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对拾遗补阙
及江左哀帝兴宁四年桓温奏省二人后复旧
给事黄门侍郎秦官也汉已后并因之与侍中俱管
门下众事无员及晋置员四人
散骑常侍秦官也秦置散骑又置中常侍散骑骑从
乘舆车后中常侍得入禁中皆无员亦以为加官汉
东京初省散骑而中常侍用宦者魏文帝黄初初置
散骑合之于中司掌规谏不典事貂插右骑散从
至晋不改及元康中惠帝始以宦者董猛为中常侍
后遂止常为显职
给事中秦官也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对
位次中常侍汉因之及汉东京省魏世复置至晋不
改在散骑常侍下给事黄门侍郎上无员
通直散骑常侍案魏末散骑常侍又有在员外者泰
始十年武帝使二人与散骑常侍通员直故谓之通
直散骑常侍江左置四人
员外散骑常侍魏末置无员
散骑侍郎四人魏初与散骑常侍同置自魏至晋散
骑常侍侍郎与侍中黄门侍郎共平尚书奏事江左
乃罢
通直散骑侍郎四人初武帝置员外散骑侍郎及太
兴元年元帝使二人与散骑侍郎通员直故谓之通
直散骑侍郎后增为四人
员外散骑侍郎武帝置无员
武帝泰始元年冬十二月诏开直言之路置谏官以
掌之
按晋书武帝本纪云云
泰始二年诏择侍中常侍能正色直言者又诏谏官
上书详加评议
按晋书武帝本纪泰始二年春二月庚午诏曰古者
百官官箴王阙然保氏特以谏诤为职今之侍中常
侍实处此位择其能正色弼违匡救不逮者以兼此
选秋九月乙未散骑常侍皇甫陶傅元领谏官上书
谏诤有司奏请寝之诏曰凡关言人主人臣所至难
而苦不能听纳自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也每陈事
出付主者多从深刻乃云恩贷当由主上是何言乎
其详评议
  宋
宋以侍中掌献替而给事黄门侍郎常侍给事中皆
掌顾问应对
按宋书百官志侍中四人掌奏事直侍左右应对献
替法驾出则正直一人负玺陪乘殿内门下众事皆
掌之周公戒成王立政之篇所云常伯即其任也侍
中本秦丞相史也使五人往来殿内东厢奏事故谓
之侍中汉西京无员多至数十人入侍禁中分掌乘
舆服物下至器虎子之属武帝世孔安国为侍中
以其儒者特听掌御唾壶朝廷荣之久次者为仆射
汉东京又属少府犹无员掌侍左右赞导众事顾问
应对法驾出则多识者一人负传国玺操斩白蛇剑
参乘余皆骑在乘舆车后光武世改仆射为祭酒焉
汉世与中官俱止禁中武帝时侍中莽何罗挟刃谋
逆由是侍中出禁外有事乃入事毕即出王莽秉政
侍中复入与中官共止章帝元和中侍中郭举与后
宫通拔佩刀惊御举伏诛侍中由是复出外魏晋以
来置四人别加官不主数秩比二千石
给事黄门侍郎四人与侍中俱掌众事郊庙临轩则
一人执麾汉百官表奏曰给事黄门无员掌侍从左
右汉因之汉东京曰给事黄门侍郎亦无员掌侍从
左右关通中外诸王朝见则引王朝坐应劭曰每日
莫向青琐门拜谓之夕郎史臣按刘向与子歆书曰
黄门郎显处也然则前汉世已为黄门侍郎矣董巴
汉书曰禁门曰黄闼中入主之故号曰黄门令然则
黄门郎给事黄闼之内故曰黄门郎也魏晋以来员
四人秩六百石
散骑常侍四人掌侍左右秦置散骑又置中常侍散
骑并乘舆车后中常侍得入禁中皆无员并为加官
汉东京初省散骑而中常侍因用宦者魏文帝黄初
初置散骑合于中常侍谓之散骑常侍始以孟达补
之久次者为祭酒散骑常侍秩比二千石
通直散骑常侍四人魏末散骑常侍又有在员外者
晋武帝使二人与散骑常侍通直故谓之通直散骑
常侍晋江左置五人员外散骑常侍魏末置无员
散骑侍郎四人魏初与散骑常侍同置魏晋散骑常
侍侍郎与侍中黄门侍郎共平尚书奏事江左乃罢
通直散骑侍郎四人初晋武帝置员外散骑侍郎四
人元帝使二人与散骑侍郎通直故谓之通直散骑
侍郎后增为四人员外散骑侍郎晋武帝置无员
给事中无员汉西京置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汉
东京省魏世复置
  南齐
南齐选美姿容者为侍中衰老者为散骑给事黄门
知诏令而不主献替
按南齐书百官志侍中祭酒高功者称之
侍中汉世为亲近之职魏晋选用稍增华重而大意
不异宋文帝元嘉中王华王昙首殷景仁等并为侍
中情在亲密与帝接膝共语貂拂帝手拔貂置案上
语毕复手插之孝武时侍中何偃南郊陪乘銮辂过
白门阙偃将匐帝乃接之曰朕乃陪卿齐世朝会多
以美姿容者兼官永元三年东□南郊不欲亲朝士
以主玺陪乘前代未尝有也侍中呼为门下亦置令
史领官如左
给事黄门侍郎亦管知诏令世呼为小门下
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旧与侍中通官其通
直员外用衰老人士故其官渐替宋大明虽华选比
侍中而人情久习终不见重寻复如初
散骑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