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二月罢国用司八年诏官制已定丞相事无不
统所有国用一司与参知政事并不兼带嘉泰四年
诏遵孝宗典故宰相兼国用使参知政事同知国用
事仍于侍从卿监中择二人充属官右丞相陈自强
兼国用事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费士寅参知政
事张岩兼同知国用事


以兵部侍郎薛叔似兼参计官太府卿陈景思
 同参计官先是臣僚言今日财计非钱&#不足可
 忧而渗漏日滋之为可虑者周家以冢宰制国用
 而唐亦以宰相兼领度支是知财赋国家之大计
 其出入之数有余不足为大臣者皆所当知庶可
 节以制度关防欺隐宜略仿祖宗遗意命大臣兼
 提领天下财赋从之
陈自强罢亦废绍兴五年制以左通议大夫尚书左
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赵鼎左奉
政大夫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
院事张浚都督诸路军马未几浚暂往江上措置边
防至七年秋废罢其余宰臣执政开府于外者别载
于篇
编修敕令所 提举

相兼
 同提举

政兼
 详定(
侍从
官兼)
 删定官
就职事
官差兼
 掌裒集诏旨纂类成书绍兴
十二年罢干道六年复置详定一司敕命所以右丞
相虞允文提举参知政事梁克家同提举淳熙十五
年省罢绍熙二年复置局庆元二年复置提举以右
丞相余端礼兼同提举以参知政事京镗兼仍以编
修敕令所为名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秋八月辛亥诏军国政要令参
知政事李P及枢密院副使一人录送史馆
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
淳化元年冬十二月辛酉诏中外所上书疏及面奏
制可者并下中书枢密三司中覆颁行
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
仁宗庆历三年秋七月辛未诏许二府不限奏事常
制得敷陈留对九月丁丑诏执政大臣非假休不许
私第受谒
按宋史仁宗本纪云云
英宗治平二年夏五月丙子诏自今皇子及宗室属
卑者勿授以检校师傅官六月甲寅罢尚书省集议
按宋史英宗本纪云云 按贾黯传黯迁中书舍人
受诏撰仁宗实录权知审刑院为群牧使时封拜皇
子并除检校太傅黯言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师天
子之所师法子为父师于义不可盖前世因循弗思
之过请自今皇子及宗室属卑者皆毋兼师傅官随
其迁序改授三公下两制议请如黯奏而中书亦谓
自唐以来亲王无兼师傅者国朝以三师三公皆虚
名故因而授之宜正其失诏可
治平三年夏五月戊辰谓宰相曰朕欲与公等日论
治道中书常务有定制者付有司行之
按宋史英宗本纪云云
神宗熙宁十年秋九月乙卯诏诸传宣内批面谕事
无法守并从中书枢密覆奏其祈恩泽规免罪者劾

按宋史神宗本纪云云
元丰三年罢中书门下省主判官归其事于中书改
易宰辅官名
按宋史神宗本纪三年夏六月壬子诏罢中书门下
省主判官归其事于中书秋九月乙亥正官名以开
府仪同三司易中书令侍中同平章事特进易左右
仆射
元丰五年春二月癸丑朔颁三省枢密六曹条制秋
七月壬午诏罢大理寺官赴中书省谳案
按宋史神宗本纪云云
元丰六年冬十二月庚申幸尚书省官执政五服内
未仕者一人进尚书以下官一等
按宋史神宗本纪云云
元丰八年三月戊戌太子即皇帝位夏四月丁丑谕
枢密中书通义事都堂
按宋史哲宗本纪云云
哲宗元佑元年夏五月壬午诏文彦博班宰相之上
按宋史哲宗本纪云云
元佑二年夏四月己丑诏太师文彦博十日一议事
都堂
按宋史哲宗本纪云云
元佑八年春正月丁亥御迩英阁召宰臣读宝训夏
六月壬戌中书后从省上元佑在京通用条贯
按宋史哲宗本纪云云
徽宗崇宁二年秋七月丁酉诏自今戚里宗属勿复
为执政官着为令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崇宁四年秋九月丙辰诏自今非宰臣毋得除特进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政和二年秋七月癸未正三公三孤官改侍中为左
辅中书令为右弼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罢尚书令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政和四年秋八月乙巳改端明殿学士为延康殿学
士枢密直学士为述古殿直学士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政和六年夏四月庚寅诏蔡京三日一朝正公相位
总治三省事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重和元年秋八月壬申诏执政非入谢及丐去毋得
独留奏事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宣和二年夏六月丙戌诏三省枢密院额外吏职并
从裁汰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宣和五年夏五月乙丑诏正位三公立本班带节钺
若领他职者仍旧班着为令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宣和七年诏复尚书令虚而勿授三公为阶官不领
事钦宗立诏非三省枢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