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之功乃封爵恩荫至五十三人非初
意矣廷和等既有疏辞当体念俯从量加别恩帝从
之命各别议职衔及更荫一子四品文职官于是封
崔元为京山侯邵喜为昌化伯蒋轮为玉田伯各世
袭食禄有差
嘉靖二年进封张鹤龄为昌国公
按明大政纪二年秋八月帝复以定策功进鹤龄为
公又以玉田伯蒋轮之从子太清昶俱为锦衣卫千
户御史王璜上言鹤龄不宜封公蒋轮一门有二指
挥三千户已为僭赏乞收成命不报
嘉靖八年夺新建伯王守仁世爵革诸外戚封爵世

按明大政纪八年春二月吏部尚书桂萼上议王守
仁事不师古言不称先欲立异以为名则非朱熹格
物致知之说知众论之不与则着朱熹晚年定论之
书传习转讹悖谬日甚正德十二年剿捕漳寇十四
年平定宸濠据功固有可录但贼平而纵杀不已报
捷而夸张不实罪亦难原宜将所封伯爵止其本身
不必追夺以终国家之大信禁其邪说以正天下之
人心乃大圣人建极作民君师之大政也帝降旨曰
功疑惟重姑不深究所封伯爵系先朝信令许终其
身身后恤典俱为停革其学术令都察院通行禁约
不许踵袭邪说以坏人心冬十二月革外戚封爵世
嗣于是昌化伯邵杰庆阳伯夏言寿宁侯建昌伯等
皆在革中
嘉靖十年复刘瑜诚意伯爵及鄂曹卫信四公后为

按明大政纪十年夏闰六月刑部郎中李谕上言陛
下明圣斥去姚广孝万世颂仰第臣乡人刘基翊运
有功不在广孝下宜侑食高庙世其封爵与徐达同
帝然谕言下廷臣集议吏部侍郎唐龙等上言高皇
帝收揽群豪创造鸿基一时佐命诸臣并轨宣翼而
帏幄奇谋庙堂大计每每属基故在军有子房之称
剖封发孔明之喻厥勋懋矣基亡孙D嗣爵铁券金
书誓言永世D殒遂褫圭裳委砺带或谓嗣绪孤孱
弗克负荷或谓长陵嗣统遂至&#嫌虽一辱涂泥传
闻多谬而载书明府绩效共存昔武王兴灭天下归
心成季无后何以劝善基宜配享太庙其九世孙指
挥瑜可嗣伯爵帝从之以瑜为诚意伯岁禄七百石
因命吏部并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子孙各与侯
爵以副皇祖报功之意
嘉靖十一年封常元振为怀远侯李性临淮侯邓继
坤定远侯汤绍宗灵璧侯
按明大政纪十一年夏四月吏部尚书王琼上言常
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子孙奉命袭封各与侯爵臣
仰窥圣意盖以常李子孙流徙禁锢邓汤停袭百有
余年一旦爵远裔以上公恐难负荷此慎重爵赏之
盛举也第四人封侯例有爵号惟皇上裁示帝因命
常元振为怀远侯李性为临淮侯邓继坤为定远侯
汤绍宗为灵璧侯仍给与勋阶诰券及食禄焉
嘉靖十八年封武定侯郭勋为翊国公制武职谋夺
世爵令
按明大政纪十八年秋闰七月以郭勋扈从南巡有
功进封翊国公冬十二月时有南京和阳卫舍余李
鳌者谋袭祖爵杀其兄子百户玉鳌子堂实翼鳌为
之南京刑部论堂谋戕宗支罪死奏请揭黄从之因
命武职争袭官爵谋杀宗支者虽有族姓不许承袭
着为e令
嘉靖三十二年命都督陆炳支伯爵俸
按明大政纪初仇鸾家卒时义侯荣姚江俱冒功次
授锦衣卫指挥知鸾死事必败及出奔居庸巩华城
欲叛降虏关吏及逻卒获之都督陆炳以闻下诏狱
鞫之炳乃尽发鸾通虏乱政诸罪状帝大怒命法司
会讯刑部具其狱称鸾久畜异志交通桀虏残毒生
民震惊畿甸事干谋逆未正国典宜剖棺斩首枭示
九边以为人臣不忠之戒时义姚江侯荣俱系逆党
宜并斩首鸾妻妾子女付功臣家为奴婢财物入官
其父母祖孙兄弟不限籍之同异俱流三千里家人
仇林等编发戍边帝曰仇鸾大逆不道仰赖元威虽
已殛死难以照常处分即剖棺锉尸斩首枭示九边
父母妻子俱斩妾及孙女发功臣家为奴婢时义等
即为处决仍各锉尸仇林等编发岭南永充军伍仍
布诏天下暴鸾罪恶三十二年春二月兵部尚书聂
豹上言都督炳潜夺逆鸾之气计安社稷功在国家
与寻常劳植煌宜待以殊典以酬微功帝从之乃
加少傅支伯爵俸眷遇益隆
穆宗隆庆四年夺魏国公徐鹏举禄米以沐昌祚袭
黔国公诏设馆教习勋
按明大政纪隆庆四年春二月夺魏国公徐鹏举禄
米初鹏举夫人张氏早卒无子庶长子曰邦瑞当袭
封鹏举爱其嬖妾郑氏子邦宁欲立之先使人纳贿
严世蕃所诡为郑氏请封已而议遣邦宁送监习礼
谋于兵部尚书刘采采以为不可鹏举卒送邦瑞邦
宁知事不就乃贿诚意伯刘世延使以书贻祭酒姜
宝会助教郑如瑾亦纳邦宁遂证其事于宝宝遂戒
毋纳邦瑞驳还礼部行五府勘结礼部尚书林怒
不为报而鹏举遂留邦瑞不遣居无何副使冯谦私
候宝尽发其事宝劾如瑾章下南京法司鞫问于是
如瑾坐革职为民鹏举夺禄米一月郑氏追夺诰命
邦宁及其党法治有差夏五月命沐昌祚袭黔国公
挂印充总兵官赐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