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者陛下宜思所以安存之富贵之何必使世
官也且尧舜之父有朱均之子若令有不肖子袭封
嗣职兆庶被殃国家蒙患正欲绝之则子文之治犹
在也正欲存之则栾d之恶已暴也必曰与其毒害
于见存之人宁割恩于已亡之臣则向所谓爱之重
之者适所以伤之也臣谓宜赋以茅土畴以户邑必
有材行随器而授虽翰翮非强亦可以免累汉光武
不任功臣以吏事所以终全其世者良得其术也愿
陛下深思其事使得奉大恩而子孙终其福禄也
元宗开元  年议以中朝臣为刺史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王丘传山东饥议以中
朝臣为刺史制诏皋陶称在知人在安民皆念存邦
本干干夕惕无忘一日今长史或未称苍生谓何深
思循良以革颓敝宜重刺史之选自朝廷始乃以丘
与中书侍郎崔沔等并为山东刺史
开元十三年择州刺史许景先等十一人诏宰相诸
王御史以上祖道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许景先传十三年帝自
择刺史景先由吏部侍郎为刺史治虢州大理卿源
光裕郑州兵部侍郎寇宋州礼部侍郎郑温琦
州大理少卿袁仁敬杭州鸿胪少卿崔志廉襄州卫
尉少卿李升期邢州太仆少卿郑放定州国子司业
蒋挺湖州左卫将军裴观沧州卫率崔诚遂州凡十
一人治行诏宰相诸王御史以上祖道洛滨盛具奏
太常乐帛舫水嬉命高力士赐诗帝亲书且给纸笔
令自赋赉绢三千遣之
  辽
圣宗统和八年夏四月丙午朔严州刺史李寿英有
惠政民请留从之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道宗清宁四年春正月丁亥知易州事耶律颇得秩
满部民乞留许之
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宋
宋初分命朝臣出守列郡权知军州事
按宋史百官志宋初革五季之患召诸镇节度会于
京师赐第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
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其后文武官参为知州军事
二品以上及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称判其府
州军监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
郡政宣布条教导民以善而纠其奸慝岁时勤课农
桑旌别孝弟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
焉凡法令条制悉意奉行以率所属有赦宥则以时
宣读而班告治境举行祀典察郡吏德义有能而保
任之若疲软不任事或奸贪冒法则按劾以闻遇水
旱以法振济安集流亡无使失所若河南应天大名
府则兼留守司公事太原府延安府庆州渭州熙州
泰州则兼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定州真定府
瀛洲大名府京兆府则兼安抚马步军都总管泸州
潭州广州桂州雄州则兼安抚使兵马钤辖□昌府
青州郓州许州邓州则兼安抚使兵马巡检其余大
藩府或沿边州郡或当一道冲要者并兼兵马钤辖
巡检或带沿边安抚提辖兵甲沿边溪洞都巡检余
州军则别其地望之高下与职务之烦简而置之分
曹以理而总其纲要凡属县之事皆统焉
高宗建炎 年诏河北京东西诸州要郡通差文武
臣知州及带本路兵马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建炎初诏河北
京东西路除帅司外旧差文臣知州去处许通差武
臣一次又要郡文臣一员带本路兵马钤辖武臣一
员充副钤辖次要郡文臣一员带本路兵马都监武
臣一员充副都监
绍兴五年七月甲午诏残破州县亲民官计到罢之
日户口考殿最
按宋史高宗本纪云云
绍兴九年诏守臣年具民间利病及边防五条闻奏
委看施行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绍兴九年诏应
守臣以二年为任又以武臣作郡往往不晓民事且
多恣横诏新复州郡只差文臣续因臣僚言极边控
扼去处仍差武臣其不系极边文武臣通差诏守臣
到任半年以上具民间利病或边防五条闻奏委都
司看详有便于民者即与施行续又诏不拘五条之

  金
金诸防御州设防御使诸州设刺史治州事同知通
判佐之
按金史百官志诸防御州防御使一员从四品掌防
捍不虞御制盗贼余同府尹同知防御使事一员正
六品掌通判防御使事判官一员正八品掌签判州
事专掌通检推排簿籍知法从九品州教授一员司
军从九品军辖兼巡捕使从九品


司吏女直一人汉人管户五万以上二十人以
 率而减译人一人通事一人抄事一人公使上州
 六十人中五十五人下五十人
诸刺史州刺史一员正五品掌同府尹兼治州事同
知一员正七品通判州事判官一员从八品签判州
事专掌通检推排簿籍司军从九品知法一员军辖
兼巡捕使从九品


司吏女直韩庆信泺蓟通登复渖贵德涿利建
 州来远军各三人余各一人抄事一人公使上州
 五十中四十五下四十惟来远军同下州省同知
 凡诸州以上知印并于孔目官内轮差运司押司
 官并同无孔目官以上各司吏充司县同此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