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言之太后又顾上曰此五臣三朝简任俾辅后人
皇帝万机宜与五臣共计正统四年进少保武英殿
大学士溥后士奇荣二十余年入阁又尝直弘文至
是乃与士奇荣并六年归省墓寻还十一年进少师
溥质直廉静无城府诸大臣论事争可否或至违言
溥平心处之诸大臣皆服比荣与士奇相继卒越二
年溥亦卒年七十五赠太师谥文定三杨既殁中外
大权一归王振后三年遂挟天子北征乘舆陷没天
下几失时人追思此三人者在当不及此而后起者
争暴其短以为依违中旨内阁失柄酿成振祸者此
三人也
  黄淮
按明外史本传淮字宗豫永嘉人父性方国珍据温
州遁迹避伪命淮以洪武三十年进士授中书舍人
成祖即位召对称旨命入翰林使与解缙常立御榻
左备顾问或至夜分帝就寝犹赐坐榻前语既而与
缙等七人并直文渊阁迁翰林院编修进侍讲时有
告党逆者淮言于帝曰洪武永年已&#禁矣不宜复
理吏部追录南人官北地不即附者皆论戍淮曰得
毋示人不广耶帝皆从其言罢之议立太子淮请立
嫡以长太子立迁左庶子兼侍读永乐五年迁左春
坊大学士兼辅导太孙七年帝北巡诏皇太子监国
淮及蹇义金忠杨士奇留守京师明年长沙妖人李
法良作乱皇太子命丰城侯李彬讨之汉王高煦忌
太子有功阻彬师淮曰彬老将必能克贼愿急遣彬
卒擒法良阿鲁台纳款请得役属吐番诸部且求刻
金作誓辞因磨其金酒中饮诸酋长以盟朝议欲许
之淮曰不可此狼子野心力分则易制一则难图也
帝顾左右曰黄淮论事如立高冈无远不见帝刻玉
印赐西域僧大宝法王淮曰朝廷赐诸番制敕用敕
命广运二宝今此玉大过之非所以示西人尊朝廷
帝嘉纳之十一年帝再北巡淮居守迁翰林学士汉
王谮太子益急帝还太子遣使迎稍缓又书奏失辞
遂悉征东宫官属淮先至行在诸臣交劾下诏狱淮
在诏狱十年仁宗即位释为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
士仍领内阁事丁母忧命乘传奔丧乞终制不许寻
进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命三俸兼支辞
尚书俸许之时皇太子谒孝陵遂留南京监国而帝
疾甚命淮等书诏召太子未至帝崩大臣疑惧淮佐
郑王襄王居守待太子至始发丧及宣宗即位亲征
汉庶人淮病不从留守如故既而上疏乞骸骨归许
之初永乐间淮与解缙胡广杨荣杨士奇等俱在内
阁帝从容问广曰士奇文学于今难得而淮数不容
之何也广对曰淮有政事才士奇文学胜缙每重士
奇及臣而轻淮故致憾帝曰固知尔亦不容于淮朕
终不为所惑后缙之谪或言淮有力焉至是诸臣入
侍淮适未至宣帝问淮何在杨荣以病瘵对且言此
疾能染人帝故不时召因从其请淮归父性年九十
矣淮奉养甚欢性卒赐葬祭淮诣阙谢值灯时赐大
臣侍从西苑诏淮得乘肩舆登万岁山下宴山麓又
召其子采从行寻命充会试主考官及辞归饯之太
液池帝作长歌送之且曰朕生日卿宜复来明年入
贺至英宗立再朝皆宴赐极欢乃罢淮历事六帝致
仕二十余年正统十四年卒年八十三谥文简有省
愆集盖在系十年所作
  马愉
按明外史本传愉字性和临a人宣德二年进士第
一授翰林修撰九年秋特简史官及庶吉士三十七
七人进学文渊阁以愉为首正统元年以杨士奇荐
与苗衷高谷曹鼐同直经筵进侍读预修宣宗实录
成进侍读学士五年诏以本官入内阁参预机务寻
进礼部右侍郎十二年卒赠尚书兼学士赠官兼职
自愉始愉以文学受知两朝端重简默门无私谒论
事务宽厚尝奏天下狱久者多瘐死宜简使者分道
决遣帝纳焉边警方命将而别部使至众议执之愉
言赏善罚恶为治之本波及于善非法乘人之来执
之不武帝然之厚遣其使
  高谷
按明外史本传谷字世用扬州兴化人永乐十三年
进士选庶吉士授中书舍人仁宗即位改春坊司直
郎寻迁翰林侍讲正统十年由侍讲学士进工部右
侍郎入内阁典机务景泰初进工部尚书兼翰林学
士掌阁务如故英宗将还奉迎礼薄千户龚遂荣投
书于谷具言礼宜从厚谷袖之入朝遍示廷臣曰武
夫尚知礼况儒臣乎众善其言欲以闻王文不可已
而言官奏之诘所从得谷对曰自臣所因抗章恳请
如遂荣指帝虽不从亦不之罪景泰二年进少保东
阁大学士易储加太子太傅应天凤阳灾命祀三陵
且赈贫民七年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内阁七
人言论多龃龉谷清直持议正王文由谷荐数挤谷
谷屡请解机务不许都给事中林聪忤权要论死谷
力救得薄谴陈循及文构考官刘俨黄谏帝命礼部
会谷覆阅试卷谷力言俨等无私且曰贵儆牒士
竞进已不可况不安义命欲因此构考官乎帝乃赐
循文子中式但黜林挺一人事得已英宗复位循文
等皆诛窜谷谢病英宗谓谷长者语廷臣曰谷在内
阁议迎驾及南内事常左右朕其赐金帛袭衣给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