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黃紫綠。及與白等。乃至小領鑲鞋。皆是俗飾。非釋子所宜。出家人壞色為衣。以別緇素。故梵網經云。皆使壞色。與道相應也△不得不淨手搭衣者。謂衣是如來淨服。敬衣即敬如來也。凡取鞋襪下衣。及一切不淨物等。皆當淨手△凡上殿。須束縛褲襪者。謂大殿乃聖賢雲集之處。當整肅而登。束縛者。恐下身有垢物遺於地故。凡有佛菩薩所。皆應束縛。若放意自便。則無敬畏之心也。然西域有裙無褲。故裙翻為內衣。今文出者。乃順此土之儀也。阿含經云。一比丘不扎下衣。陰毛落地。護法神捧送四十里外。可不慎歟。
  三思益
  不得閒走○不得多言○不得坐視大眾勞務。避懶偷安。
  不得閒走者。恐妨禪誦故。古人輕尺璧。貴寸陰。出家人受了檀越供養。應當努力為道。時刻不可放過。豈可虗延歲月耶。佛法如大海。多學一分。有一分受用。況沙彌尚在初機。道業未辦。歲月如流。那有工夫閒走也。古德云。閒時不至落空。忙時不至逐物。方見作用△不得多言者。恐防失誤故。古云。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古人之辭寡。今人之辭多也△不得坐視大眾勞務。避懶偷安者。經云。眾僧事務。當盡力為之。所以諸佛菩薩。從行門中出。然所食既均。而所務亦均。庶不負百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誡。也。若坐視則無慚。避懶則無福。揚岐云。上下偷安。為法門大患。
  四知因
  不得私取招提竹木。花果蔬菜。一切飲食。及一切器物等。
  招提。此云四方僧物。即常住物也。一切。顯非一種。謂一竹一木。一花一果。及蔬菜飲食器皿等。皆是大眾物也。私取。即犯盜罪。若有所欲取。當白知事人。昔僧照禪師。苦行禪定第一。行法華三昧。感觀音大士為說法要。得無礙辯才。又見普賢大士。乘白象來。放光證明。曾用眾僧鹽一撮。作齋飲。以用無幾。不以為意。後行方等懺法。忽見相起。計三年增長至數十斛乃急賣衣買鹽償眾。其相方滅。又煬帝二年。僧道明亡。同房僧玄緒。暮行野間。忽見寺。往投之。遇道明不異平日見眾僧粥皆作血色。舉體火然。緒懼問之。明曰。此是地獄。吾為取僧柴一束煑染色。忘不賠償。當一年然足受罪。褰衣見膝下並焦黑。因曰。公幸為我買柴百束。賠還常住。并寫法華經一部。可得免苦。緒許之。歸寺依言為辦。重往尋寺。寂無所見。智者聞之。孰不毛竪。
  五慎禁
  不得談說朝廷公府政事得失。及白衣家長短好惡○凡自稱當舉二字法名。不得云我。及小僧。
  紀綱法度曰政。動作日用曰事。俗人喜著白衣。故曰白衣。然王臣政事。是國家之正法。長短好惡。乃俗人之是非。言之皆亂道心。亦招禍愆。故不得也。然張口如弓。發言如箭。忽然虎口遭傷。始見峯頭太露。當知牆壁有耳。法令無親。故經云。不得論說國家政事。評量優劣。出軍行師。攻伐勝負也△凡自稱等句者。前是聞。呼答應。此乃自稱其名。謂身為法王之子。名續祖家宗派。故曰法名。稱法名者。是為釋子。非俗士也。如稱我者。無乃太慢。若云小僧。無乃太卑然僧是佛祖慧命。人天福田。何其小耶。縱對王侯。亦稱法名為是。齊沙門僧鐘。見武帝稱貧道。帝曰。稱名亦無嫌。帝問王儉曰。先輩沙門。對帝何稱。正殿還坐否。儉對曰。漢魏佛法未興。不見紀傳。自後稍盛。皆稱貧道。亦聞預坐。自唐肅宗勅。僧尼朝會。毋得稱臣。故不言臣也。言貧道者。謂三乘聖人所證之道。我于此道寡少。故曰貧道也。
  六守法
  不得因小事爭執。若大事難忍者。亦須心平氣和。以理論辯。不可則辭而去。動氣發麤。即非好僧也。
  僧居六和。忍辱第一。設有參差。權且寬耐。日久自明。故是非以不辯為解脫。葢天之道。以不爭為善勝也。永嘉云。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空徒自疲。我聞却。似飲甘露。銷鎔頓入不思議。若以小事而便執定爭論者。則小事亦成大矣。若大事能忍者。則大事便為小矣。言大事者。不過被人誣謗也。然忍之一字。說便容易。行之實難。須是有大力量。方能降伏其心。若力量稍弱。則便被他飄入羅剎鬼國也。心平氣和者。雪堂曰。氣勝志。名為小人。志勝氣名為端人。志與氣齊。名為得道聖賢。凡人剛狠。不受規諫。氣使然也。端正之士。雖使為不善。寧死不二。志使然也。故須平和。筆飡云。昔有與人相爭者。怒甚。奔訴王陽明先生。王曰。且去。待汝心平氣和。有好話與你說。其人即去。涵養數日。復叩曰。吾心平氣和。願聞好話。王曰。心平氣和。便是好話也。其人謝去。以理論辨者。謂彼此心平。則可理論也。故經云。慎無慍訟。當推直于人。引曲向己。見有諍者。兩說和合。若不依者。方便避之連城之璧。不與瓦礫觸也。若不依僧論。觸惱大眾而去者。故曰。動氣發麤。即非好僧也。清規云。有理無理。並皆出院。何也。葢僧當忍辱。若執有理而爭者。即是無明。故同擯之。息諍于未萌也。大律云。不忍辱人。有五種過。一。兇惡增長。二。事後悔恨。三。多人不愛。四。惡聲流布。五。死墮惡道。
  隨眾食第五(二十五事○分二)初正儀(分七)
  初供施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