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陛下操独断之威使法官尽得罪虽有张释
之于定国不获抗辩于人主之前何以使刑罚中帝
怒将罪之杨一清力解而止寻出视南畿学政道闻
丧归洛书在台尝荐尚书王守仁罗钦顺杨旦彭泽
邵宝祭酒鲁铎及论救给事中杨言郑一鹏御史魏
有本郎中叶应骢主事唐枢缪宗周皆为时所称十
二年京察事竣更命科道官互纠洛书被劾落职给
事中饶秀为御史所劾无所泄愤复劾洛书及王重
贤等九人贪污`茸重贤等皆降黜时论骇之洛书
家居再逾岁卒年三十九子开往依上海上海人治
田百□资之岁一至收其入以归
  张录
按明外史解一贯传张录字宗制城武人正德六年
进士授太常博士擢御史嘉靖初伏阙争大礼下狱
廷杖出按畿辅劾宣府诸将失事皆伏辜西域鲁迷
贡狮子西牛方物言所贡玉石计费二万三千余金
往来且七年邀中国重赏录言明王不贵异物今二
狮日各饲一羊是岁用七百余羊也牛食刍菽今乃
食果饵则食人之食矣愿返其献归其人薄其赏以
阻希望心帝不能用张璁擢兵部侍郎录与诸御史
争之不听时璁与桂萼屡攻费宏录言宏以子懋良
罪系再疏乞休陛下既温旨慰留及璁萼屡劾又复
如常批答溺三臣之爱持两可之心致宏去志不决
璁等忮心未已今水旱相仍变异迭出正大小臣工
修省时而诸人为国股肱相倾排若此欲弭灾变不
亦难乎乞并黜三人以回天谴帝为戒谕璁萼如录
指后璁以侍郎总台事修前憾言录不谙宪体宜他
调遂罢归家居二十年卒
  张寅
按明外史魏良□传张寅太仓人嘉靖初进士历南
京御史尝劾礼部侍郎黄绾十罪比张孚敬罢政寅
言大臣去国谊不忘君今孚敬二旬驰三千里若小
丈夫悻悻之为者且其邪□政不可悉数请追所
赐封诰银章之属明正其辟左都御史汪f阴贼邪
媚陆贽所谓谀顾望畏□f兼有之宜急放逐帝
怒谪高唐判官屡迁南京文选郎中会简宫僚改春
坊右司直兼翰林院检讨未几被劾罢

 都察院部名臣列传十九
  明五
  朱J
按明外史本传浙字必东莆田人举乡试第一嘉靖
二年成进士明年春与同县马明衡□授御史甫阅
月会昭圣皇太后生辰有旨免命妇朝贺浙言皇太
后亲挈神器以授陛下母子至情天日昭鉴若传免
朝贺何以慰亲心而隆孝治明衡亦言暂免朝贺在
恒时则可在议礼纷更之时则不可且前者兴国太
后令节朝贺如仪今相去不过数旬而彼此情文互
异诏旨一出臣民骇疑万一因礼仪末节稍成嫌隙
俾陛下贻讥天下匪细故也时帝亟欲尊所生而群
臣必欲帝母昭圣相持未决二人疏入帝恚且怒立
捕至内廷责以离间宫闱归过于上下诏狱拷讯侍
郎何孟春御史萧一中论救皆不听御史陈逅季本
员外郎林应骢继谏帝愈怒并下诏狱远谪之帝必
欲杀二人变色谓阁臣蒋冕曰此曹诬朕不孝罪当
死冕膝行顿首请曰陛下方兴尧舜之治奈何有杀
谏臣名良久色稍解欲戍之冕又固请继以泣乃杖
八十除名为民两人遂废廷臣多论荐不复召浙为
人长者不欺人或为人欺亦不校与明衡皆贫浙尤
甚乡里利病必与有司言虽忤弗顾家居三十余年

  马明衡
按明外史朱浙传马明衡字子萃父思聪死宸濠难
明衡登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太常博士甫为御史即
与浙同得罪闽中学者率以蔡清为宗至明衡独受
业于王守仁闽中有王氏学自明衡始
  陈逅
按明外史朱浙传陈逅字良会常熟人正德六年进
士除福清知县入为御史以救两人谪合浦主簿累
官河南副使帝幸承天坐供具不办下狱为民
  刘安
按明外史本传安字汝勉慈溪人嘉靖五年进士授
南京工部主事改河南道御史入台甫一月上疏曰
人君贵明不贵察察非明也人君以察为明天下始
多事矣陛下临御八年而治理未臻识者谓陛下之
治功捐于明察夫治可以缓图不可以急取可以休
养致不可以督责成以急切之心行督责之政于是
躬亲有司之事指摘臣下之失令出而复返方信而
忽疑大小臣工救过不暇多有不安其位者孰能为
陛下建长久之策以图治平哉且朝廷者四方之极
也内之君臣习尚如此则外抚按守令之官风从响
应上以苛察绳下以苛察应恐民穷为起盗之源食
寡无强兵之理今明天子综核于上百执事振刷于
下丛□之弊十去其九所少者元气耳伏望大包荒
之量重根本之图略繁文而先急务细故而弘远
猷不以一人之毁誉为喜怒不以一言之顺逆为行
止久任老成优容言官则君臣上下一德一心人人
各安其位事事各尽其才雍熙太和之治不难见矣
帝阅疏大怒逮赴锦衣卫拷讯兵科给事中胡尧时
救之并逮治狱具谪尧时攸县主簿安余干典史筑
决堤数十丈人称刘公堤再迁长沙同知擢凤阳知
府治行卓异赐正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