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道光女尝汲此水炼丹,飞仙去,故世号玉女井。其东二十余步,即公之第宅也。公尝言,嘉讨兄翁屋,得废井,嫫鐾旰茫泉清且甘。按《图经》,即此为其玉女井也。其庇以四柱屋者,市人妄为之尔。公又言,治平中,公之伯氏之丧,其井辄浮泥而浊且苦,逾月复故。其后十五、六年,公又失长子,而占相者言,厅东南不利有此井。寻汲之,又复淤浊,遂命撤去石栏,以石版蔽之。今公殁十五年余矣,旧宅已为东邻茆氏所有,不知此井蔽覆如故,或复发握汲取也。
○中和乐职诗
今卒以《中和》、《乐职》诗为太守事用。仆考《王褒传》,神爵、五凤间,天下殷富,宣帝修武帝故事,作歌诗。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使王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选好事者歌之,宣帝曰:“此盛德之事,吾何足以当之?”《何武传》所载,大率亦然。此是监司颂朝廷之德化,何与太守事?今人颂太守治政,往往有中和、乐职之语,似不考当来之意。所谓《中和》、《乐职》、《宣布》诗者,三篇诗名耳。注谓中和者,言政教修平,得中和之道;乐职者,谓百官万姓乐得其常道;宣布,谓德化周洽,编于之海。岂郡守之所安哉?张曲江任洪州日,自有诗曰“乐职在中和”,此语益谬矣。王裒《四子讲德论》亦曰“所谓《中和》、《乐职》、《宣布》之诗,刺史见太上圣明,股肱竭力,德泽洪茂,黎庶和睦,天人并应,屡降瑞福,故作三篇之诗,以歌咏之也。”其意正如此,所以裒作《甘泉颂》,有曰“想圣主之优游,咏《中和》之诗,读太平之颂。”观此益知其事非郡守所当用者。
○二公言宫殿
诗人讽咏,自有主意,观者不可泥其区区之词。《闻见录》曰:乐天《长恨歌》“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岂有兴庆宫中夜不点烛,明皇自挑灯之理?《步里客谈》曰:陈无己《古墨行》谓“睿思殿里春将半,灯火阑残歌舞散。自书小字答边臣,万国风烟入长算。”“灯火阑残歌舞散”,乃村镇夜深景致,睿思殿不应如是。二说甚相类。仆谓二词正所以状宫中向夜萧索之意,非以形容盛丽之为,固虽天上非人间比,使言高烧画烛,贵则贵矣,岂复有此恨等意邪?观者味其情旨斯可矣。
○翱待退之之异
唐史谓李翱、皇甫游韩门,而刘贡父、石林、容斋亦皆谓韩门弟子。仆观退之固尝曰:“李翱从仆学文,颇有所得。”明知其师退之也。然翱《答退之书》曰“如兄颇亦好贤”,“如兄得志”,《祭退之文》曰“兄作汴州,我还自徐,始得交游,视我无能,待我以友”,又《与陆亻参书》曰“我友韩愈”,《荐所知于张徐州书》曰“昌黎韩愈”,是待退之以同辈,而不以师礼事之。翱又尝言曰:“行已莫若是贵。此闻之于师者也;迫之以利而审其邪正,此闻之于友者也。”又曰:“如师之于门人则名之,于朋友则字而不名。称之于师,虽朋友亦名之。”翱言如此,而称愈如彼,是不以师待愈益明矣。而皇甫称退之,动曰先生,又有以验翱、所以待退之之异也。
●卷六
○荆公读苏文
《冷斋夜话》载:王荆公居钟山,一日于客处得东坡《宝相藏记》,展诵于风檐之下,喜见须眉,曰:“子瞻,人中龙也。然有一字未稳。”客请愿闻之,公曰:“日胜日贫,不若日胜日负。”东坡闻之,拊掌大笑,以为知音。又潘子真《诗话》载:东坡作《表忠观碑》,荆公置坐隅,有客问曰:“相公亦喜斯人之作?”公曰:“斯绝似西汉。”坐客叹誉不已。公笑曰:“西汉谁文可拟?”坐客或比以司马相如、扬雄之流。公曰:“相如赋《子虚》、《大人》,洎《谕蜀文》、《封禅书》耳。雄所著《太玄》、《法言》以准《易》,未见其叙事典赡若此。直须与子长驰骋上下,如《楚汉以来诸侯王年表》。”苕溪渔隐以谓熙宁间介甫当国,力行新法,子瞻讥诮其非,形于文章者多矣,介甫能不芥蒂于胸次?想亦未必深喜其文章。今二者所笔,恐非其实。仆谓二公皆一时伟人,其所不相能者,特立朝议论间耳。然其文章妙处,各自心服,何尝以平日议论不相能之故,并以其所长者忌之?苟如是,何以为二公?渔隐以市井常态测二公,过矣!此如颜师古谓萧望之忌韩延寿之能出己之上之说一同。
○作字
蔡宽夫《诗话》曰:诗人用事,有乘语意到,辄从其方言为之者,亦自一体,但不可为常耳。吴人以作为佐音,退之诗“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乃用佐音。不知当时所呼通尔,或是戏语也。仆按《广韵》,作字有三音:一则洛切,二臧路切,三则逻切。退之诗韵正叶则逻切,音佐耳。又《后汉?廉范传》云:“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昔无襦,今五裤。”此作字,臧路切,音措耳。又苕溪渔隐引老杜“主人送客何所作”,以谓此语已先于退之用矣。仆谓何止老杜,与杜同时,如岑参诗“归梦秋能作,乡书醉懒题。”在杜之先,如《安东平》古调“微物虽轻,拙手所作。余有三丈,为郎别厝。”此类甚多。在退之之前,不但杜用此语也,古词所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