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者并为修撰不过三员(官高者一人为判官)非登朝者并为直馆其宰相常以一人监修国史亦有只监修国史(景龙中以侍中纪处讷中书令杨再思兵部侍郎宋楚客中书侍郎萧志忠并修国史顿置四人代宗朝宰相元载宪宗朝宰相齐抗并兼修国史)史官受任於外亦或兼领史职就治所修撰及有许在家修史者(开元八年以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燕国公张说兼修国史赍史本就并州随军修撰其後诏说致仕在家修史吴兢迁荆州司马令就治所修。《唐书》沈传师湖南观察使赍宪宗实录就领修撰)五代官局因循无改原夫史氏之职肇於上世所以记人君之言动载邦国之美恶著为典式垂之来裔申褒贬之微旨为惩劝之大法故其司笔削之任慎良直之选历代审官莫斯为重今之所纪者凡推择简任之尤异讨论撰述之始末家世职业之嗣掌扬扌聆哦灾裁议冲识方正以无忒恩遇宠待而隆厚咸用标次以彰厥善其有疏略差戾受嗤於作者构虚失实有紊乎!书法乃至以鄙浅之识贻叨据之诮亦用参纪申儆于後其有注录之部次谱籍之名学方志之辨析世绩之敷述皆司籍之事资博闻之益咸用缀缉以成伦要凡国史部十有三门。
○国史部 选任
自轩辕之世即置史官苍颉沮诵实居其职尔後夏终商挚周任佚籀秦胡母氏汉司马迁皆司记事之任并有良史之目逮于後汉乃命鸿硕入直东观撰述国史谓之著作历代而下其选弥重,或以文学为时主之称,或以才识因名臣之荐至有成书於外郡终老於册府其所寄任亦可知也。然则胡母而上不闻司马父子是谓私作今之论著以班固为之首。
後汉班固明帝时为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冀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作列传载纪二十八篇奏之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刘珍安帝时为谒者仆射永宁元年诏珍与校书刘撄余作建武以来名臣传。
李尤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俱撰。《汉记》。
刘撄余临邑侯复子也。撄余及从兄平望侯毅并有才学永宁中邓太后召毅及撄余入东观与谒者仆射刘珍著中兴以下名臣烈士传。
张衡字平子南阳人少善属文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徵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先是永初中谒者仆射刘珍校书郎刘撄余等著作东观撰著。《汉记》因定汉家礼仪上言请衡参论其事会并卒。
马融桓帝时为南郡太守免官复拜议郎在东观著述。
边韶字孝先陈留浚仪人以文学知名桓帝时为临颍侯相徵拜大中大夫著作东观。
伏无忌为侍中屯骑校尉元嘉中诏无忌与黄景崔氐裙沧。《汉记》。
崔匚大将军梁冀司马与边韶延笃等著作东观(延笃传。又载笃为议郎与朱穆边韶共著作东观)。
杨彪灵帝熹平中以博习旧闻公车徵拜议郎与马日┞植蔡邕等著作东观。
荀悦为黄门侍郎献帝好典籍尝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乃令悦依。《左氏传》体以为汉纪三十篇诏尚书给笔札辞约事详论辨多美。
吴韦曜为黄门侍郎废帝即位诸葛恪辅政表曜为太史令撰吴书。
华镂左国史後主时锷鲜柙唬撼嘉盼宓廴王皆立史官叙录功美垂之无穷汉时司马迁班固咸命世大才所撰精妙与六经俱传大吴受命建国南土大皇帝末年命太史令丁孚郎中项峻俱非史才其所撰作不足纪录至少帝时更差韦曜周昭薛莹梁广及臣五人访求往事所共撰立备有本末昭广先亡曜负恩蹈罪莹出为将复以过徙其书遂委滞迄今未撰奏臣愚浅才劣每晌莹等记注而已。若使撰合必袭孚峻之迹惧坠大皇帝之元功损当时之盛美莹涉学既博文章尤妙同寮之中莹为冠首今见吏虽多经学记述之才如莹者少是以氙胛国惜之实欲使卒垂成之功编於前史之末奏上之後退填沟壑无所复恨後主遂召莹还为左国史。
晋傅玄魏末为郎中与东海缪施俱以时誉选入著作撰集魏书。
华峤惠帝元康初为尚书後以峤博闻多识属书典实有良史之志转秘书监中书散骑著作及治礼音律天文数术南省文章门下撰集皆典统之。
华畅峤少子也。峤。《汉书》十典未成秘书监缪徽奏畅为著作佐郎卒成十典。
虞预为著作郎除散骑常侍仍领著作著。《晋书》四十馀卷干宝为著作郎时中兴草创未置史官中书监王遵上疏曰:夫帝王之迹莫不秘书著为令典垂之无穷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
于魏至德大勋等踪上圣而纪传不存於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陛下圣明当中兴之盛宜建立国史撰集帝纪上敷祖宗之烈下纪佐命之勋务以实录为後代之准厌率土之望悦人神之心斯诚雍熙之至美王者之弘基也。宜备史官敕佐著作郎干宝等渐就撰集元帝纳焉宝,於是始领国史。
王隐字处叔陈郡人建兴中过江太兴初元帝召隐及郭璞俱为著作郎令撰晋史。
朱凤晋陵人吴震吴人单族有史才秘书监华谭荐二人擢补著作佐郎并皆称职。
谢沉除尚书度支郎何充庾冰并称沉有史才迁著作郎撰。《晋书》三十馀卷。
徐广东人孝武时为员外散骑常侍领著作尚书奏曰:左史述言右官书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