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終日施而無施想。亦無望報之念。其當所得福德。猶如虗空。不可得而思議也。
  一切諸含識  皆是未來佛  恒應興敬仰  念使早解脫
  此頌契理生敬。上二句是所敬。下二句是能敬。一切諸含識者。謂一切六道四生。本具如來智識。而為諸無明煩惱之所覆葢。名為含識。故經云。一切眾生。具足清淨如來德相。皆因妄想。而不證得。是也。皆是未來佛者。既具如來清淨德相。是知眾生本來成佛。更不再成。而言未來者。以彼猶存幻妄。據迹而言耳。若悟理者。則不然也。恒應興敬仰者。本具德相。故須常生敬仰之心。而反加興害意。即是殺未來諸佛矣。念使早解脫者。謂諸眾生。雖具德相。以為諸塵勞妄想。而不證得。故興慈念。願彼速脫塵勞。而登正覺也。
  誓自得佛時  國無有殺者  咸修一乘道  俱登常寂果
  此頌發願回向。以前五頌。屬功能。此頌屬戒果。而感依正殊勝之報。然發願即兼回向。以願回自所修善根。向於三處。謂實相。菩提。及眾生也。初句是自回向實相菩提。下三句是回與眾生向實相菩提。實相即真如。菩提即佛道。誓自得佛時者。顯非求聲聞緣覺之道。時謂行滿果圓成等正覺時也。國無有殺者。謂當來成佛世界。眾生皆悉行慈。無瞋害意。咸修一乘道者。謂彼國眾生。唯修佛乘。不習聲聞緣覺之道。俱登常寂果者。不變謂之常。即法身也。法身本離生滅故謂之寂。乃妙覺極果所證。由自持戒諸惡不作。故成法身。而感國中眾生。俱證常寂之果。問曰。求寂十戒。何用回向佛道為。答曰。沙彌十戒。體通大小。非聲聞獨任。若心大則戒廣。功成正覺。心劣則戒小。自感四果。如無出世之心。縱持多戒。福報人天而已。按沙彌尼戒經。大集經等。悉求大乘。回向佛道。又菩薩受齋日。受持十戒。前之五戒。即沙彌後之五戒。故知回向大乘。非人臆議。乃諸經之正旨。況戒如平地。萬善從生。若種殊因。必獲大果也。釋初戒竟。
  不得盜他財  金銀草木等  乃至禽獸物  無得私竊取  若欺若詐奪  偷稅盜關津  自作或教他  皆犯沙彌禁
  此頌明能盜所盜。三業結罪之相。初句總標能所。能盜屬人。所盜屬物。第二三句。別出所盜。第四五六句。是盜方法。第七句明身口作業。亦兼意業。以發心盜時。即屬意業。第八句結罪。不得盜他財者。物屬於他。他所守護。不與而取。名之為盜。財乃物之總名也。金銀草木等者。謂物之重無過金銀七寶等。物之輕無過一草一木一針一線等。乃至禽獸物者。謂禽獸所食所護之物。乃至。是舉前後而包括其中。以前雖云金銀等。而未分所屬。今意欲明上則三寶常住師僧父母物。中則官物民物。下至鬼神禽獸物也。無得私竊取者。私盜曰竊。謂如上之物。非但不得偷盜。而亦不得私竊取也。唯識並決論云。闇取他經論讀。乃至一句。皆犯盜竊文句罪。正法念經云。若偷他祕方者。犯重罪。若欺若詐奪者。欺謾也。陵也。詐詭譎也。偽稱他名也。奪強取也。謂非獨不聽盜竊。而亦不得欺詐奪取也。偷稅盜關津者。稅謂應輸稅之物。不得藏匿及私越關津而去。謂非但不聽欺詐奪取。而亦不得偷稅越津。若是三寶父母物。說法勸諭。官不取稅者。不犯。此中論物輕重准錢結罪。自作或教他者。自作屬身。教他屬口。二罪皆等也。皆犯沙彌禁者。指上財物。無論盜竊欺詐越關。自作教他。皆得盜罪。是中犯相若以盜心取他五錢。或直五錢物。隨物在處。舉著餘處。犯不可悔罪。若心生悔。還置本處。亦犯不可悔。若舉物動時。未離本處。犯可悔罪。若發心欲盜而未取。犯下可悔。取而不滿五錢。犯中可悔。若自物想。若同意親友想。若暫用想。若謂無主想。若心狂亂。不自覺知我是沙彌。皆不犯。經云。偷盜之罪。能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常為奴婢畜生。償他宿債。
  出家當義讓  心存六和敬  不取於非財  常念行惠施
  此頌明修和行檀。出家當義讓者。先人後己。故謂之讓。又謙而不敢當也。在家之人。尚輕財重義。況釋子本棄名利出家為道。視金帛如大毒蛇。豈當不義讓者乎。心存六和敬者。和有二義。一理和。謂同證擇滅故。二事和有六。一戒和同修。二見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五口和無諍。六意和同悅。故云非真心無以具六法。非六法無以和群眾。如眾不和。非敬順之道。若心無義讓。六和斯失矣。不取於非財常念行惠施者。心懷義讓。故不取非財。隨施而得。知足受用。念眾生苦。而轉與之。故曰常念行惠施。
  願成正覺道  國中無竊者  純行於檀度  福智二莊嚴
  此頌發願回向。以期依正殊勝之報。夫修諸善行。不發願回向無上菩提。終成人天有漏小果。心不離盜。奚由成佛國中眾生無有竊者。不行慧施。正覺無因。何感成佛國中眾生悉行檀波羅蜜。由於布施持戒修習正觀。故得成佛國中眾生。具福智二種資糧。以嚴其身。釋第二戒竟。
  婬欲鄙惡事  沙彌不得作  男女及畜生  犯即獲重罪
  此頌呵欲。能犯。所犯。結罪也。初句呵欲不淨。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