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
  〔李筌曰:盈,平也。敌先守隘,我去之。赵不守井陉之口,韩信下之;陈g不守漳水,高祖下之是也。〕
  险形曰: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勿从也,引而去之。
  〔李筌曰:若险阻之地,不可后于人。〕
  远形曰: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
  〔李筌曰:力敌而挑,则利未可知也。〕
  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李筌曰:此地形之势也。将不知者以败。〕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所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
  〔李筌曰:不量力也。若得形便之地,用奇伏之计,则可矣。〕
  卒强吏弱,曰弛。
  吏强卒弱,曰陷。
  〔李筌曰:陷,败也。卒弱不一,则难以为战,是以强陷也。〕
  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
  〔李筌曰:将为敌所怒,不料强弱,驱士卒如命者,必崩坏。〕
  将弱不严,教导不明;吏卒无常,阵兵纵横,曰乱。
  〔李筌曰:将或有一于此,乱之道也。〕
  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李筌曰:军败曰北,不料敌也。〕
  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i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
  〔李筌曰:得战胜之道,必可战也;失战胜之道,必无战可也。立主人者,发其行也。〕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李筌曰:进退皆保人,非为身也。〕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居死地。
  〔李筌曰:若抚之如此,得其死力也。故楚子一言,三军之士皆如挟纩也。〕
  爱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譬如骄子,不可用也。
  〔李筌曰:虽厚爱人,不令如骄子者,有勃逆之心,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
  〔李筌曰:胜之半者,未可知也。〕
  故知兵者,动而不困,举而不穷。故兵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李筌曰:人事、天时、地利三者同知,则百战百胜。〕
  〈九地篇〉
  〔李筌曰:胜效之地有九,故次〈地形〉之下。〕
  孙子曰:
  地形者,兵之助。故用兵: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覆地,有围地,有死地。
  诸侯战其地者,为散。
  〔李筌曰:卒恃土,怀妻子,急则散,是为散地利也。〕
  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
  〔李筌曰:轻于退也。〕
  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
  〔李筌曰:此i喉守险地,先居者胜,是为争地。〕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
  诸侯之地三属,
  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
  〔李筌曰:对敌之旁,有一国为之属,先往而通之,得其众也。〕
  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
  〔李筌曰:坚志也。白起攻楚,乐毅伐齐,皆为重地。〕
  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覆。
  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众者,为围。
  〔李筌曰:举动难也。〕
  疾则存,不疾则亡者,为死。
  〔李筌曰:阻山背水食尽,利速不利缓也。〕
  是故,散地则无战,
  〔李筌曰:恐走散地。〕
  轻地则无止,
  〔李筌曰:恐逃。〕
  争地则无攻,
  〔李筌曰:敌先居地险,不可攻。〕
  交地则无绝,
  〔李筌曰:不可绝间也。〕
  衢地则合交,
  〔李筌曰:结行也。〕
  重地则掠,
  〔李筌曰:深入敌境,不可非义失人心也。汉高祖入秦,无犯妇女,无取宝货,得人心如此。筌以掠字为无掠字。〕
  覆地则行,
  〔李筌曰:不可为沟隍,宜急去之。〕
  围地则谋,
  〔李筌曰:智者不困。〕
  死地则战。
  〔李筌曰:殊死战,不求生矣。〕
  所谓古善战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待,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李筌曰:设变以疑之。救左则击其右,惶乱不暇计。〕
  合乎利而用,不合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