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黎李牦求陈氏后不
得始郡县之后兵连不解仁庙每以为恨章皇帝成
先志弃而不守今日当率循二也外夷分争中国之
福安南自五代至元更曲刘绍吴丁黎李陈八姓迭
兴迭废而岭南外警遂稀今纷争正不当问奈何殃
赤子以威小丑割心腹以补四肢无益有害三也若
谓中国近境宜乘乱取之臣考马援南征深历浪泊
士卒死亡几半所立铜柱为汉极界乃近在今思明
府耳先朝虽尝平之然屡平屡叛中国士马物故者
以数十万计竭二十余年之财力仅得数十郡县之
虚名而止况又有征之不克如宋太宗神宗元宪宗
世祖朝故事乎此可为殷鉴四也外邦入贡乃彼之
利一则奉正朔以威其邻一则通贸易以足其国故
今虽兵争尚tt奉表笺具方物款关求入守臣以
姓名不符却之是彼欲贡不得非抗不贡也以此责
之词不顺五也兴师则需饷今四川有采木之役贵
州有凯口之师而两广积储数十万率耗于田州岑
猛之役又大工频兴所在军储悉输将作兴师数十
万何以给之六也然臣所忧又不止此唐之衰也自
明皇南诏之役始宋之衰也自神宗伐辽之役始今
北寇日强据我河套边卒屡叛毁我藩篱北顾忧方
殷更启南征之议脱有不测谁任其咎七也锦衣武
人暗于大体倘稍枉是非之实致彼不服反足损威
即令按问得情伐之不可不伐不可进退无据何以
为谋且今严兵待发之诏初下而征求骚扰之害已
形是忧不在外夷而在邦域中矣请停遣勘官罢一
切征调天下幸甚章下兵部部臣亦以为忠谋得旨
待勘官还更议明年四月帝决计征讨侍郎潘珍两
广总督潘旦巡按御史余光相继谏皆不纳后遣毛
伯温往卒抚降之郭勋为祖英请配享偈枵帝欲
祀献皇帝明堂配上帝倭ρ圆豢傻鄞笈下诏狱
拷掠削籍归遇赦复冠带卒隆庆初赠右都御史胄
耿介孝友好学多著述立朝有执持为岭南人士之

  潘珍
按明外史唐俅珍字玉卿婺源人弘治十五年进
士正德中历官山东佥事分巡兖州刘七等猝至有
备不敢攻引去掠曲阜珍奏徙县治而城之迁福建
副使湖广左布政使嘉靖七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
辽东累迁兵部左侍郎其谏讨安南曰陈皓莫登庸
皆s逆之贼黎宁与其父M不请封入贡亦二十年
揆以大义皆所当讨何独徇宁请为左右且其地不
足置郡县叛服无与中国今北敌日蕃联帐万里烽
警屡闻顾释门庭防远事瘴蛮非计之得宜遣大臣
有文武才者声言进讨檄数登庸罪赦其胁从且令
黎宁合贼父子不擒则降何必劳师帝责珍挠成
命褫职归寻以恩诏复官致仕珍廉直有行谊中外
十余荐皆报寝卒赠右都御史
  邹守益
按明外史本传守益字谦之安福人父贤字恢才弘
治九年进士授南京大理评事数有条奏时颇称之
历官福建佥事擒杀武平贼渠黄友胜并诛其党以
疾归居家孝友丧祭一循礼制守益举正德六年会
试第一出王守仁门以廷对第三授翰林院编修逾
年告归乃谒守仁讲学于赣州宸濠反与守仁军事
世宗即位始赴官嘉靖三年二月帝欲去兴献帝本
生之称守益疏谏曰陛下推恩本生尊为帝后私亲
非不隆矣复加称皇考去其始封之号则视正统无
别太祖孝慈录曰为人后者为所后父母三年为所
后祖父母承重为本生父母降期即丧服之隆杀庙
制祭法皆可类推望遵祖训毋为异论所惑疏入忤
旨被责逾月复上疏曰陛下欲隆本生之恩屡下群
臣会议群臣据礼正言致蒙诘让道路相传有孝长
子之称昔曾元以父寝疾惮于易箦盖爱之至也而
曾子责之曰姑息鲁公受天子礼乐以祀周公盖尊
之至也而孔子伤之曰周公其衰矣臣愿陛下勿以
姑息事献帝而使后世有其衰之叹且群臣援经证
古欲陛下专意正统此皆为陛下忠谋乃不察而督
过之谓忤且慢臣历观前史如冷褒段犹之徒当时
所谓忠爱后世所斥以为邪媚也师丹司马光之徒
当时所谓欺慢后世所仰以为正直也后之视今犹
今之视古望陛下不吝改过察群臣之忠爱信而用
之召复其去国者无使奸人动摇国是离间宫闱昔
先帝南巡群臣交章谏阻先帝赫然震怒岂不谓欺
慢可罪哉陛下在藩邸闻之必以是为尽忠于先帝
今入继大统独不容群臣尽忠于陛下乎帝大怒下
诏狱考掠谪广德州判官废淫祠建复初书院与学
者讲授其间稍迁南京礼部郎中州人立生祠以祀
闻守仁卒为位哭服心丧日与吕楠湛若水钱德洪
王畿薛侃辈论学考满入都即引疾归久之以荐起
南京吏部郎中召为司经局洗马守益以太子幼未
能出阁乃与霍韬上圣功图自神尧茅茨土阶至帝
西苑耕稼蚕桑凡为图十三帝以为谤讪几得罪赖
韬受帝知事乃解明年春迁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
出掌南京翰林院夏言欲远之也御史毛恺请留侍
东宫被谪寻改南京祭酒九庙灾守益陈上下交修
之道言殷中宗高宗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