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入太庙,西面而立,将军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其首,授其柄,曰:从是以上至天者,将军制之。乃复操柄授与刃,曰:从是以下至渊者,将军制之。将既受命,拜而报曰:臣闻国不可从外理,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釜钺之威,臣不敢还诸。乃辞而行,凿凶门而出。故《司马法》曰:进退唯时,无曰寡人。《孙子》曰: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古语曰:阃以内,寡人制之;阃以外,将军制之。《汉书》曰:唯闻将军之命,不闻天子之诏。故知合军聚众,在於阃外,受推毂之寄,当秉旄之重,无天於上,无地於下,无敌於前,无君於後,乃可成大业矣。故曰: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之谓也。

  练士第二

  夫王者帅师,必简练英雄,知士高下,因能授职,各取所长,为其股肱羽翼,以成威神,然後万事毕矣。

  腹心一人;谋士五人,天文三人,地形三人,兵法九人,通粮四人,奋威四人;鼓旗三人,股肱四人,通材三人,权士三人,耳目七人,爪牙五人,羽翼四人,游士八人,术士二人,法算二人,方士二人。

  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有勃气壮勇暴强者,聚为一卒。有学於奇正,长剑雕弧、接武齐列者,聚为一卒。有破格舒钩、强梁多力,能溃破金鼓、绝灭旌旗者,聚为一卒。有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有故王臣失势、欲复见其功者,聚为一卒。有死罪之人、昆弟为其将报仇者,聚为一迕。有贫穷忿怒、将快其志者,聚为一卒。有故赘婿入虏、欲昭迹提名者,聚为一卒。有辩言巧辞、善毁誉者,聚为一卒。有故胥靡免罪之人、欲逃其耻者,聚为一卒。有材伎过人、能负重行数百里者,聚为一卒。

  夫卒强将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兵无选锋曰北,必然之数矣。故曰:兵众孰强?士卒孰练?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不可忽也。

  结营第三

  太公曰:出军征战,安营置阵,以六为法。将军自取九天之上,竟一旬,复徙开牙门;常背建向破,不饮死水,不居死地,不居地柱,不取地狱,无休天灶,无当龙首。故曰:凡结营安阵,将军居青龙,军鼓居逢星,士卒居明堂,伏兵於太阴,军门居天门,小将居地户,斩断居天狱,治罪居天庭,军粮居天牢,军器居天藏。此谓法天结营,物莫能害者也。

  道德第四

  夫兵不可出者三:不和於国,不可以出军;不和於军,不可以出阵;不和於阵,不可以出战。故孙子曰:一曰道。道者,令人与上同意者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人不畏危。黄石公曰: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冬不服裘,夏不操扇,是谓礼将。与之安,与之危,故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接之以礼,励之以辞,则士死之。是以含蓼问疾,越王霸於诸侯;吮疽恤士,吴起凌於腋国。阳门恸哭,胜三晋之兵;单醪投河,感一军之士。勇者为之斗,智者为之忧,视死若归,计不旋踵者,以其恩养素畜、策谋和同也。故曰:畜恩不倦,以一取万。语曰:积恩不已,天下可使。此道德之略也。

  禁令第五

  孙子曰:卒未专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专亲而罚不行,则不可用矣。故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居死地。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知理,譬若骄子,不可用也。经曰:兵以赏为表,以罚为里。又曰: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故武侯之军禁有七:一曰轻,二曰慢,三曰盗,四曰欺,五曰背,六曰乱,七曰误。此治军之禁也。若期会不到,闻鼓不行,乘宽自留,回避务止,初近而後远,唤名而不应,军甲不具,兵器不备,此谓轻军。受令不传,传之不审,以惑吏士,金鼓不闻,旌旗不睹,此谓慢军。食不廪粮,军不部兵,赋赐不均,阿私所亲,取非其物,借贷不还,夺人头首,以获功名,此谓盗军。若变易姓名,衣服不鲜,金鼓不具,兵刃不磨,器仗不坚,矢不著羽,弓弩无弦,主者吏士、法令不从,此谓欺军。闻鼓不行,叩金不止,按旗不伏,举旗不起,指麾不随,避前在後,纵发乱行,折兵弩之势,尥瞬欢罚或左或右,扶伤克溃因⒐榛梗此谓背军。出军行将,士卒争先,纷纷扰扰,军骑相连,咽塞道路,後不得前,呼唤喧讠华,无所听闻,失行乱次,兵刃中伤,长将不理,上下纵横,此谓乱军。屯营所止,问其乡里,亲近相随,共食相保;呼召不得,越入他位,干误次第,不可呵止;度营出入,不由门户,不自启白;奸邪所起,知者不告,罪同一等;合人饮食,阿私所受;大言惊语,疑惑吏士,此谓误军。斩断之後,万事乃理。所以乡人盗笠,吕蒙先涕而後斩;马逸犯麦,曹公割涠自刑。故太公曰:刑上极,赏下通。孙子曰:法令孰行?赏罚执明?吾以此知胜此之谓也。

  教战第六

  孔子曰:不教人战,是谓弃之。故知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前击後解,与金鼓之指相失,百不当一,此弃之者也。故领三军故教之战者,必有金鼓约令,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