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西二里海中昔有亭址今废旧志昔赖布衣改迁邑基留谶云后三百年石龙过海状元出又有云沙头圆出状元

  廉泉 在黄岭之麓泉出石罅阔二尺余深尺许味甘美宋绍熙间邑宰张勋筑亭L石扁曰廉泉按县志淳佑庚戌复有邑士南丁余天常重建并记岁久复坏元皇庆壬子权县郭应木仍以石L作廉泉铭刻石亭上久废明天顺七年邑令吴中重建亭附见廉泉亭下

  瀑布泉 在县南大岭山有石渠长八尺余阔二尺涧水注焉悬泻成瀑灌民田几三十里

  观音泉 在县西南五十六里清洌春夏溢按县志在东莞场南山旧有观音院故名

  汤泉 在黄金洞之北药勒村前其水暖浴之可以去疮按县志乡人以为烹@之所

  紫霞泉 在县西十里旧志云宋时有道人崔羽号紫霞真人游罗浮至此择地凿井得之其泉洌冬夏不竭

  龙珠井 在县南栅口今湮

  龙舌井 在县西十里英烈祠下其水甘美通志云水涌如龙吐又西一里曰慈济井

  媚珠池 在南大步海旧传南汉时于此采珠其下多珠故名

  水帘 按县志在彭洞山石岩上有飞泉如垂帘状

  潮水 按县志余襄公候潮武山有海潮序

  东江堤 按县志在邑境东接循惠每东江夏潦暴涨则濒江之田尝罹其害宋元佑二年邑宰李岩始于西湖福隆水南石贝司马头京子山牛渡海等处筑长堤以捍之后六十余载堤渐圮邑宰姚孝资重修人呼姚提刑堤盖孝资后为提刑也嗣是乡人陈庆远赵兴迈赵善X皆有修筑之功元大德乙未潦水冲坏福隆堤二十余丈成深潭民庐漂荡大德丙申达鲁花赤甘卜县尹邓荣并功塞筑仍旧至正初堤复坏邑令杨大举复董治之明洪武中差官修筑永乐宣德年间仍岁修补正统五年邑丞吉水周式董其事重筑堤始完固患乃免

  咸海堤 按县志在察步等处滨海之田咸潮泛浸宋元佑四年邑宰李岩创筑堤以护之右二堤按县志一障东江之冲突一护咸潮之泛浸然东江堤所系利害尤重若察步乌沙则为咸潮堤李岩旧刻碑在许公岩云筑堤凡有二条延袤一万二千八百有六丈得田二万一千二十八顷端平修堤记亦云故堤十有三条而宋淳佑修堤记云凡修旧堤万五千九百九十丈筑新堤百八十丈与旧记丈数稍异今并存之

  从化县

  鹧鸪山 在县城南五十里两峰如削俗呼大小鹧鸪其上多草木多麂麋多猿又其南三里曰鸡笼冈

  凤凰山 在县城东五十里俗呼脑山云兴则有雨其兽多虎豹

  五指山 在县城东北九十里以形似名其上多奇石有木焉如揲刀小茎长叶其实苍绿剖之有蚊Q然而飞其名曰米子按县志五峰相连如笔格其中延袤甚广与龙门英德联界俗传山中有井深不可测

  蜈蚣山 在县城西四十里其麓有铁场坑相传旧尝于此煮铁一名铁场山又西四里曰牧峒山其南曰帽峰山又南曰迭翠L

  高云紫草山 在县城北五十里多榛茅按县志山甚高峻望之色泽光紫如赭霞多奇树异卉又东曰鹰嘴山其巅有石曰燕石亦有洞穴可望而不可至
  围脑山 其鸟多鹧鸪按县志在县西十里其上有仰天池相传宋人避乱筑围山巅以居今故址犹存

  云台山 按县志在县北三十里山巅平衍如台常有云气覆之其上有洞穴可容三十余人中多留题石刻

  石鼓楼山 按县志在县东三里有盘石特起溪水来注其前汇而成潭其上有大榕树浓阴可爱登之则一邑形胜尽在目前知县邢惟高建亭于其麓名曰济川每岁立春预日迎土牛于此以祀勾芒之神盖重农报功也岁久亭圮康熙十一年冬修复

  三将军山 按县志三峰屹立形势雄峻有类武士

  双凤山 按县志在县东南四十里双峰崛起形甚秀丽与县学相直旧名大小鹧鸪知县唐世淳易今名其阴为增城县界

  水亭山 按县志在县东五十里有杨溪洞洞据山巅广十余丈有石径可至上有石岩数十丈赋鋈绱下覆洞穴有藤生焉大如杯其液如注食之可已渴故又名水藤山中有留题石刻

  韶洞山 按县志亦曰王任岭在县东五十里洞之左有黑石数十大如屋正圆其下流水绕之苍藤古木荫映百亩亦一佳景也其阳有韶山精舍有带水泉流在大石坂中望之如二带其下复有大石数级水下注之菖蒲芝兰多生其中殊为幽胜

  忠心山 按县志山中有流泉三级下注于溪经石坎则淙淙有声有寿字石丹井石宽广数丈镌寿字其中大可丈余有丹井深广数寸积水冬夏不涸或竭取之顷刻辄复注又为脑山水过钻山有水潜行地中复出即T水也

  北山 按县志在县东北六十里上有三峰峻拔入于云汉尝有人持数日粮直造中峰之顶见有仰天池数亩隆冬水犹不竭其中灵岩仙迹奇花异鸟不可胜纪云山巅有瀑布如积雪其下有龙潭瀑布飞流注之其山半迤北深处有谷曰兰和洞延袤数十里与增城龙门联界登山者穷日之力而后可至尝有r人自漳南来居此山自云盘瓠之后持宋元公据为证性颛朴不为盗然所至树木诛伐无遗不旬日则山尽赭近年英德汀漳之人以耕山种蓝为业时为盗出没洞中r人始避徙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