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公:「上人当是逆风家,〔一〕向来何以都不言?」庾法畅人物论曰:〔二〕「法深学义渊博,名声蚤着,弘道法师也。」深公笑而不答。林公曰:「白旃檀非不馥,〔三〕焉能逆风?」〔四〕成实论曰:「波利质多天树,其香则逆风而闻。」深公得此义,夷然不屑。
  【笺疏】
  〔一〕嘉锡案:言法深学义不在道林之下,当不至从风而靡,故谓之逆风家。
  〔二〕全晋文百五十七自注曰:「高僧传四康僧渊传云『康法畅着人物始义论等』,世说注作『庾法畅』,字之误也。」
  〔三〕慧琳一切经音义二十九云:「旃檀,梵语香木名也。唐无正译,即白檀香是也。微赤色者为上。」嘉锡案:道林以为虽法深亦不能抗己。
  〔四〕翻译名义集三众香篇曰:「阿难白佛,世有三种香: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华香。此三品香,唯能随风,不能逆风。」
  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闲。左右进食,冷而复?者数四。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莫忘食。殷乃语孙曰:「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一〕孙曰:「卿不见决鼻牛,人当穿卿颊。」〔二〕续晋阳秋曰:「孙盛善理义。时中军将军殷浩擅名一时,能与剧谈相抗者,唯盛而已。」
  【笺疏】
  〔一〕「我当穿卿鼻」,郭子作「我当并卿控」。
  〔二〕嘉锡案:牛鼻乃为人所穿,马不穿鼻也。然穿鼻者常决鼻逃去,穿颊则莫能遁矣。此出郭子,见御览三百八十。
  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一〕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马寺中,〔二〕将冯太常共语,冯氏谱曰:「冯怀字祖思,长乐人。历太常、护国将军。」〔三〕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后遂用支理〔四〕。向子期、郭子玄逍遥义曰:「夫大鹏之上九万,尺`之起榆枋,小大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然物之芸芸,同资有待,得其所待,然后逍遥耳。唯圣人与物冥而循大变,为能无待而常通,岂独自通而已。又从有待者不失其所待;不失,则同于大通矣。」支氏逍遥论曰:「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庄生建言人道,而寄指鹏、`。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失适于体外;`以在近而笑远,有矜伐于心内。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物物而不物于物,则遥然不我得,玄感不为,不疾而速,则逍然靡不适。此所以为逍遥也。若夫有欲当其所足;足于所足,快然有似天真。犹饥者一饱,渴者一盈,岂忘A尝于糗粮,绝觞爵于醪醴哉?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此向、郭之注所未尽。〔五〕
  【校文】
  注「护国将军」「国」,景宋本及沈本俱作「军」。
  注「尺`」沈本作「斥`」。
  注「犹饥者」「饥」,景宋本作「饥」。
  【笺疏】
  〔一〕李慈铭云:「案可字误,通行删节本作共。」
  〔二〕程炎震云:「据高僧传遁传叙次,则此白马寺在余杭。」
  〔三〕李慈铭云:「案护国当是护军,或是辅国。晋有护军将军、辅国将军,无护国将军也。」
  〔四〕李慈铭云:「案太平广记卷八十七引高僧传:『遁尝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谈庄子逍遥,遁曰:「不然,夫桀、纣以残害为性,若适性为得者,彼亦逍遥矣。」为是退而注逍遥篇,群儒旧学,莫不叹服。』」嘉锡案:此出慧皎高僧传四支遁传云:「遁常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谈庄子逍遥篇,云:『各适性以为逍遥。』遁曰:『不然。』」云云。
  〔五〕嘉锡案:今郭象逍遥游注,惟无首二句,其余与此全同。但原系两段,分属篇题及「彼且恶乎待哉」之下耳。四库提要一百四十六以为孝标所引,今本无之者,非也。嘉锡又案:经典释文逍遥游篇音义引支遁凡五条:如坳堂,支遁云:「谓有坳垤形也。」抢,支遁云:「抢,突也。」「莽苍」,支遁云:「冢闲也。」朝菌,支遁云:「一名舜英,朝生暮落。」敖者,支云:「伺彼怠敖,谓承夫闲殆也。」皆篇中之注,与高僧传退而注逍遥篇之说合。然则支并详释名物训诂,如注经之体。不独作论标新立异而已。或者此论即在注中,如上引逍遥义,亦正是向、郭之注耳。
  殷中军浩也。尝至刘尹所清言。良久,殷理小屈,游辞不已,刘亦不复答。殷去后,乃云:「田舍儿,强学人作尔馨语。〔一〕」刘矗已见。
  【校文】
  注「浩也」沈本「浩」作大字,归正文,无「也」字。
  【笺疏】
  〔一〕文廷式纯常子枝语卷十曰:「俗语呼尔为你。按尔字本有你音。世说:『田舍儿,强学人作尔馨语!』晋书王衍传:『何物老妪,生宁馨儿。』尔馨即宁馨,盖读尔为你,故与宁字双声通转。」
  殷中军虽思虑通长,然于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苦汤池铁城,无可攻之势。神农书曰:「夫有石城七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者,不能自固也。」
  【校文】
  「苦」景宋本作「若」。
  支道林造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