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師指揮縱有條陳。聽固欣然。不聽無。憾。而事師之道至矣。
  乃至大事。或遊方。或聽講或入眾。或守山。或興緣事。皆當白師。不得自用。
  【箋】古人遊方參請。訪道住山不可枚舉。略言如。石頭之依青原。臨濟之參大愚。法常寄跡梅尉之鄉。大梅印可即心之旨。莫不取法古人遵依師命。豈謂今之後生者纔經薙染。便輕毀前哲。恣意妄行。不依師教。不擇師學。去古遠矣。悲夫。

  參方第二十五

  【箋】阿含經。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竪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
  林間錄。黃龍南曰。予昔同文悅遊湖南。見衲子擔籠行脚者。悅驚異蹙額。已而呵曰。自家閨閣中物。不肯放下。反累及他人擔劵。無乃太勞乎。
  五燈。僧新到睦州。方禮拜。州喝曰。闇黎因甚偷常住菓子喫。曰。學人纔到。為甚麼道偷菓子。州云。賍物現在。
  ◎高庵曰。先師常言。行脚出關。所至小院。多有不如意事。因思法眼參地藏。明教見神鼎。便不覺有煩惱也。
  ◎金陵清凉院。文益。常與悟空修山主行脚。至□州湖外。值天雨忽作。溪流瀑漲。兼雪阻地藏院。附爐次。深曰。上座何往。師曰。迤邐行脚。曰。行脚事作麼生。師曰。不知。曰。不知最親切。師豁然大悟。遂嗣其法。後創法眼宗。石樹拈曰。既道不知。又豁然個甚麼。頌曰。不知最親切。親切却不知。不知親切處。無知無不知。
  ◎長慶上堂。撞著道伴交肩過。一生參學事畢。
  遠行要假良朋。
  【箋】溈山警策。遠行要假良朋。數數清於耳目。住止必須擇伴。時時聞於未聞。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
  普書衛玠傳。與玠同遊。烱若明珠之在側。朗然照人 良朋者。人品端方。言行事事可法。故日夕相對。儼然如石師畏友之導我前矣。
  古人心地未通。不遠千里求師。
  【箋】古人心地未通。誠哉帶得求字。便脚頭具眼。若求之不誠。雖千里奚為。
  附 年少戒淺。未許遠行。如行。不得與不良之輩同行。
  【箋】少年血氣方剛。戒淺全無定力。所以未許遠行。然有不得不行之勢。必擇良友為伴。不良者。不修戒行之輩也。惟恐漸染其氣。故當謝絕。
  大正句王經。譬如有豬。名大腹。引羣豬入深山大野。忽逢獅子。獅子見豬。乃曰。我是獸王。汝速避路。大腹言。令我避路。事當不可。要鬥者。且待披甲。必不相違。獅子言。汝何上族。敢索我相鬥。時大腹往穢坑中。徧塗其身。還來獅前請鬥。獅曰。我是眾獸中王。常噉麞鹿等獸而為食。劣弱者。尚棄不食。況汝不淨污穢之身。若與汝鬥。則染污我身。獅子復為大腹說偈曰。汝本不淨身。今復加臭穢。汝意求鬥者。我即墮於汝。王之所見。猶如豬與獅子鬥。我如獅子。先墮於汝。
  珠林。華氏國王。有白象。能滅怨敵。若人犯罪。令象踏殺。時象廐火焚。移象近寺。聞僧誦法句經。偈云。為善生天。為惡入淵。心便柔和起慈悲心。後付罪人。但以鼻齅。舌舐而去。王見斯已。召諸大臣。臣白。此象近寺聞法。故爾。移近屠肆。則其殘害更增。當知一切眾生。志性無定。畜生尚爾。是故智者。宜應覺知。見惡須棄。
  春秋正義。譬如薰是香草。蕕是臭草。薰蕕等分。使之相和。雖積十年。尚猶有臭氣。香氣盡而臭氣存。言善不能止惡。而惡能消善也。
  須為尋師訪道。決擇生死。不宜觀山玩水。惟圖遊歷廣遠誇示於人。
  【箋】大事未明。十二時中。如欠人重債相似。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忽然打破關頭。瞠開隻眼。山依舊是山。水依舊是水。究竟前頭看的不是。未必不是。後頭看的是。未必是。有輩遊州縣。翫山水。一生被境所轉。向外馳求。誇張行脚。及至問他行脚事。何曾夢見。
  五燈。長沙。一日遊山。歸至門首。首座問。和尚甚麼處來。沙云。始從芳草去。又逐落花回。座云。大似春意。沙云。也勝秋露滴芙蕖。
  ◎保福。長慶。遊山次。福以手指云。只這裡。便是妙高峰頂。慶云。是則是。可惜許。雪竇著語。今日共這漢遊山。圖個甚麼。復云。百千年後不道無。則是少。後舉似鏡清。清云。若不是孫公。便見髑髏遍野。
  ◎仰山問僧。近離什麼處。僧云。廬山。山云。曾遊五老峰麼。僧云。不曾到。山云。闍黎不曾遊山。雲門云。此語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
  ◎汾陽昭。所止少留。不喜觀覽。或譏其不韻。嘆曰。言何陋哉。先德行脚。正以聖心未通。驅馳決擇。非緣山水也。
  所到之處。歇放行李。不得徑入殿堂。一人看行李。一人先進問訊。取常住進止。方可安頓行李入內。
  【箋】投宿口訣。未晚先投宿。入林聽暮鐘。到門須辨主。問訊必從容。隨地可敷草。何天非轉蓬。屋梁今夜月。聊以慰疎慵。

  衣鉢名相第二十六

  【箋】僧秪。佛在王舍城。帝釋石窟前經行。見稻田畦畔分明。語阿難曰。過去諸佛衣相如是。從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