郢陈计于宣武王语在高祖纪弘策
因说王曰昔周室既衰诸侯力争齐桓盖中人耳遂
为一匡九合民到于今称之齐德告微四海方乱苍
生之命会应有主以郢居中流之要雍部有戎马之
饶卿兄弟英武当今无敌虎据两州参分天下纠合
义兵为百姓请命废昏立明易于反掌如此则桓文
之业可成不世之功可建无为竖子所欺取笑身后
雍州揣之已熟愿善图之王颇不怿而无以拒也义
师将起高祖夜召弘策吕僧珍入宅定议旦乃发兵
以弘策为辅国将军军主领万人督后部军事西台
建为步兵校尉迁车骑谘议参军及郢城平萧颖达
杨公则诸将皆欲顿军夏口高祖以为宜乘势长驱
直指京邑以计语弘策弘策与高祖意合又访宁远
将军庾域域又同乃命众军即日上道缘江至建康
凡矶浦村落军行宿次立顿处所弘策逆为图测皆
在目中义师至新林王茂曹景宗等于大航方战高
祖遣弘策持节劳勉众咸奋厉是日仍破朱雀军高
祖入顿石头城弘策屯门禁卫引接士类多全免城
平高祖遣弘策与吕僧珍先入清宫封检府库于时
城内珍宝委积弘策申勒部曲秋毫无犯迁卫尉卿
加给事中天监初加散骑常侍洮阳县侯邑二千二
百户弘策尽忠奉上知无不为交游故旧随才荐拔
缙绅皆趋焉时东昏余党初逢赦令多未自安数百
人因运荻炬束仗得入南北掖作乱烧神虎门总章
观前军司马吕僧珍直殿内以宿卫兵拒破之盗分
入卫尉府弘策方救火盗潜后害之时年四十七高
祖深恸惜焉给第一区衣一袭钱十万布百匹蜡二
百斤诏曰亡从舅卫尉虑发所忽殒身n竖其情理
清贞器识淹济自藩升朝契阔夷阻加外氏雕衰飨
□屡绝兴感渭阳情寄斯在方赖忠勋翼宣寡薄报
效无征永言增恸可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给鼓吹
一部谥曰愍弘策为人宽厚通率笃旧故及居隆重
不以贵势自高故人宾客礼接如布衣时禄赐皆散
之亲友及其遇害莫不痛惜焉子缅嗣别有传
  郗煜
按梁书高祖德皇后传后高平金乡人也父煜太子
舍人早卒初后母寻阳公主方娠梦当生贵子及生
后有赤光照于室内器物尽明家人皆怪之宋后废
帝将纳为后齐初安陆王缅又欲婚郗氏并辞以女
疾乃止建元末高祖始聘焉及践阼诏赠煜金紫光
禄大夫煜尚宋文帝女寻阳公主齐初降封松滋县
君煜子泛中军临川王记室参军
  石灵保
按南史文宣阮太后传后会稽余姚人也本姓石天
监六年八月生元帝于后宫赐姓阮氏承圣二年追
赠太后父齐故奉朝请灵保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
武康侯母陈氏武康侯夫人
  王骞
按梁书太宗王皇后传后父骞字思寂本名元成与
齐高帝偏讳同故改焉以公子起家员外郎迁太子
洗马袭封南昌县公出为义兴太守还为骠骑谘议
累迁黄门郎司徒右长史性凝简不狎当世尝从容
谓诸子曰吾家门户所谓素族自可随流平进不须
苟求也永元末迁侍中不拜高祖霸府建引为大司
马谘议参军俄迁侍中领越骑校尉高祖受禅诏曰
庭坚世祀靡辍于宗周乐毅锡壤乃昭于洪汉齐故
太尉南昌公含章履道草昧兴齐谟明翊赞同符在
昔虽子房之蔚为帝师文若之隆比王佐无以尚也
朕膺历受图惟新宝命莘莘玉帛升降有典永言前
代敬惟徽烈匪直懋勋义兼怀树可降封南昌县公
为侯食邑千户骞袭爵迁度支尚书天监四年出为
东阳太守寻徙吴郡八年入为太府卿领后军将军
迁太常卿十一年迁中书令加员外散骑常侍时高
祖于钟山造大爱敬寺骞旧墅在寺侧有良田八十
余顷即晋丞相王导赐田也高祖遣主书宣旨就骞
求市欲以施寺骞答旨云此田不卖若是敕取所不
敢言酬对又脱略高祖怒遂付市评田价以直逼还
之由是忤旨出为吴兴太守在郡卧疾不视事征还
复为度支尚书加给事中领射声校尉以母忧去职
普通三年十月卒时年四十九诏赠侍中金紫光禄
大夫谥曰安子规袭爵别有传
  王锡
按梁书王份传锡字公嘏琳之第二子也幼而警悟
与兄弟受业至应休散常独留不起年七八岁犹随
公主入宫高祖嘉其聪敏常为朝士说之精力不□
致损右目公主每节其业为饰居宇虽童稚之中一
无所好十二为国子生十四举清茂除秘书郎与范
阳张伯绪齐名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