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暌其渐九也正德之世天鸣地震物怪人妖曾无
虚岁赖陛下绍统灾异始除乃顷岁以来雨雹杀禽
兽雷风拔树屋妇人产子两头无极昼晦如夜四方
旱潦奏报不绝曾何异正德之季乎且京师阴霾之
气上薄太阳白昼冥冥罕有晖采尤为可畏此灾异
之臻其渐十也此十者天子有一无以保四海陛下
圣明何以致此无乃辅□召之与窃见今日之为辅
□第一人者徒以奸佞伴食怙恩致上激天变下召
民灾中失物望臣逆知其非天下之第一流而陛下
乃信任之不至于鱼烂不已愿亟去其人更求才兼
文武如前大学士杨一清老成厚重如今大学士石
□者并置左右庶弊政可除天下可治臣又闻献皇
帝好贤下士容物恕人天下所共知也今议礼诸臣
一言未合辄以悖逆加之谪配死徙朝宁为空此岂
献皇帝意苟非其意虽尊以天下无当也陛下何不
起而用之使骏奔清庙以慰献皇帝在天之灵哉疏
反复万四千言最为剀切帝不能用付之所司其所
斥辅□第一人谓费宏也珊律已清严居官有威惠
外艰归士民祀之名宦后副使胡东皋谒祠独顾珊
叹曰此吾师也服阕以故官莅广东终四川按察使
  洪垣
按明外史本传垣字峻之婺源人嘉靖十一年进士
礼部侍郎湛若水讲学京师垣受业其门授永康知
县征授御史十八年世宗南巡册立皇太子命阁臣
夏言顾鼎臣选宫僚垣再疏言温仁和张衍庆薛侨
胡守中屠应□华察胡经史际白悦皇甫叩冉杂
流不可使辅导青宫帝亦己从他谏官言废黜者数
人未几劾文选郎中黄祯先贿选郎杨育秀得为考
功及居文选贪婪欺罔知州王显祖等考察调简而
补大州知县何瑚年过六十而选御史皆非制今当
大计京官乃以猥琐之曹世盛为考功郎误国甚帝
下其章都察院令会吏科参核乃下祯诏狱及育秀
显祖等咸斥为民因诘责吏部尚书许赞都御史王
廷相而令十三道御史公举隐年冒进若瑚者御史
王之臣等坐调者四人世盛亦改他部垣一疏而御
史曹郎以下得罪者至二十余人出按广东以安南
款附增俸一级未竣出为温州知府岁饥有闭籴者
饥民杀之垣坐落职归复与同里方往从若水若
水为建二妙楼居之家食四十余年年四十而卒
  周a
按明外史王与龄传周a字汝威榆次人嘉靖五年
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巡按陕西被俘民自塞外逃归
者边将杀以冒功a请下诏严禁有报降五人以上
者赏之诏可再按山东特改右春坊清纪郎兼翰林
院侍书俺答将入寇总督侍郎翟鹏以闻a以中枢
无筹策请早为计帝以为浮词乱政责降庐州府知
事旋改国子监丞擢吏部文选主事坐与与龄发严
嵩私属事贬河间通判已而吏部拟擢南京吏部主
事嵩言a调官甫四月不得骤迁帝怒诘责尚书许
赞等令录左降官迁擢者姓名赞引罪并列陈叔颐
等十六人以闻诏夺赞等俸镌文选郎郑晓三级a
叔颐等褫职为民廷臣论荐a以嵩在位不复召穆
宗初赠光禄少卿
  冯恩
按明外史本传恩字子仁松江华亭人幼孤家贫母
吴氏亲督教之比长知力学除夜无米且雨室尽湿
恩读书□上自若举嘉靖五年进士除行人出劳两
广总督王守仁遂执贽为弟子擢南京御史故事御
史有所执讯不具狱以移刑部不复牒报恩请尚书
必报御史诸曹郎欢谓御史属吏我尚书以语恩恩
曰非敢然也欲因以知事本末得相参耳尚书无以
难已巡视上江指挥张绅杀人立置之辟大计朝觐
吏南台例先纠都御史汪f擅权请如北台既毕事
始许论列恩与给事中林士元等疏争之得如故帝
用阁臣议分建南北郊且欲令皇后蚕北郊下诏令
廷臣各陈所见而诏中屡斥异议者为邪徒恩上言
人臣进言甚难明诏令直谏又诋之为邪徒安所适
从哉此非陛下意必左右奸佞欲信其说者阴诋之
耳今士风日下以缄默为老成以謇谔为矫激建言
得罪不惟父母妻子自相怨尤即朋友故旧且绝迹
往来远近相戒遂以成俗士处今世已难乎其忠直
矣若预恐有异议而逆诋之为邪则必雷同附和而
后可也况天地合祀已百余年岂宜轻改礼男不言
内女不言外皇后深居九重岂宜远出郊野愿速罢
二议毋为好事希宠者所误恩草疏时自意得重谴
及疏奏帝不之罪恩于是益感奋十一年冬彗星见
诏求直言恩以天道远人道迩乃备指大臣邪正谓
大学士李时小心谦抑解棼拨乱非其所长翟銮附
势持禄惟事模棱户部尚书许赞谨厚和易虽乏
断不经之费必无礼部尚书夏言多蓄之学不羁之
才驾驭任之庶几救时宰相兵部尚书王宪刚直不
屈通达有为刑部尚书王时中进退昧几委靡不振
工部尚书赵璜廉介自持制节谨度吏部左侍郎周
用才学有余直谅不足右侍郎许诰讲论便捷学术
迂邪礼部左侍郎湛若水聚徒讲学素行未合人心
右侍郎顾鼎臣警悟疏通不局偏长器足任重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