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孺曰前日兴兵复雠为社稷也今日屈己求
和为生灵也宗浩不能诘授以报书曰和与战俟再
至决之信孺还诏侍从两省台谏官议所以复命众
议还俘获罪首谋增岁币五万遣信孺再往时吴曦
已诛金人气颇索然犹执初议信孺曰本朝谓增币
已为卑屈况名分地界哉且以曲直较之本朝兴兵
在去年四月若贻书诱吴曦则去年三月也其曲固
有在矣如以强弱言之若得滁濠我亦得泗涟水若
夸胥浦桥之胜我亦有凤凰山之捷若谓我不能下
宿寿若围庐和楚果能下乎五事已从其三而犹不
我听不过再交兵耳金人见信孺忠恳乃曰割地之
议姑寝但称藩不从当以叔为伯岁币外别犒师可
也信孺固执不许宗浩计穷遂密与定约复命再差
充通谢国信所□谋官奉国玺书誓草及许通谢百
万缗抵汴宗浩变前说怒信孺不曲折建白遽以誓
书来有诛戮禁锢语信孺不为动将命曰此事非犒
军钱可了别出事目信孺曰岁币不可再增故代以
通谢钱今得此求彼吾有陨首而已将命曰不尔丞
相欲留公信孺曰留于此死辱命亦死不若死于此
会蜀兵取散关金人益疑信孺还言敌所欲者五事
割两淮一增岁币二犒军三索归正等人四其五不
敢言胄再三问至厉声诘之信孺徐曰欲得太师
头耳胄大怒夺三秩临江军居住信孺自春至秋
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金人计屈情见然愤其
不屈议遂弗就已而王楠出使定和议增币函首皆
前信孺所指不可者楠白庙堂信孺辩折敌酋于强
愎未易告语之时信孺当其难楠当其易楠每见金
人必问信孺安在公论所推虽敌人不能掩也乃诏
信孺自便寻知韶州累迁淮东转运判官兼提刑知
真州即北山匮水筑石堤袤二十里人莫知其所为
后金人薄仪真守将决水匮以退敌城乃获全山东
初内附信孺言豪杰不可以虚名驾驭武夫不可以
弱势弹压宜选威望重臣将精兵数万开幕山东以
主制客以重驭轻则可以包山东固江北而两河在
吾目中矣坐责降三秩再奉祠稍复官信孺性豪爽
挥金如粪土所至宾客满其后车使北时年财三十
既龃龉归营居室岩窦自放于诗酒后赀用竭宾客
益落信孺寻亦死矣
  王
按宋史本传楠字汝良大名人祖伦同签书枢密院
事伦使北死孝宗访求其孙之未禄者三人官之楠
其一也调通州海门尉乘轻舟入海涛捕剧贼小吴
郎并其徒十七人获之狱成不受赏韩胄以恢复
起兵端天子思继好息民凡七遣使无成续遣方信
孺往将有成说矣坐白事忤胄得□欲再遣使顾
在廷无可者近臣以楠荐擢监登闻鼓院假右司郎
中使持书北行楠归白其母母曰而祖以忠死国故
恩及子孙汝其勉旃毋以吾老为念乃拜命疾驱抵
敌所金将乌骨论等四人列坐问韩胄贵显几年
矣楠对已十余年平章国事财二年耳又问金欲去
此人可乎楠曰主上英断去之何难四人相顾而笑
有完颜天宠者袖出文书云王楠虽持韩胄书乃
朝廷有旨遣其来元帅府议和宜详议以报于是金
人知胄已诛和议遂决楠持金人牒归求函胄
首以起居郎许奕为通谢使楠为通谢所参谋官楠
自军前再还议以胄首易淮陕侵地从之楠奏和
约之成皆方信孺备尝险阻再三将命之功臣因人
成事乞录信孺功而蠲其过朝论以楠不掩人扬己
多之守车器少监知楚州累官至太府卿告归以右
文殿修撰知太平州加集英殿修撰致仕卒赠宝章
阁待制

 行人司部名臣列传四
  金
  韩P
按金史本传P字公美燕京人仕辽累世通显P五
岁丧父哭泣能尽哀天庆二年中进士第一补右拾
遗转史馆修撰累迁少府少监干文阁待制加卫尉
卿知制诰充高丽国信使高丽虽旧通好天会四年
奉表称藩而不肯进誓表累使要约皆不得要领而
P复至高丽移督再三高丽征国中读书知古今者
商摧辞旨使酬E专对凡涉旬乃始置对谓P曰小
国事辽宋二百年无誓表未尝失藩臣礼今事上国
当与事辽宋同礼而屡盟长乱圣人所不与必不敢
用誓表P曰贵国必欲用古礼舜五载一巡狩群后
四朝周六年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时巡诸侯各朝
于方岳今天下方事西狩则贵国当从朝会矣高丽
人无以对乃曰徐议之P曰誓表朝会一言决耳于
是高丽乃进誓表如约P乃还宗干大说曰非卿谁
能办此因谓执事者曰自今出疆之使皆宜择人明
年加昭文馆直学士兼堂后官再加谏议大夫迁翰
林院侍讲学士改礼部尚书迁翰林学士兼太常卿
修国史尚书如故P自天会十二年入礼部在职凡
七年当是时朝廷方议礼制度或因或革故P在礼
部兼太常甚久云除济南尹拜□知政事皇统四年
表乞致仕不许六年再表乞致仕乃除汴京留守封
郓国公复请如初以仪同三司致仕天德初加开府
仪同三司薨年六十八P性仁厚待物甚宽有家奴
诬告P以马资送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