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岁既久奉行者怠忽而不知所存者诸乡村
春秋社稷而农巫告赛亦非钦降之文其在城郭方
隅则社厉之礼守宰行之法戒虽明而环听无几然
则申圣代之明谟述前贤之彝训以淑乡闾以厚风
俗行之岂不以坊郭为首乎坊郭阜藩当以礼义旧
家衣冠长者倡之古族师月吉则行或恐太繁党正
以四孟吉时行之似可依也
凡乡约一遵太祖高皇帝圣训孝顺父母尊敬长上
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右六言各
处训释非一言虽异述义则同归每会举一处所释
者徐读而申演之又依朱子增损蓝田吕氏乡约四
条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右四言
各具条件定为约规每百家或二三百家随其远近
连为一会众推一人有齿德者为约正有学行者二
人副之一会共制圣谕牌一面立簿二扇一书同约
姓名及举约费用一记德行一记过失牌与簿会首
以次相传会日择公所预先陈牌案坐次通会皆深
衣如期毕至三揖三让升堂端肃班立赞者唱排班
以次北面各序立班齐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
身分班揖平身各就位坐定歌生进班依次序立庭
前揖平身分班唱设讲案鸣讲鼓进讲者宣演圣谕
首二句毕揖平身皆坐唱歌诗司鼓钟者依歌节奏
送茶再进讲次二句毕揖平身皆坐歌诗如前送茶
三进讲末二句毕揖平身皆坐唱歌诗如前送茶唱
举善行或举有善行者约正副谂于众无异词遂书
于德行簿唱规过失或闻有过失者约正副戒之再
次不改遂书于过失簿会首将本日费用书于费用
簿毕皆兴揖平身礼毕凡同会礼让相先如进退升
降立班坐次一以尊卑少长为序就坐各宜肃容端
默敬听尊长教训未达者宜虚心请教问答之间切
戒神怪邪僻之语及私议朝廷州县政事得失播扬
他人过恶违者即当纠而书之每会至晡乃退
  圣训解
孝顺父母 父母生身养身恩德至大为人子者当
孝顺以报本平居则供奉衣食有疾则亲尝汤药代
其劳苦顺其颜色务使父母身安神怡不至忧恼如
父母偶行一事不合道理有违法度须要下气再三
劝谏如或不从则请父母素所交好之人婉辞劝谏
务使父母不得罪于乡党不陷身于不义而后已此
孝顺父母之道也故圣祖教尔以此者欲尔尽事亲
之仁以为孝子顺孙者也
尊敬长上 长上不一有本宗之长上若伯叔祖父
母伯叔父母姑兄姊堂兄姊之类是也有外亲之长
上若外祖父母母舅母姨妻父母之类是也有乡党
之长上与祖同辈者与父同辈者与己同辈而年稍
长者皆是也本宗外亲制服虽各不同皆当加意尊
敬远别则拜常会则揖行则随行递酒则跪命之起
则起不命之坐不敢坐问则起而对食则后举筋遇
乡党之先辈者则以伯叔称呼同辈者则以兄长称
呼坐则让席行则让路此尊敬长上之道也故圣祖
教尔以此者欲尔尽敬长之义以为贤人君子也
和睦乡里 乡里之人居住相近田土相邻朝夕相
见若能彼此和睦交相敬让则喜庆相贺急难必相
救疾病必相扶持婚丧必相资助有无必相借贷虽
则异姓有若一家出入自无疑忌作事未有不成若
不相和睦则尔为尔我为我孤立无助嫌疑易生作
事难成岂能久处故圣主教尔以和睦乡里者欲尔
兴仁兴让以成善俗也
教训子孙 人家子孙自幼之时须教以忠信孝弟
使知尊卑上下之分性资聪俊者择明师教之务使
德器成就以为国用光显门户若性资庸下不能读
书者亦要谨守礼法勤做生理切不可令其骄惰放
肆自由则饮酒赌博无所不为家门必被其败坏产
业必被其浪费故圣祖教尔以教训子孙者欲尔后
昆贤达家门昌盛也
各安生理 耕种田地农之生理也造作器用工之
生理也出外经营商之生理也坐家买卖贾之生理
也至若无产无本不谙匠艺与人佣工挑脚亦是生
理若能各安生理则衣食自足可以供养父母妻子
可以持门户不为乡人所笑故圣祖教尔以各安生
理者欲尔有衣有食不饥不寒也
毋作非为 若杀人放火奸盗诈伪抢夺掏摸恐吓
诓骗赌博撒泼教唆词讼挟制官府欺压良善暴横
乡里凡一应不当为之事皆非为也人若为之大则
身亡家破小则吃打坐牢累及父母妻子若能安分
守己不作非为自然安稳无祸故圣祖教尔以毋作
非为者欲尔不犯刑宪保全身家也
  圣训释目
孝顺父母 其一常礼凡子事亲晨昏定省出告反
面饮食衣服不违其志奔走服役不敢辞劳每事必
禀命而行无或专制父或移于后母溺于妾媵偏于
幼子亦当不见父之非委曲承顺若妇事舅姑宜同
子道一或有违子当以礼戒之甚者出之若父亡子
事祖父母与嫡母庶母继母如父存日方可为孝
其二养疾父母有疾人子当常在左右扶持衣不解
带药必先尝寻访名医以求治疗之方若俗尚祈祷
设斋醮均系无益宜禁之若父母必欲则勉从以安
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