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侯谥文

  韩镛
按元史本传镛字伯高济南人延佑五年中进士第
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寻迁集贤都事泰定
四年转国子博士俄拜监察御史当时由进士入官
者仅百之一由吏致位显要者常十之九帝乃欲以
中书参议传岩起为吏部尚书镛上言吏部掌天下
铨衡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况尚书秩
三品岩起累官四品耳于法亦不得升制可其奏天
历元年除佥浙江廉访司事击奸暴黜贪墨而特举
乌程县令干文传治行为诸县最所至郡县为之肃
然二年转江浙财赋副总管至顺元年除国子司业
寻迁南行台治书侍御史顺帝初历佥宣徽及枢密
院事至正二年除翰林侍讲学士既而拜御史以刚
介为时所忌言事者诬劾其赃私乃罢去五年台臣
辨其诬遂复起参议中书省事七年朝廷慎选守令
参知政事魏中立言于帝当今必欲得贤守令无加
镛者帝乃特署镛姓名授饶州路总管饶之为俗尚
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
尤至将为盗必卜之镛至即撤其祠宇沉土偶人于
江凡境内淫祀有不合祀典者皆&#之人初大骇已
而皆叹服镛知民可教俾俊秀入学宫求宿儒学行
俱尊者列为五经师旦朔必幅巾深衣以谒先圣月
必考订课试以示劝励每治政之暇必延见师生与
之讲讨经义由是人人自力于学而饶之以科第进
者视他郡为多镛居官廨自奉淡泊僚属亦皆化之
先是朝使至外郡者官府奉之甚侈一不厌其所欲
即&#之往往腾谤于朝其出使于饶者镛延见郡舍
中供以粝饭退皆无有后言其后有旨以织币脆薄
遣使笞行省臣及诸郡长吏独镛无预镛治政虽细
其详密多类此十年拜中书参知政事十一年丞相
脱脱在位而龚伯遂辈方用事朝廷悉议更张镛有
言不见听人或以镛优于治郡而执政非其所长遂
出为甘肃行省参知政事及脱脱罢用事者悉诛而
镛又独免祸乃迁西行台中丞殁于官
  谙都剌
按元史本传谙都剌字瑞芝凯烈氏祖阿思兰尝从
大将阿X伐宋仕至冀宁路达鲁花赤子孙因其名
兰遂以兰为氏谙都剌通经史兼习诸国语成宗时
为翰林院札尔里赤职书制诰会有旨命书藩王添
力圣旨谙都剌曰此旨非惟有亏国体行且为民殃
矣帝闻之谓近臣曰小吏如此真难得也事乃止寻
授应奉翰林文字凡蒙古传记多所校正升待制时
方选守令除辽州达鲁花赤山西大饥河南行省恐
流民入境为变檄守武关谙都剌验其良民&#听其
度关吏曰得毋违上命乎谙都剌曰吾防奸耳非雠
良民也可不开其生路耶既又煮粥以食之所活数
万人又城临汉水岁有水患为筑堤城外遂以无虞
元统二年除益都路总管俗颇悍黠而谙都剌务兴
学校以平易治之有上马贼白昼劫人久不能捕谙
都剌生擒之其党赂宣慰使罗锅诬以枉勘纵其贼
已而贼劫河间复被获乃尽输其情而谙都剌之诬
始白俾再任一考亲王买奴镇益都其府属病民谙
都剌裁抑之民以无扰至正六年卒年七十子燮彻
坚同知新喻州事以孝称
  林兴祖
按元史本传兴祖字宗起福州罗源人至治二年登
进士第授承事郎同知黄岩州事三迁而知铅山州
铅山素多造伪钞者豪民吴友文为之魁远至江淮
燕蓟莫不行使友文奸黠悍鹫因伪造致富乃分遣
恶少四五十人为吏于有司伺其欲告之者辄先事
戕之前后杀人甚众夺人妻女十一人为妾民罹其
害衔&#不敢诉者十余年兴祖至官曰此害不除何
以牧民即张榜禁伪造者且立赏募民首告俄有告
者至佯以不实斥去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
鞫之款成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须
臾来诉友文者百余人择其重罪一二事鞫之狱立
具逮捕其党二百余人悉置之法民害既去政声籍
甚江浙行省丞相别儿怯不花荐诸朝升南阳知府
改建德路同知俱未任至正八年特旨迁为通州路
总管行至城外撞贼已迫其后相去仅二十里时湖
南副使哈剌帖木儿屯兵城外闻贼至以乏军需欲
退兵兴祖闻即夜诣说留之哈剌帖木儿曰明日得
钞五千锭桐盾五百乃可破贼兴祖许之明日甫入
城视事即以恩信劝谕盐商贷钞五千锭且取郡楼
旧桐板为盾日中皆备哈剌帖木儿得钞盾大喜遂
留为御贼计贼闻新总管至一日具五百盾以为大
军且至中夕遁去永明县洞r屡窃发为民害兴祖
以手榜谕之皆曰林总管廉而爱民不可犯也三年
不入境春旱虫食麦苗兴祖为文祷之大雨三日虫
死而麦穗已而罢兴作赈贫乏轻徭薄敛郡中大治
宪司考课以道州为最以年老致仕终于家
  白景亮
按元史本传景亮字明甫南阳人明法律善书算由
征东行省译史有劳超迁南恩知州升沔阳府尹奏
最于朝特授衢州路总管先是为郡者于民间徭役
不尽校田亩以为则吏得并缘高下其手富民或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