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不克遂与
健同致仕归颁敕礼数俱如健而瑾怨迁未已焦芳
既附瑾亦憾迁&#举王鏊自代不及已乃取中旨勒
罢其弟兵部主事迪斥其子编修丕为民遣使四出
侦察无所得则摭迁前为内阁时浙江应诏举怀才
抱德士余姚周礼徐子元许龙上虞徐文彪皆迁同
乡而草诏由健欲因此为罪矫旨谓天下至大岂无
应诏者何余姚隐士之多耶遂下礼等诏狱属主者
词连健迁瑾持至合欲逮二人籍其家赖东阳力解
瑾意少释芳从旁厉声曰纵轻贷亦当除名既而旨
下果如芳言礼等咸戍边吏部尚书刘宇阿瑾意劾
两司以下访举失实皆得罪坐罚米有削籍者且诏
自今余姚人毋选京官着为令未几给事中李宪御
史颜正等请夺健迁及尚书马文升刘大夏韩文许
进等诰命为奸回小人戒夺者六百七十五人当是
时人皆为迁危而迁与客围棋赋诗自若瑾诛复职
致仕世宗即位遣使存问起迪参议丕复官翰林迁
乃遣子正入谢劝帝勤学法祖听谏优旨E之嘉靖
二年复诏有司存问六年大学士费宏举迁自代杨
一清欲阻张璁亦力举迁帝乃遣行人赍手敕即家
起之命抚按官敦促上道时迁年七十九矣不得已
拜命比至而璁已入阁一清以官尊于迁无相下意
迁居位数月力求去帝待迁愈厚以天寒免朝参除
夕赐御制诗及以病告则遣医赐药饵光禄致酒饩
使者相望于道迁竟以次年正月辞归十年卒于家
年八十有三赠太傅谥文正迪仕至广东布政使丕
乡试第一进士及第历官吏部左侍郎赠礼部尚书
  李东阳
按明外史本传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
四岁能径尺书景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钞
还其家后两召讲尚书大义称旨命入京学天顺六
年年十六举顺天乡试遂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四年宪宗实录成
由左庶子兼侍讲学士进太常少卿兼官如故东阳
盛有文名不为当轴所喜至五年始得与讲筵旱灾
求言东阳条摘孟子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数
千言上之帝称善阁臣徐溥等以诏敕繁请如先朝
王直故事设官专领乃擢东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
学士入内阁专典诰敕八年以本官直文渊阁参预
机务与谢迁同日登用时政阙失辄偕溥等尽言极
谏东阳工古文辞阁中疏草必属之疏出多为人传
诵久之进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十
七年重建阙里庙成奉命往祭还上疏言臣奉使遄
行适遇亢旱天津一路夏麦已枯秋禾未种挽舟者
无完衣荷锄者有菜色盗贼纵横青州尤甚南来人
言淮扬诸府流亡载道掘h而食江南浙东方数千
里户口消耗军伍空虚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
俸东南财赋所出一岁之饥已至于此北地桉了
无积聚今秋再歉何以堪之事变之生恐不可测言
及于斯可为痛哭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
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者耶
道路言&#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迭京
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每遇班操宁死不
赴势家巨族田连郡县犹请乞不已亲王之国供亿
至二三十万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
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国家建都于北仰给东南商
贾惊散大非细故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闸河
官吏莫不奔骇鬻贩穷民所在骚然此又臣所目击
者夫闾阎之情郡县不得而知也郡县之情庙堂不
得而知也庙堂之情九重亦不得而知也始于容隐
成于蒙蔽容隐之端甚小蒙蔽之祸甚深臣在山东
伏闻陛下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然诏旨频
降章疏毕陈而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累岁经
时俱见遏罢诚恐今日所言又为虚文乞取从前内
外条奏详加采择断在必行帝嘉叹悉付所司因再
疏自劾求退不许明年与刘健谢迁同受顾命武宗
立屡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数谏帝失德不见省及刘
瑾入司礼与健等即日辞位而东阳独留耻之再疏
恳请不许健等濒行东阳祖饯泣下健正色曰何哭
为使当日力争与我辈同去矣东阳嘿然是时中外
大权皆归瑾务摧抑缙绅而焦芳既入阁助之虐老
成忠直士放逐殆尽东阳悒悒不得志然遇传免日
讲日晏视朝每拜疏切谏瑾凶暴日甚无所不讪侮
于东阳犹阳礼敬凡瑾所为乱政弥缝其间亦多所
补救尚宝卿崔璇副使姚祥郎中张玮以违制乘肩
舆给事中安奎御史张以核边饷失瑾意皆荷重
校几死东阳力救璇等谪戍奎得释三年六月朝
退有遗匿名书于御道数瑾罪者诏百官悉跪奉天
门外顷之令大僚及翰林皆出执庶僚三百余人下
诏狱次日东阳等力救未报瑾廉知乃同类所为众
获宥东阳又疏言数事章下所司覆奏有所轻减瑾
大怒矫旨诘责数百言中外骇叹瑾患盗贼日滋欲
戍其家属东阳力争或自陈捕盗七十人功所司乞
诘邻伍及为之囊&#者将以新例处之东阳言如是
则百年之案皆可追论也由是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