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无所犯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
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俸钱
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然
其听讼犹人不能过绝而性果断民不敢非畏而惜
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治状高祖每优诏答焉天
监十六年诏曰何远前在武康已着廉平复莅二邦
弥尽清白政先治道惠留民爱虽古之良二千石无
以过也宜升内荣以显外绩可给事黄门侍郎远即
还仍为仁威长史顷之出为信武将军监吴郡在吴
颇有酒失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
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
者所谤坐免归远耿介无私曲居民间绝请谒不造
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干
人以此多为俗士所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
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
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轻
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
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
也后复起为征西谘议参军中抚司马普通二年卒
时年五十二高祖厚赠赐之
  范述曾
按梁书良吏传述曾字子元吴郡钱塘人也幼好学
从余杭吕道惠受五经略通章句道惠学徒常有百
数独称述曾曰此子必为王者师齐文惠太子竟陵
文宣王幼时高帝引述曾为之师友起家为宋晋熙
王国侍郎齐初至南郡王国郎中令迁尚书主客郎
太子步兵校尉带开阳令述曾为人謇谔在官多所
谏争太子虽不能全用然亦弗之罪也竟陵王深相
器重号为周舍时太子左卫率沈约亦以述曾方汲
黯以父母年老乞还就养乃拜中散大夫明帝即位
除游击将军出为永嘉太守为政清平不尚威猛民
俗便之所部横阳县山谷峻为逋逃所聚前后二
千石讨捕莫能息述曾下车开示恩信凡诸凶党襁
负而出编户属籍者二百余家自是商贾流通居民
安业在郡励志清白不受馈遗明帝甚嘉之下诏褒
美焉征为游击将军郡送故旧钱二十余万述曾一
无所受始之郡不将家属及还吏无荷担者民无老
少皆出拜辞号哭闻于数十里东昏时拜中散大夫
还乡里高祖践祚乃轻舟出诣阙仍辞还东高祖诏
曰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
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可大中大夫赐绢二
十匹述曾生平得俸禄皆以分施及老遂壁立无所
资以天监八年卒时年七十九注易文言着杂诗赋
数十篇
  伏
按梁书良吏传字元耀曼容之子也幼传父业能
言元理与乐安任P彭城刘曼俱知名起家齐奉朝
请仍兼太学博士寻除东阳郡丞秩满为鄞令时曼
容已致仕故频以外职处令其得养焉齐末始为
尚书都官郎仍为卫军记室参军高祖践祚迁国子
博士父忧去职服阕为车骑谘议参军累迁司空长
史中书侍郎前军将军兼五经博士与吏部尚书徐
勉中书侍郎周舍总知五礼事出为永阳内史在郡
清洁治务安静郡民何贞秀等一百五十四人诣州
言状湘州刺史以闻诏勘有十五事为吏民所怀高
祖善之征为东阳太守在郡清恪如永阳时民赋税
不登者辄以太守田米助之郡多麻苎家人乃至无
以为绳其厉志如此属县始新遂安海宁并同时生
为立祠征为国子博士领长水校尉时始兴内史何
远累着清绩高祖诏擢为黄门侍郎俄迁信武将军
监吴郡自以名辈素在远前为吏俱称廉白远累
见擢迁阶而已意望不满多托疾居家寻求假到
东阳迎妹丧因留会稽筑宅自表解高祖诏以为豫
章内史乃出拜治书御史虞奏曰臣闻失忠与
信一心之道以亏貌是情非两观之诛宜及未有陵
犯名教要冒君亲而可纬俗经邦者也风闻豫章内
史伏去岁启假以迎妹丧为解因停会稽不去入
东之始货宅卖车以此而推则是本无还意历典
二邦少免贪浊此自为政之本岂得称功常谓人才
品望居何远之右而远以清公见擢名位转隆深
诽怨形于辞色兴居叹□寤寐失图天高听卑无私
不照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诏曰国子博士领长水
校尉伏为政廉平宜加将养勿使恚望致亏士风
可豫章内史岂有人臣奉如此之诏而不亡魂破胆
归罪有司擢发抽肠少自论谢而循奉□然了无异
色识见所到足达此旨而冒宠不辞斯苟得故
以士流解体行路沸腾辨迹求心无一可恕窃以
踉落魄三十余年皇运勃兴咸与维始除旧布新
濯之江汉一纪之间三世隆显曾不能少怀感激仰
答万分反复拙谋成兹巧罪不忠不敬于斯已极请
以大不敬论以事详法应弃市刑辄收所近狱洗
结以法从事如法所称即主臣谨案豫章内史臣
伏含疵表行藉悖成心语嘿一违资敬兼尽幸属
昌时擢以不次溪壑可盈志欲无满要君东走岂曰
止足之归负志解巾异乎激处之致甘此脂膏孰非
荼苦佩兹龟组岂殊缧□宜明风宪肃正简书臣等
参议请以见事免所居官凡诸位任一皆削除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