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改建昌同知陈氏故臣王浦守建昌不法德懋持
之以正多所悛改迁知潭州进湖广行省左右司郎
中召拜兵部尚书寻改户部尚书以事免官卒德懋
才辨豪爽器量弘伟长于奏疏一时招徕诏谕之文
多出其手
  费震
按明外史杨思义传震鄱阳人洪武初以贤良征为
吉水知州宽惠得民擢汉中知府岁凶盗起发仓粟
十余万斛贷民俾秋成还仓盗闻皆来归令占宅自
为保伍得数千家至秋大熟悉还前粟帝闻而嘉之
后坐事被逮以有善政特释为宝钞提举十一年帝
谓吏部曰朝廷悬爵禄以鼓舞天下士资格者为常
流设耳有才能而居下位者当不次用之遂超拜震
户部侍郎其余量才超擢者九十五人震寻进尚书
奉命定丞相御史大夫以下岁禄之制刻石官署出
为湖广布政使以老致仕
  端复初
按明外史本传复初字以善溧水人本姓端木子贡
裔也从省文称端氏元末为小吏常遇春镇金华召
致幕下未几辞去太祖知其名召为徽州府经历令
民自实田汇为图籍积弊尽刷迁吉州府通判丁母
忧服阕召赴京除磨勘司丞迁为令时官署新立案
牍填委复初钩稽无遗每奏对帝尝廷誉之性严峭
人不敢干以私僚属多贪败复初独以清白免洪武
四年超拜刑部尚书用法平杭州飞粮事觉逮系百
余人诏复初往治分鞫诸囚合其辞参焉真伪立得
知府以下皆服罪明年出为湖广参政令民来归者
复其赋一年流亡毕归以治办闻坐事召还卒于京
子孝文翰林待诏孝思翰林侍书先后使朝鲜并着
清节朝鲜人为立双清馆云
  单安仁
按明外史本传安仁字德夫濠人少为府吏元末江
淮兵乱安仁集健少年数万号青军保障一方授枢
密判官从镇南王孛罗普化守扬州时诸豪角立安
仁叹曰此辈皆为人驱除尔真人之兴当自有别镇
南王为长枪军所逐安仁无所属闻太祖定集庆乃
曰此真是已率众归附太祖大悦命为元帅即命其
军守镇江严饬军伍敌兵不敢犯移守常州其子叛
降张士诚太祖知安仁忠谨弗疑也及士诚破子被
擒付安仁自处之安仁守常岁余迁浙江副使悍帅
横敛民名曰寨粮安仁一置于法进按察使征为中
书左司郎中佐李善长裁断调瑞州守御千户入为
将作卿洪武元年擢工部尚书仍领将作事安仁精
敏多智计诸所营造大小中程甚称帝意逾年改兵
部尚书请老归赐田三千亩牛七十角岁给尚书半
俸六年起山东参政恳辞仍予致仕家居尝奏请浚
仪真南坝至朴树湾以便官民输挽疏转运河江都
深港以防淤浅移瓜洲仓廒置杨子桥西免大江风
潮之患帝善其言再授兵部尚书致仕二十年卒年
八十五
  朱守仁
按明外史本传守仁字元夫徐人元末兵起应州辟
累破群盗历官枢密同知守舒城明兵下庐州举城
附授中书断事出知袁州抚安创残民甚德之洪武
二年征为工部侍郎四年拜尚书奉命察山东官吏
归奏称旨寻改北平行省参政以馈饷不继谪苍梧
知县进知容州高唐州皆有善政十年进四川布政
使司治尚简严以疾致仕云南平改威楚开南等路
宣抚司为楚雄府起守仁知府事招集流移均剂徭
役建学校兴人才居九年境内大治上计入朝郡人
垂涕送之拜太仆卿首请立草场于江北滁州等处
牧放马匹所辖十四监九十八群马大蕃息马政之
修自守仁始久之致仕永乐初入朝遇疾卒
  薛祥
按明外史本传祥字彦祥庐州人元季集义兵保乡
里太祖驻师和阳祥从俞通海来归从渡江为水寨
管军镇抚数从征有功洪武元年转漕河南夜半抵
蔡河贼骤至祥不为动好语谕散之帝闻大喜以方
用兵供亿艰乃授京畿都漕运使分司淮安浚河筑
堤自扬达济数百里繇役均平民无怨疾有劳者立
奏请官三十余人幽蓟初附官民南迁道经淮安饥
冻者衣食之死者殡焉山阳海州民乱驸马都尉黄
琛捕之诖误甚众祥会鞫无验者悉原之治淮八年
民相劝莫为恶负薛公及考满还京皆焚香祝天愿
薛公再来或写真生祠之洪武八年授工部尚书时
造凤阳宫殿帝坐殿中若有人持兵斗殿脊者太师
李善长奏诸工匠用厌镇法帝将尽杀之祥面折善
长曰太师一言坏天下人命若此恐不利于子孙乃
分别交替不在工者并铁石匠不罪奏活千数明年
营谨身殿有司列中匠为上匠帝怒其罔上命弃市
诏丞相御史大夫毋得请祥在侧争曰奏对不实竟
杀千人非法因极谏得旨用腐刑祥复徐奏曰腐废
人矣莫若杖而使工帝可之又明年改天下行省为
承宣布政司以北平重边特授祥北平布政司三年
方面治行称第一胡惟庸恶之罔以营建扰民谪知
嘉兴府十三年惟庸诛召为工部尚书帝曰谗臣害
汝何不言对曰臣不知也明年坐累杖死天下哀之
子四人谪琼州遂为琼山人孙远正统七年进士景
泰时官户部郎中有能声天顺元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