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出其不意攻其必
救者也卫王不能用其秋宣德果以败闻寻为兵部
郎中兼翰林修撰俄转翰林直学士贞佑初建言时
事可行者三一迁都二导河三封建朝廷略施行之
明年上书愿为国家守残破一州以宣布朝廷恤民
之意且曰陛下勿谓书生不知兵颜真卿张巡许远
辈以身许国亦书生也又曰使臣死而有益于国犹
胜坐縻廪禄为无用之人上曰秉文志固可尚然方
今翰苑尤难其人卿宿儒当在左右不许四年拜翰
林侍讲学士言宝券滞塞盖朝廷初议更张市肆已
妄传其不用因之抑遏渐至废绝臣愚以为宜立回
易务令近上职官通市道者掌之给以银钞粟麦缣
帛之类权其低昂而出纳诏有司议行之兴定元年
转侍读学士拜礼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同修国史知
集贤院事又明年知贡举坐取进士卢亚重用韵削
两阶因请致仕金自泰和大安以来科举之文其弊
益甚盖有司惟守格法所取之文卑陋陈腐苟合程
度而已稍涉奇峭即遭绌落于是文风大衰贞佑初
秉文为省试得李献能赋虽格律稍□而词藻颇丽
擢为第一举人遂大喧噪诉于台省以为赵公大坏
文格且作诗谤之久之方息俄而献能复中宏词入
翰林而秉文竟以是得罪五年复为礼部尚书入谢
上曰卿春秋高以文章故须复用卿秉文以身受厚
恩无以自□愿开忠言广圣虑每进见从容为上言
人主当勤俭慎兵刑所以祈天永命者上嘉纳焉哀
宗即位再乞致仕不许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兼益
政院说书官以上嗣德在初当日亲经史以自裨益
进无逸直解贞观政要申鉴各一通正大九年正月
汴京戒严上命秉文为赦文以布宣悔悟哀痛之意
秉文指事陈义辞情俱尽及兵退大臣欲称贺且命
为表秉文曰春秋新宫火三日哭今园陵如此酌之
以礼当慰不当贺遂已时年已老日以时事为忧虽
食息顿不能忘每闻一事可便民一士可擢用大则
拜章小则为当路者言殷勤郑重不能自已三月草
开兴改元诏闾巷间皆能传诵洛阳人拜诏毕举城
痛哭其感人如此是年五月壬辰卒年七十四积官
至资善大夫上护军天水郡侯正大间同杨云翼作
龟鉴万年录上之又因进讲与云翼共集自古治术
号君臣政要为一编以进焉秉文自幼至老未尝一
日废书着易丛说十卷中庸说一卷扬子发微一卷
太元笺赞六卷文中子类说一卷南华略释一卷列
子补注一卷删集论语孟子解各一十卷资暇录一
十五卷所著文章号水集者三十卷秉文之文长
于辨析极所欲言而止不以绳墨自拘七言长诗笔
势纵放不拘一律律诗壮丽小诗精绝多以近体为
之至五言古诗则沉□顿挫字画则草书尤遵劲朝
使至自河湟者多言夏人问秉文及王庭筠起居状
其为四方所重如此为人至诚乐易与人交不立崖
岸未尝以大名自居仕五朝官六卿自奉养如寒士
杨云翼常与秉文代掌文柄时人号杨赵然晚颇以
禅语自污人亦以为秉文之恨云
  李献能
按金史本传献能字钦叔河中人先世有为金吾卫
上将军者时号李金吾家迨献能昆弟皆以文学名
从兄献卿献诚从弟献甫相继擢第故李氏有四桂
堂献能苦学博览于文尤长于四六贞佑三年特赐
词赋进士廷试第一人宏词优等授应奉翰林文字
在翰苑凡十年出为~州观察判官用荐者复为应
奉俄迁修撰正大末以镇南军节度副使充河中帅
府经历官大元兵破河中奔陕州行省以权左右司
郎中值赵三三军变遇害年四十三献能为人眇小
而墨色颇有髯善谈论每敷说今古声铿亮可听作
诗有志于风雅文刻意乐章在翰苑应机敏捷号得
体赵秉文李纯甫尝曰李献能天生今世翰苑材故
每荐之不令出馆家故饶财尽于贞佑之乱在京师
无以自资其母素豪奢厚于自奉小不如意则必诃
谴人视之殆不堪忧献能处之自若也时人以纯孝
称之尝谓人云吾幼梦官至五品寿不至五十后竟
如其言
  王若虚
按金史本传若虚字从之□城人也幼颖悟若夙昔
在文字间者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州录事历
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
得行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奉
使夏国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正大
初章宗宣宗实录成迁平凉府判官未几召为左司
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天兴元年哀宗走归
德明年春崔立变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
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
忤则谗构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员
外郎元好问曰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
扫地不若死之为愈虽然我姑以理谕之乃谓奕辈
曰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奕辈怒曰丞相以京
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曰学士代王言功德碑
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其
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颂功德而可信乎后世
哉奕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