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意者。以誡承順之命也。
  二補儀
  附 乃至大事。或遊方。或聽講。或入眾。或守山。或興緣事。皆當白師。不得自用。
  大事者。非些小事也。遊方。謂參訪知識。要指實高明。聽講。謂聽說聖教。要解行相應。入眾。謂入大僧眾中。要知威儀禮節。守山。謂守護山林。竹木花菓等。不可擅動也。興緣。謂興建寺院裝塑等。要知因果分明。如上所言。施行等事。不得自用己情。故曰皆當白師也。然遊方原非沙彌之事。沙彌只宜習學律儀。適或逢緣。故例於此。
  參方第二十三(凡五事○分二)初正儀
  遠行要假良朋○古人心地未通。不遠千里求師。
  參方者。謂參禮諸方善知識也。欲為人上之人。必須向大鑪韛中。千磨百煉。淘汰一番。方能出人頭地也古云。欲向千人頭上過。先從萬人足下行△良朋。者。善友也。謂人品端正。言行可法。故稱為良。禮記云。同類曰朋。同志曰友。順正論云。善友者。能為眾行之本。故溈山云。遠行要假良朋。數數清於耳目。所謂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也。以友輔仁。品藻人物。故良朋有互相切磋之功。琢成法器之用。如渡大海。帆柁相須。歡豫經云。賢友者。是萬福之基。現世免王之牢獄。死則杜三途之門戶。升天得道。皆賢友之助也。故捨緣銘云。邪師惡友。畏若狼虎。善導良朋。親如火母。成範云。擇友如雲巖。道悟。雪峰。巖頭等。方為真正良朋矣。心地觀經云。一切菩薩修聖道。四種法要應當知。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惟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十方一切大聖主。修是四法證菩提。因果經云。朋友有三要法。一。見有失。輒相曉諫。二。見好事。深生隨喜。三。在苦厄。不相棄捨。以是義故。遠行要假良朋也△古人者。上古有德之人也。謂古德心地未明。訪尋知識。不以千里為遠。柢要求其具正眼者。即便往之。如雪峰禪師。三登投子。九上洞山是也。成範云。夫為法求師。不無審別。若未的見深識。慎不可逐人風聲。而輒擬重輕親疎也。
  二補儀(分二)初為法忘情
  附 年幼戒淺。未許遠行。如行。不得與不良之輩同行○須為尋師訪道。決擇生死。不宜觀山玩水。惟圖遊歷廣遠誇示於人。
  年幼。謂血氣未定。戒淺。則恐無志力。所以未許遠行。然有不得不行之勢。必擇良友為伴也。不良者。不修戒行之輩。即惡友也。惟恐漸染其氣。故當謝絕也。溈山云。狎習惡者。長惡知見。曉夕造惡。即日交報。沒後沉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法苑云。華氏國王。有白象能滅怨敵。若人犯罪。令象踏殺。時象廐火焚。移象近寺。聞僧誦法句經偈云。為善生天。為惡入淵。心便柔和。起慈悲心。後付罪人。但以鼻[(鼻-丌+廾)*臭]舌舐而去。王見斯已。召諸大臣。臣曰。此象近寺。聞法故爾。移近屠肆。則其殘害更增。後果其言。當知一切眾生。志性無定。畜生尚爾。何況人乎。是故智者宜應覺知。見惡須棄。春秋正義云。譬如薰是香草。蕕是臭草。薰蕕等。分。使之相扣。雖積十年尚猶有臭氣。香氣盡而臭氣存。言善不能止惡。而惡能消善也△尋師訪道者。欲求無上菩提。非知識莫能開導。故須尋師訪道也。生死長途。迷悟由己。故自當決擇也。觀山玩水。何益身心。誇示廣遠。奚增道味。若為生死之人。又何暇於斯乎。
  二入門方法
  所到之處。歇放行李。不得徑入殿堂。一人看行李。一人先進問訊。取常住進止方可安頓行李入內。
  行李。或作行理。通用。或云裝包。即行囊也。人若遠行。必有之耳。以諸方所制不同。規矩各異。禮無一定。事須見機。故云。取其常住進止。方可以頓行李。入內。古云。未晚先投宿。入林聽暮鐘。到門須辨主。問訊必從容。隨地可敷草。何天非轉蓬屋梁今夜月。聊以慰疎慵。
  衣鉢名相第二十四(凡九事○分三)初衣名相(分三)初五
  衣(分二)初相用
  五條衣。梵語安陀會。此云中宿衣。亦云下衣。亦云雜作衣。凡寺中執勞服役。路途出入往還。當著此衣。
  衣者。依也。謂依此以蔽寒暑也。衣犍度云。佛見諸比丘在路行。多擔衣物。作是念言。可為諸比丘制衣多少。不得過畜。時佛初夜在露地坐。著一衣。至中夜覺寒。即著第二衣。至後夜復覺寒。即著第三衣。便安隱住。佛告諸比丘。聽諸弟子。受持三衣。不得過畜。智論釋云。白衣求樂。故畜種種衣。外道苦行。故裸形無恥。是故佛弟子。捨二邊。處中道。少欲知足。但畜三衣也。五條者。衣之相也。僧祇律云。佛在王舍城。帝釋石窟前經行。見稻田蛙畔分明。語阿難曰。過去諸佛。衣相如是。從今依此。制作三衣。過去諸佛弟子。著如是衣。未來諸佛弟子。亦著是衣。如我今日。以刀割截。成沙門衣。不為怨賊所劫。此是解脫服。福田之衣。四分律云。三世如來。並著此衣。若有眾生。起一惡心。向三世諸佛。辟支。羅漢。及著染衣人。獲罪無量。所以者何。壞色之衣。是賢聖之標式故。若能發心。敬染衣人。獲福無量△中宿者。謂近身住故。下衣者。謂在七衣之下故。雜作衣者。謂凡作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