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门果报录  (清)宋楚望 辑

  ●目录

  重刻公门果报录序
  原序
  总论(计六条)
  法录(计二十条)
  戒录(计二十四条)
  原跋
  续录(计九条)
  附佐治果报法戒录
  杖疮方

  ●重刻公门果报录序

  自居易俟命之说不能以豁常人之蔽而谈果报者兴焉然作善降祥不善降殃见于训惠迪吉从逆凶见于谟果报之说虽近于计功谋利亦非圣贤所不道也榕江陈文恭公尝辑在官法戒录而玉阳宋氏又撮其指要四十余条为公门果报录观其词义剀切劝戒昭然虽熏心利欲习惯奸弊者读之亦如清夜闻钟当头棒喝矣本署吏承持旧帙求为刊行以广劝导余深为嘉许是固向于为善之机也乃正告之曰夫官之与吏虽有尊卑贵贱之殊而其所治之案牍则一而已自古未有大官不法而小官能廉者亦未有上官衙门之吏胥需索舞文而能使州县衙门之吏胥奉公守法者汝等知州县之书差藉词讼以焚赃因刑禁而威吓良懦受欺冤苦莫诉恶积事败阴谴难逃亦知上官衙门之书吏搁压稽延动多需索使彼为州县者不能不取小民之脂膏以填奸吏之欲壑岂得独无殃咎乎如此录所载广东藩司吏及三司副使恶胥皆劝戒之已事也虽然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凡受中于天者皆有好善恶恶之诚激发于俄顷无论何衙门使以在官之人行在官之德日积月累善气充而福祥至鼎鼎富贵施及子孙为善之报岂有爽焉余为吏等俟之爰书颠末以塞其请光绪十八年七月头品顶戴江苏布政使邓华熙

  ●原序

  作善降祥不善降殃前志言之备矣其中报应之显然而神速者惟居官为最权势在手喜怒由心作善则千万人蒙其福作恶则千万人罹其祸祸福之及于人者远故殃祥之报其身者更大至于藉官长之权势假官长之喜怒其力亦足以济人救人陷人害人者则公门中胥吏也夫为儒不成而为吏为农工不愿而为胥类多聪明智巧之人其才足以为善其势易于为恶诚能随处方便则公门固天堂之径路也苟或藉势行权则公门实地狱之门户也可不畏哉
  江藩榕门陈公有在官法戒一书援引典博考据详明计三百八条恳恳为胥吏苦口几同宦海慈航但卷帙浩繁恐胥吏浅学者未能汤劳尽解也因择其中尤切于因果报应者四十余条名曰公门果报录义惟取乎简明词无尚乎文饰使观者一寓目而报应昭然一问心而毛骨悚然居常则知某人当法某人当戒临时则思某事可以利人某事终必害已翻然勃然易其舞文弄墨作奸犯科之陋习于以济人而利物则公门正修行之地较之深山兀坐闭关焚修徒作自了汉者当更高一等矣其造福于地方者宁有穷哉其积德于子孙者又宁有穷哉
  玉阳宋楚望题

  ●总论(计六条)

  颜光衷曰。古云公门中好修行。何也。夫公门常常比较。时时刑罚。其间贫而负累。冤而获罪。愚而被欺。弱而受制。呼天控地。无可告诉。惟公门人下接民隐。上通官情。艰苦孤危之时。扶持一分。胜他人方便十分。宽假一次。胜他人方便十次。若能释贫解冤。教愚扶弱。无乘危索骗。无因贿酷打。无知情故枉。无舞文乱法。则一日闲可行十数善事。积至三年。有数万善事。人当困厄。谁不知感。神明三尺。岂无保佑。自然吉庆日至。子孙昌隆。如其不然。怨毒之财。得亦非福也。
  熊勉庵公门不费钱功德例曰。 随时方便。 【 乐得做做。】 不勒人卖儿鬻女钱。 【 抛散人家儿女。难保自己儿女。平常非理钱。尚且享用不久。何况此等钱乎。钱虽好赚。且请想想。】 不唆人兴讼。 【 一纸入官。十家不安。甚至两败俱伤。可以唆使乎。拔舌之报。Z由自作。谁能替你。】 不无中生有。 【 架空喷诬。其人必遭飞来横祸。】 不指拨官长生事。 【 假公济私。一味图利。不顾害事。官长非泥塑人。肯受你指拨乎。】 不捺案。 【 总为需索不遂之故。岂知多捺一日。即多一日之费。不待上堂。早己筋疲力尽。矣。小民之膏血几何。必令其倾家荡产乎。你虽小施神通。而人己大受毒害。天道昭昭。决不放你。】 不妄引重律。 【 性命所关。宜开生路。】 牌票照详字眼不改轻为重。 【 此大抵以索贿不得。愤激而成。然宜顾顾自家性命。】 不吓诈乡愚。 【 乡民由你吓诈。神明却不许其抵赖。】 不生枝节提人。 【 一夫到案。合家不宁。须代他想想。】 不唆盗贼报雠家。 【 如此作为者。其人必不得好死。以其心肠忒毒故也。】 不轻口嘈杂人。 【 逞着一张快嘴。自鸣得意。徒损阴骘。有何趣味。】 不乘危索骗。 【 此事最易。作Z大。积德亦最大。若要自积阴德。正在此等时候。不可错过。】 不败人体面。 【 留他人余地。即自留余地。】 不受买嘱。妄加锁锢。 【 恐防惹出大事。须顾顾前后。】 入罪不下死煞字语。 【 笔下超生。阴德无量。】 杖笞不聚一处。 不杖人腿湾。 【 随手方便。皂班乐得做做。】 不逼病人妇女到官。 【 往往关系性命。造Z不小。】 不坏人功名性命。 【 将心比心。回头细想。】 不离人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