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诸路都作院河皆归转运司至于都水军器将作
三监皆兼隶户部使定其事之可否裁其费之多少
而工部任其功之良苦程其作之迟速苟可否多少
在户部则伤财害民户部无所逃其责矣苟良苦迟
速在工部则败事乏用工部无所辞其谴矣制出于
一而后天下贫富可责之户部矣哲宗从之惟都水
仍旧朝廷以吏部元丰所定吏额比旧额数倍命辙
量事裁减吏有白中孚曰吏额不难定也昔之流内
铨今侍郎左选也事之烦剧莫过此矣昔铨吏止十
数而今左选吏至数十事不加旧而用吏至数倍何
也昔无重法重禄吏通赇赂则不欲人多以分所得
今行重法给重禄赇赂比旧为少则不忌人多而幸
于少事此吏额多少之大情也旧法日生事以难易
分七等重者至一分轻者至一厘以下积若干分而
为一人今若取逐司两月事定其分数则吏额多少
之限无所逃矣辙曰此群吏身计所系也若以分数
为人数必大有所损将大致纷诉虽朝廷亦不能守
乃具以白宰执请据实立额□吏之年满转出或事
故死亡者勿补及额而止不过十年羡额当尽功虽
稍缓而见吏知非身患不复怨矣吕大防命诸司吏
任永寿与省吏数人典之遂背辙议以立额日裁损
吏员复以好恶改易诸局次永寿复以赃刺配大防
略依辙议行之代轼为翰林学士寻权吏部尚书

 户部部名臣列传二
  明一
  杨思义
按明外史本传思义不详其籍里太祖称吴王授起
居注初钱谷隶中书省吴元年始设司农卿以思义
为之明年建元洪武设六部改为户部尚书帝谕思
义曰先王之世无不耕之民不蚕之女自什一制湮
技巧作而农桑废一民负耒百家待食一女理织百
夫待衣欲民不贫何可得也思义请令民间皆植桑
麻四年始征其税不种桑者输绢不种麻者输布如
周官里布法诏可帝念水旱不时缓急无所恃命思
义令天下立预备仓明年举耕籍礼命思义损益前
代仪节上之思义首邦计独以兴农桑振灾荒为急
虽本帝意而经画详密时称其知本计云调陕西行
省参政卒于官
  范敏
按明外史杨思义传范敏阌乡人洪武八年举秀才
擢户部郎中十三年命署尚书事未几即授试尚书
荐耆儒王本等皆拜四辅官帝以徭役不均命编造
黄册敏议百一十户为里丁多者十人为里长鸠一
里之事以供岁役十年一周余百户为十甲后遂仍
其制不废敏寻罢官
  张琬
按明外史杨思义传洪武初有张琬者鄱阳人以贡
士试高等授给事中改户部主事一日帝问天下财
赋户口之数口对无遗帝悦立擢左侍郎谨身殿灾
上言时政岁饥请蠲民租百万余石俱见嘉纳琬才
敏有心计以疾卒于官年二十七时人惜之
  郭资
按明外史本传资字存性武安人洪武十八年进士
除户部主事以能擢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寻复降主
事迁北平布政司右参议至则条奏本司诸弊太祖
以为才转右参政无何进左布政使北平自元政废
弛纪纲不振资勤敏持法上下肃然燕王有异志深
结资资亦阴自附托建文帝命工部侍郎张m掌司
事以防边为名而实备燕燕王既杀m等资与左参
政孙瑜按察副使墨麟佥事杨泰率先朝燕王殿阶
下北面稽首称臣蹈舞呼万岁王悦仍其官燕师南
行资留辅世子居守时百姓初定城中兵少南兵屡
攻城僧道衍居中画谋资率民兵登陴日夜备御城
竟以完燕王六出师转战山东三年资镇抚新附办
给军饷常有余燕王称帝录功召为户部尚书赐金
绮楮币命乘傅掌北平布政司事诏建北京改行部
尚书定都后复为户部尚书是时营缮城郭宫殿置
官司又出塞北征工役繁兴资举职无废事永乐末
帝有疾不视朝近臣往往放恣贿赂请托无复顾忌
资精勤奉公操履如一左右贵人不敢有所预于是
谤议腾起帝知之降敕慰谕焉仁宗立以旧劳兼太
子宾客蹇义夏原吉言资偏执妨事且老病宜致仕
帝曰朕居守时得资力甚不忍弃之帝为治尚宽厚
而资守官刻核不称意旨既见资足疾步履艰难命
加太子太师户部尚书致仕给半俸宣德三年原吉
辍部务起资掌户部事免朝参资奉职益勤风雨寒
暑必坐公署僚属胥吏望而畏之趋事唯恐不及卒
之日家无余财帝怜其贫命有司治棺营葬赠特进
光禄大夫柱国汤阴伯谥忠襄官其子佑为户部主
事资天性峭刻少学术然多心计释褐治钱谷有能
称终其身不离冗剧仁宗尝问杨士奇曰资何如人
对曰性强毅人不能干以私但性实偏执陛下捐租
诏数下资不奉行仍责有司征纳使恩泽不流其过
难掩然耿介有守众弗能及也
  王钝
按明外史张传王钝字士鲁太康人元至正间进
士知猗氏县洪武中征授礼部主事历吏部郎中出
为福建左参议转右参政以廉慎闻遣谕麓川却其
赠金或曰远人疑且贰钝乃受之以输云南官库还
迁浙江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