疎因親。體從因發。前既心發上品。故知今體即大乘。故涅槃中白四所受持。息世譏嫌。與性重無別。即同此意。
  若爾。經論所說菩薩戒。心性為體。此則善種。何言體同。
  答。彼經論中自分二體。一當體體。即是戒體。與今善種不殊。二所依體。如上所引。心性是也。然則心性但是戒體所依。實非戒體。故今不立也。
  問。體若同者。持犯立懺諸餘行相。如何分別。
  答。體雖約圓。行必依受。既受從當教。故行相無差。如疏云。出家菩薩形位同諸聲聞。又。釋迦佛無菩薩僧。諸大菩薩入聲聞僧。依夏次第。即其意也。
  若爾。持犯既依教限。出體何必約圓。
  答。體既多途。故須圓會。律儀不異。故得就宗。又。依教奉持。則受隨相應。約圓開解。使域心於處。既開顯大解。依小律儀即成大行。豈須棄捨。方曰大乎。故疏云。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等。深有意旨。不能繁述。
  問。此與天台圓教。為同為異。
  答。理同說異。何名理同。以下疏中。引法華文。用法華意。立此圓體。但彼教統攝。此局一事。將此入彼。即彼玅行之中戒聖行也。何名說異。今此為明戒體。直取佛意。融前二宗。自得此談。非謂取彼。但名相濫。是故異也。四立圓教本意者。多.成談體。并諸論師。各據教限。互計不同。考實求深。終非了義。然大聖示迹。專為一事。出家所懷。唯脩出離。若不了斯戒體。縱令持護瑩若明珠。不免輪迴。還沒生死。事既深大。是以吾祖大師。推佛本懷。窮出家意。跨入大乘位。立此圓教。直顯實體。極接時機。欲使懷道者。識知本體。發起大行。不論凡小。徑蹈大途。大慈深祕。於茲見矣。故下疏中。廣有勉勵。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三聚戒。展轉修顯。果獲三佛等。又云。今識前緣。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矣。又云。何得不思。致虧發足。廣如下說。上來括下大要。序冠于首。俾智者觀序。則文無壅滯矣。存道同志。深須留意。誠謂出世要術。修行徑道。平生大事。此何自輕。自非吾祖聖智。誰能顯彰。而況祖師舉唱之後。漸流于今。滅絕斯致。故使學戒律者。罔然無所適。甚可悲痛。是則隳摧昔妄。重揚聖言。實用益於後來。匪規名於當世。知吾祖之道者。或一二人。則其心有所寄也。深願勇志研精。同謀荷贊。極深聖意。勿妄宣傳。
  戒體章(終)

  持犯體章

  將說所持犯體。大分為二。初敘昔傳。次伸格義。所以然者。南山云。若不敘昔非。則不敘後說。理固然也。就初分三。一增輝二教。二後悟無作。三會正萬境。初中又二。一因破體狀兩分。二正論所持犯體。且初.增輝云。能持犯以心為體。身口是狀。所持犯以制聽二教為體。事法是狀。是則體狀各別。名義乖矣。夫體者。物本之通名。狀者。即體之相貌。非狀無以彰其體。是故體狀兩標。名相雙顯。所顯之物。本實無異。即體是狀。即狀是體。譬如人身。四肢為體。雖知其名。不委四肢相狀如何。故知必應以兩肱.兩股。骨.血.皮.肉是其相狀。是知體狀是一。不可離也。要而言之。謂此中所明持犯體之相狀。何必攻異。輙自區分。頗乖聖意。不足依也。
  問。縱分體狀。理有何失。
  答。有二失也。一暗文。二迷義。何謂暗文。如鈔文云。身口是具。又云。所對事法。何甞有言。此謂體狀。又戒疏中言。體則不言狀。言狀則不言體。既文互舉。則知體狀不殊。此暗文也。云何迷義。且如彼云。小乘單心。不犯罪也。然則律雖不制單心。而不形身口。結遠方便。大鈔則身口業思。戒疏則重緣向念。若言能持犯以心為體。身口是狀者。則遠方便罪。體犯而狀非犯矣。以非身口故。又懺吉羅。故犯對首。悞犯責心。若言以心為體。身口是狀者。則悞犯吉羅。狀犯而體非犯矣。以非心故。是知體狀互闕。持犯義乖。此迷義也。近世學流。相沿未省。都無悛革。封懷守株。何可窮也。二正論所持犯體者。增輝云。若不約教。持犯難明。故以心為能。以教為所。
  又自問曰。凡言所持犯境。一切皆是以受時起心徧於法界。受後森然萬境。何事非持。今約二教為體。豈非局狹。
  答。對境雖多。不離二教。攝之皆盡。以行人隨中所對之境。不簡情與非情.善惡事法。若非制作制止境。即是聽作聽止境。是知持犯不能自分。約其制聽。方知分齊。二教既收萬境。故以制聽二教為體也(文竟)今詳上義。因而誤解。亦有所由。以見鈔云。所持犯體。對制.聽二教以明。而不知此標能攝之教。失究以明二字。故有斯立。今破云。且能所二字。乃詮顯文義。區分彼此。使其易明故也。若云。萬境雖多。不離二教。攝之皆盡。是則境為所攝。教為能攝。明知二教全乖所義。如何立為所持犯體邪。或曰。持心對教。以分能所。借令此說。且二教所詮。通該心想。如諸戒末。並明境想。想即是心。如一殺戒。心亦多種。或想差.心闕.疑心.息心等。並教所明。又如掘.壞等戒。故心明犯。制教所攝。悞開不犯。聽教所攝。二教既攝。持犯之心。則可以制.聽二教。為所持犯體邪。如上所責。略知非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