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澄。為雲棲圊頭。除糞後。以廁底穀粒。汰淨食之。皆潛行密用。也。今人固不能如寒山雲門所為。而所剩汁。及洗碗遺粒。或餧犬豕。或濟魚蝦。以成濟生之德。亦是惜福之道。乃作珍粒篇。簡諸同人云。我觀無數米。種從一粒始。天公雨露恩。農夫血汗脂。意在活蒼生。恩大勤不止。莫將一粒輕。大以須彌比。如何高上人。不省米來理。狼藉噴滿堂。鞋沾入圊裏。宿飯棄厨倉。路傍有餓死。天眼有雷霆。暴物何堪此。三年兩度荒。不記食糠粃。我著珍粒篇。遙簡天下士。足邊有遺粒。見者即拈起。鐺底飯甲香。食之最甘美。倘餘殘汁盤。洗碗并油滓。自己不能飡。亦當餧犬豕。或傾長流中。而濟魴與鯉。所施雖微芒。功德日積累。不惟長福源。亦為入道址。
  僧要。長沙翼遊蜀。刺史毛璩。為設中食。翼見飯中得一粒穀。即先食之。毛密敬異。後餉米千斛。翼即受分施。
  附 不得見美味。生貪心。恣口食。
  【箋】大論。思惟此食。墾植耘除。收穫蹂治。磨舂淘汰。炊煑乃成。計一鉢之飯。作夫汗流。集合量之。食少汗多。功力艱辛。營調香味。纔供三寸。即成不淨。云何恣貪無度。不念道德輕微。以何消受。將來恐墮異類。酬償之苦。切生慙愧之想。
  薩遮尼乾子經。噉食太過人。身重多懈怠。現在未來世。於身失大利。睡眠自受苦。亦惱於他人。迷悶難覺悟。應時籌量食。
  不得偏眾食。
  【箋】偏眾食者。不共眾食也。不共有三。一。私造飲食。不與眾食。而獨食者。其過大。二。不私造飲食。有事異坐食者。不犯。三。老病不能隨眾。雖私造食。無犯。
  寶訓。拙菴曰。佛鑑住太平。高菴充維那。時年少。氣豪。下視諸方。少有可其意者。一日齋時鳴揵。見行者別器置食於鑑前。菴出堂厲聲曰。五百僧善知識。作這般去就。何以範摸後學。鑑如不聞見。逮下堂。詢乃水虀菜。葢鑑素有脾疾。不食油故。菴有愧。詣方丈告退。鑑曰。維那所言甚當。緣惠懃病。乃爾常聞聖人。言以理通。諸礙所食。既不優於眾。遂不疑也。維那志氣明遠。他日當柱石宗門。幸勿以此芥蔕。逮鑑遷智海。菴過龍門後為佛眼嗣。
  結齋法式
  南無薩哆喃三藐三勃陀俱胝南怛姪他唵折隸主隸準提莎婆訶
  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義。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
  【箋】所謂法施財施皆從歡喜布施故後所得報亦快樂故。
  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
  【箋】一時齋法已竟。若不發志願。則前三匙五觀等。皆為剩語。有始無終。是故當願一切眾生。究竟一切事也。所作皆辦。豈易言哉。略言端坐受供。觀行已周。厨務行堂已畢。至於入理深談。二乘秪斷見思惑。菩薩將盡無明。尚未名皆辦。惟佛五住究盡。二死永忘。可稱皆辦。
  受嚫偈
  【箋】上古檀越飯僧。先以布[疊*毛]襯其座。齋已。送襯作衣。故親從衣。後以銀錢代布。故親從貝。
  稽古略。練塘居士洪度。善持江東節度使。夜宿池州。梅山愚宗師迎之。相與夜話。洪問。飯僧見於何經。宗曰。四十二章經云。凡飯人百。不如飯一善人乃至飯百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住。無作無證。之者。謂無修無證。則是正念獨脫。則功德超諸佛也。洪曰。前輩知此者。多矣。其為誰乎。宗曰。近如秦少游。藤州貶所。自作挽章。有誰為飯黃緇之句。東坡既聞秦計。以書送銀五兩。囑范元長。為秦飯僧。及東坡北歸。至毗陵。以疾不起。太學生裒錢。於東京慧林飯僧。蘇黃門撰東坡墓誌。首載之。洪曰嚫金有據乎。宗曰。豈不見毛詩。小雅鹿鳴燕羣臣嘉賓也。既飲食之。又實幣帛筐篚。以將其厚意。葢飯食不足以盡敬。而加贈遺之。以致慇勤。於時為誦。丁晉公齋疏。不錄。
  呪願達嚫。當願眾生。悉令通佛。十二部經。
  【箋】出菩薩本業經。又偈云財法二施。等無差別。檀波羅蜜。具足圓滿 凡有嚫施者。必有願求。受施者。當於三寶前。宣達其願。
  尊者菩須蜜論。作檀嚫。此云財施。解言報施之法。曰達嚫。導引福地。亦曰達嚫。字或從手。
  西域記。正達嚫拏者。右也。或云。駄器尼。以右手受人所施。為其生福故。肇云。夫以方會人。不可以一息期。以財濟物。不可以一時周。是以會通無隅者。彌綸而不漏。法澤冥被者。不易而普覆。
  十二部者。大智度論。十二分經也。一。修多羅。華言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經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三世不易曰常。此聖教之總名也。二。祗夜。華言應頌。又云。重頌。謂應前長行之文。重宣其義。或六句。四句。三句。二句。皆名頌也。三。伽陀。華言諷誦。謂不誦長行直說偈句。如金光明經。空品等是也。四。尼陀羅。華言因緣。如經中有人問。故為說是事。如律中有人犯是事。故制是戒。如來所說一切根本緣起之事。皆名因緣。如法華化城喻品。說宿世因緣等是也。五。伊常目多。華言本事。謂說諸菩薩弟子因地所行之事。如法華本事品云。藥王菩薩。於日月淨明德佛所。得法歡喜。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