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征,而为朱雀。于太公名为鸟云阵,孙子为牡阵,吴起为锐阵,武侯则谓之鸟翔阵。其名鸟翔者,取其轻锐如鸟之飞翔也。法曰:举朱旗,闻四鼓音,右部前曲出在后部前,左部前曲出在前部前,相去二十步,左右官各前进二十步为嘴。中部前曲左右队前次之,校尉、司马部后居地如法。后高前下,利鸟翔阵,鸟翔利溃也。
 
 握机阵法
  握机者,昔太公三才之地阵也。于卦属坤宫。则孙子之车轮阵,吴起之衡阵,武侯之握机阵。以其进止机巧为名。法曰:举熊旗,闻六鼓音,则以左部前曲后队左右官各右移,后曲前队左右官各左移,出二十步。其右部亦如之。相近如鼓翼状。而校尉、司马部后居地如法。地势平易利握机阵,握机以利进耳。
 
 虎翼阵法
  昔太公三才人阵,今罘D阵也。一曰飞龙阵。卦属巽宫。则孙子之罘D阵,吴起之八卦阵,武侯之虎翼阵,以游骑于两傍而舒翼也。或名鱼丽阵,又曰鱼贯阵。《左传》曰:「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郑公,为鱼丽之阵。」即此也。法曰:举i旗,闻七鼓音,左右部前曲左右官居前横列,后曲居后,亦如之。中部及前后部曲等,布地如法。斥泽利虎翼阵,虎翼利救援耳。
 
 衡阵法
  昔太公三才之天阵,于卦属干宫。则孙子之雁行阵,吴起之鹅鹳阵,武侯之衡阵。取其连接如秤衡故名。《左传》曰:「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是也。法曰:举雕旗,闻八鼓音,以中部前曲进前,出为首。其后曲次之,与前部前曲、后部前曲并出前。前部后曲左斜,官曲相随;后部后曲右斜,官曲相随。右部却次后部后曲,皆右斜,亦官曲相随;左部却次前部后曲,皆左斜,亦官曲相随。校尉、司马部后居地如法。城丘之所利于衡阵,衡阵利绕也。
 
 方营图法
  法曰:诸军逢平原广泽,无险可恃,即作方营。兵既有二万人,已分为七军。中军四千人,左、右四军各二千六百人。虞侯两军各二千八百人。左、右军及左、右虞侯军别三营,六军分为十八营,中军作一大营。如其不在贼境,田土宽平,每营中间使容一营。如地狭则不得使容一营地。中军在中央,六军总管在四畔,象六出之花军。出入右虞侯引其前营,在中央右厢向南,左军虞侯押后,在中央后左厢近北结角。两军虞侯相当状同明。若左虞侯在前即右虞侯在后。诸军并却转其左右两厢,营在四面。各听令依本营卓幕,得相统摄,缓急须相救援。若欲得放马其外,营幕即狭长布列,务取其营内宽广,不使街巷狭窄,营外仍置拓队效此法。
 
 偃月营篇
  书曰:偃月营形,象背山冈,面陂泽,轮逐山势,随势置形。地形下狭之所,不宜置营。
  按:偃月营,以四分幕。一万人以六千人守地九千六百尺,积得一千六百步,积步四里余一百六步为营。轮四千人守地六千四百尺,积尺得一千六百步余四尺,积步得二里余三百四十六步四尺,为弦。弦置三门,每门相去三百五十五步一尺五寸五分。营内有地十八项八十亩余五十八步四尺。右置上弦门,中置偃月门,左置下弦门。置偃月中营,以二千五百人守地四千尺,积尺得六百六十步余四尺,积步得一里三百步余四尺。每幕加地四尺五寸四分。每幕中两厢上马十二匹,大小如常。马俱鞍,土俱甲,左右上下以习射骑之方焉。
 
 偃月营法
  凡地带半险,须作月营。其营军列面平背险,两翅向险,如月初生。每营相去疏密及安置队伍准前法。其门则临时计之。至若兵马多少,幕次所设,此大约也。如有警急,畜牧并于营后安置。
  一说安营法与圆阵相侔。每一大营有四十子营。营各四十幕为一部。其一子营皆空,其内八关,关三径,十三旗,十六鼓。左矛右戟,前J后弩,旗鼓中央大将之所。余法准上同。
 
 裴绪营法
  凡大小军营,拟于城郭营室,必须牢固,不可得而犯乱也。其古法多依九宫、六甲、太乙、天门、地户之法,皆为疑惑,不便于事。今则但取山川地形,利便水草,随其险易为之御。平地则方列,临水则圆围,山路则盘回,川流则屈曲。务于适时便用耳。法曰:凡下营,非贼境,地土宽平,即布大方阵。营内有一十七小营,中间相去使容一营。如有贼境,即须窄狭不得使容一营。其营四角编入,仿佛使圆,圆则易守。其一十七小营,计一万七千人,古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今加四千五百人为奇、伏、扬、备,则军中之手足以应时用。其非正门不得辄出入,犯者论如军律。
 
 诸家军营九说
  凡安营部分之法已载前说。其周营须设界限,立藩蔽,以捍外寇。旧法有九种,大约军不久驻,则为立枪营、栊枪、车营、拒马之类。若兵久驻,则用柴营、掘壕城营、木栅之类。符彦卿曰:在贼境,宿用枪营,行用方阵,惟大将度宜而处之。令御军者皆可约此为制也。
 
 立枪营法
  凡军不久驻,可立枪为营,枪头间架令均。黄昏擂鼓,各着下枪,鼓声绝,刺枪讫。兵士更不得出白绳,断烟火。营外置约铺,其则更着一人伏听。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