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彻请依令敕如旧不禁今悉坊内行止不听毁坊开门以妨里内通巷。若被旨者不在断限郭内准此商量其庙像严立而逼近屠沽者请断旁屠杀以洁灵居虽有僧数而事在可移者令就闲敞以避溢漏如今年正月敕後造者求依僧制案法科治。若僧不满五十者共相通容小就大寺必令充限其地卖还一如上式自今外州。若欲造寺僧满五十以上先令本州表列昭玄量审奏听乃立。若有违犯悉依前科州郡以下容而不禁罪同违旨庶仰遵先皇不朽之业俯奉今旨慈悲之令则绳墨可全司圣道不坠矣。奏可未几天下丧乱加以河阴之酷朝士死者其家多舍居宅以施僧尼京邑第舍略为寺矣。前目禁令不复行焉。
後周太祖为魏丞相雅好谈论并简名僧深识玄宗者一百人於第内讲说。又令行台学士薛慎等十二人兼学佛义使内外俱通繇是四方竞为大乘学丞相府记室参军卢光性崇佛道至诚信敬尝从帝狩於檀台山时猎围既合帝遥指山上谓群公等有所见不咸曰:无见光独曰:见一桑门帝曰:是也。即解围而还令光於桑门立处造浮图掘台一丈得瓦钵锡杖各一帝称叹因立寺焉。
武帝天和四年二月帝御大德殿集百寮道士沙门等讨论释老义。
宣帝大象元年初复佛像及天尊像初武帝至德三年断佛道二教像悉毁罢至是复之帝与二像俱南面而坐大陈杂戏令京城士民纵观。
静帝以大象二年即位复行佛道二教旧沙门道士精诚自守者简令入道。
隋文帝开皇十二年令陈散骑常侍徐孝克於尚书都堂讲金刚般。若经。
二十四年诏沙门道士坏佛像天尊百姓坏岳冫卖神像皆以恶逆论帝年龄晚暮尤崇尚佛道故也。
仁寿元年六月颁舍利於诸州。
唐太宗贞观三年十二月癸丑诏曰:至人虚已忘彼我於胸怀三教慈心均异同於平等是知上圣恻隐无隔万方大悲弘济义犹一子有隋失道九服沸腾朕亲总元戎致兹明罚誓牧登而曾无宁岁老弱被其桀犬愚惑婴此汤罗衔须义愤捐躯抗节各殉所奉咸有可嘉日往月来逝川斯远虽复项籍放命封树纪於丘坟纪信捐生丹书著於图史犹恐九泉之下尚沦鼎镬八难之间永缠冰炭愀然疚怀用忘兴寝思所以树立福田济其营魄可於建义已来交兵之处为义士凶徒殒身戎阵者立寺刹焉乃诏虞世南李百药褚亮颜师古岑文本许敬宗朱子奢等为之碑铭以纪功业时沙门玄奘於中天竺国将梵本经论六百馀部而归太宗奇之召高业沙门与之翻译出三藏圣教太宗为其论序皇太子重阐斯美乃著述圣记以广其义。
十六年五月御制忄澄撵逗敫K略唬菏フ苤所尚者孝也。仁人之所爱者亲也。朕幼荷鞠育之恩长蒙抚养之训蓼莪之念何日忘之罔极之情昊天匪报昔子路叹千锺之无养虞丘嗟二亲之不待方寸乱矣。信可悲夫朕每痛一月之中再罹艰疚兴言永慕哀切深衷欲报靡因唯资宜助敬以绢二百疋奉於大道傥至诚有感冀消过去之愆为善有因庶获後缘之庆。
高宗永徽二年八月废玉华殿以为佛寺。
显庆元年四月戊申御安福门楼观慈恩寺僧玄奘等迎御制书慈恩寺碑文向寺诸寺皆造幡盖饰以金宝穷极瑰丽太常及京城音乐车数百两僧尼执幡两行导从士女观者填噎街衢自魏晋以来崇事释教未尝有如此盛者也。
乾封元年正月戊辰朔有事於泰山诏兖州置观寺各三所其观以紫阆稍峦蛩晡称其寺以封峦非烟重轮为名各度七人天下诸州别置一观一寺各度七人。
中宗神龙元年二月制天下诸州各置寺观一所咸以大唐中兴为名。
九月制曰:如闻天下诸观皆画化胡之变诸寺亦画老君之形一种尊容两俱不可限制到後十日并除却。若有故留者即科违敕罪其化胡经先有明敕禁断如闻在外仍颇流行自今诸部化胡经事及馀说化胡事处并宜除削。
三年七月丁酉以所造长乐坡大像工役稍广百姓多怨嗟制罢之。
玄宗开元二十年都城僧等奏曰:伏请以每岁八月于卫国天宫等寺转经行道至九月罢为陛下修福在京於慊兴善等寺岁以为常许之。
二十三年九月亲注金刚经及修义诀中书令张九龄等上言臣等伏见御注前件经及义诀佛法宗旨撮在此经人间传习多所未悟陛下曲垂圣意敷演微言幽阐<玄少>键豁然洞达虽臣等愚昧本自难晓伏览睿旨亦既发明是知日月既出天下普照诚在此也。陛下至德法天平分儒道已广度其僧。又不违其愿三教并列万姓知归伏望降出御文内外传授帝手诏报曰:僧徒固请欲以兴教心有所得辄复┅之今请颁行仍虑未惬检校释门威仪僧思有奏曰:自像教西流贝文东译学传师口凡今则多注诀圣情前古未有臣请具幡花奉迎於敬爱寺设斋庆贺其御注经伏乞示天下宜付史官许之。
二十六年正月丁酉制曰:道释二门皆为圣教义归弘济理在尊崇其天下观寺大小各度一十七人检择灼然有经业戒行为乡闾所推仍先取年高者。
二十七年二月制天下观寺每于斋日宜转读经典惩恶劝善以阐文教。
天宝四载九月诏曰:波斯经教出自大秦传习而来久行中国爰初建寺因以为名将欲示人必亻肴其本其两京波斯寺宜改为大秦寺天下诸府郡者亦宜准此。
十载六月帝以先帝忌日命女工绣释迦牟尼佛像亲题绣额稽首祈福。
●卷五十二
○帝王部 崇释氏第二
唐肃宗至德中内置道场供奉僧晨夜念佛动数百人声闻禁外中书侍郎平章事张镐知之奏曰:臣闻天子修福当在安养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