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名誉,每一巨公,其子弟及门下士必记其行事,私相撰述。如《王文正公遗事》、《丁晋公谈录》、《杨文公谈录》、《韩忠献遗事》及《君臣相遇传》、《钱氏私志》、《李忠定靖康传信录》、《建炎进退志》、《时政记》之类,刊刻流布,而又有如朱子《名臣言行录》之类扬光助澜,是以宋世士大夫事迹传世者甚多,亦一朝风尚使然者也。

  ○宋时士大夫多不归本籍张齐贤由曹州徙洛阳,杨亿由浦城徙颍州,韩亿由真定徙雍丘,杜衍由会稽徙睢阳,范仲淹由苏州徙许州,范镇由蜀徙许,文彦博由汾徙洛,吕公著由寿徙洛,欧公由吉徙颍,二苏由眉徙颍及阳羡,司马温公由夏县徙洛,王文正由大名徙开封,周元公由道州徙九江,邵康节由范阳徙洛,朱韦斋由新安徙建安。前明如李东阳本茶陵人,致政后遂家于京师,杨一清云南人,家于镇江。

  ○宋人字名多用老字唐臣有薛廷老,又范传正字西老,此偶见也。宋人字名则好用老字。其以为名者,如胡唐老(靖康时御史)、王同老(王尧臣之子,见《富弼传》)、孟唐老(宋末人,与元兵战)、孟元老(作《东都旧事》者)、苏元老(苏辙族孙,见辙传)、王廷老(字伯弘叮见刘挚奏疏及《王古传》)、陈朝老(太学生,见何执中及蔡京传),赵学老(赵野之子,见野传),杜莘老(《宋史》有传)、王涣老(王回子。见《邹浩传》)、胡唐老(宿之曾孙)、刘唐老(见《任伯雨传》),高商老(见《黄干传》)、刘德老(见《李翼传》。以上俱见《宋史》);李商老(公择侄孙,见《东莱诗话》)、曹醇老(见《瓮牖闲评》)、俞冯老(见《萤雪杂说》)、郑唐老(见陆游诗)、李汉老(见《隐窟杂志》)。其以为字者尤多,如孙莘老(名觉)、刘莘老(名挚)、许菘老(名翰)、赵德老(名彦逾)、李延老(名寿朋)、吴敦老(名居厚)、钱醇老(名藻,乃明逸之从子)、彭岩老(名汝霖)、彭宜老(汝霖弟)、张宾老(名廉国)、吕安老(名祉)、胡茂老(名松年)、薛直老(名弼)、黄通老(名中)、程冬老(名松)、李汉老(名邴)、薛德老(名徵言)、张渭老(名妫,徐商老(名梦莘)、程惠老(名迪。以上俱见《宋史》);李商老(名彭。江西诗派人)、潘估希名大临,见苏诗)、吴才老(名或,有《韵书》传世)、俞秀老(名紫芝,见《石林诗话》)、俞清老(名子中,见《直方诗话》)、尹商老(名躬,见《独醒杂志》)、陆蒙老(名元光,见《庚溪诗话》)、钱正老(见胡程《苍梧集》)。其他如《夷坚志》所称吕辨老、张茂老、邹圆老、安行老、何国老、杨吉老,则未知其为名为字也。

  ○宋南渡世家多从行宋南渡时,凡世家之官于朝者多从行。如韩肖胄、胄,皆琦之曾孙也。王伦,旦之裔孙也。吕本中、祖谦、祖俭、祖泰,皆公著后也。常同,安民之子也。晏敦复,殊之后也。曹友闻,彬之后也。叶石林记:南渡后,诏随驾官员携眷属者,听于寺庙居住。

  ○南宋将帅之豪富唐中叶以后,为将帅者皆授节度使之职,征敛生杀,皆在其手,其富侈固宜。宋以文臣知府事,赋税有经,稍革方镇聚敛之弊矣。然南渡诸将帅之豪侈,又有度越前代者。观宋人《玉照新志》、《夷坚志》、《驾幸张府纪略》等书,可略见也。张俊岁收租六十四万斛,偶游后圃,见一老兵昼卧,询知其能贸易,即以百万付之。其人果往海外,大获而归。高宗尝驾幸其第,俊所进服玩珠玉锦锈皆值巨万,自宰相以下俱有赠遗。延及其孙粒园池声伎甲天下,每宴,十妓为一队,队各异其衣色,凡十易始罢。客去时,姬侍百馀人送客,烛花香雾,如游仙窟。而杨和王建第洪福桥,欲以西湖水环其居,奏于上。上令密速为之,恐外廷有言者,遂督濠兵连夕浚成。有故人自北来投者,杨遣人押就常州本府庄内,支一百贯与之,密遣人偕往代郡,为之置田千亩,谓之曰:“当今兵革不用,无可立功名,和王遣来代办生事耳。”其女适向子丰于湖州,以妾所生子秘为己子,报王,王即拨昆山良田千亩为粥米资。偶闲居郊行,遇相字者,杨以拄杖于地上一画,令相之。相者曰:“土上一画,乃王也。”杨喜,即判五百万,令诣司帑取钱。司帑靳之,谓杨曰:“王已开王社,何用复相?恐滋物议!”杨益喜,即以五百万与司帑者。韩忠武偶游湖上,遇李晦叔改秩来京,而失举牍,坐冷泉亭叹息。王询之,具以告,王乃问其姓名阶位,明日使吏填一举牒送之,乃助钱三百千。至王之子孙迁于苏者,买沧浪亭价百万,其他可知。是营财殖产,即贤者犹不免也。惟岳忠武之籍没也,仅金玉带数条及锁铠、兜鍪、铜弩、镔刀、弓剑、鞍辔、布绢三千匹、粟麦五千余斛、钱十馀万、书数千卷。孝宗时追复官爵,令给还原资,主者具当时没入之数,共九千缗。则忠武不特忠义过人,即其治家小节亦加人数等矣!陆放翁《入蜀记》:至金陵晤秦桧之孙侍郎伯和,访其家事,则谓家门衰替,岁入不过十馀万缗,渐忧生计窘迫。以十馀万之岁入,已谓家门衰替,则其前之豪富可知。此又权奸之瘠公以肥私,固不足责矣。尝记宋人野史,绍兴中有以功臣财产为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