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新受戒比丘六念五觀法
 宋 允堪撰錄

  

  新受戒比丘六念五觀法(并序)

    沙門釋 允堪 撰錄
  夫釋之設律教也猶儒之有禮制焉禮不備君子謂之不成人律不遵沙門謂之無發足脩斯二者儒可得矣釋可得矣今上皇帝昔受佛記歲度緇伍常欲使能仁之道與夫周孔之教皆布護於天下也圓顱方服之徒又安可弗慎於厥德弗勵於清修乎且六念五觀者實苾芻日用之常軌也或始登具棄而不奉者往往有之矣或專於誦語而不本其義者亦有之矣嘻苟於此不了脫至皓首誠恐涉道太遠哉繇是憑南山行事採掇正教一為注焉俾新學之流無困躓於發足耳。

  晨朝六念法

  出僧祇文每日清旦普禮三寶修五悔法後誦六念互跪合掌己口自陳辭令耳聞之六是數義念以明記為性。

  第一念知日月

  應言今朝白月一日至十五日以純大故不云大小若黑月有大小故須兩分之今朝黑月大一日至十五日或云今黑月小一日至十四日此謂識去布薩遠近出家日月法式如此若據律文為俗人問令使識知若入聚落先知日月數法準此方土不論黑白若答俗人唯得通相云正月小今是某日此則道俗通知為允。

  第二念知食處

  於中有三○若全不受請者云我今自食已食有言食僧常食有言我常乞食○若受請者云我今自食無請處又云我今食僧食無請處又云我今乞食無請處○若有請者有背不背且不背者應云今有請處念自去若背者謂有迦提月緣病緣施衣等緣也應云今有某緣得背請若無緣一日有眾多請者應對人捨請云今日有多請自受一請餘者施與長老在某處應覓五眾捨之若無人時心念捨云我某甲今朝檀越施我正食迴施比丘某甲檀越於我不計我得自恣食三說。

  第三念知受戒時夏臘

  云我於某年月日某時一尺木若干影時受具戒我今無夏後若有者隨夏言之今此方既不量影但云某年歲次某某月某朔某日某辰某時上中下分受具足戒。

  第四念知衣鉢有無受淨

  云我三衣鉢具有長已說淨或三衣中有闕者則云闕某衣今受持某衣又長衣制十日說淨或未說者則云未說淨。

  第五念同別食

  云我今依眾食必有別眾緣者謂病等九緣隨開云我今有某緣應別眾食。

  第六念康羸

  云我無病堪行道有病念療治之。

  食時五觀法

  然衣食房藥四事供養能施捨慳受施除貪此則能所俱淨生福廣利今且約食時立觀以開心道略作五門明了論如此分之梵語毗鉢舍那此翻為觀謂此五種皆須意識心王與慧相應推求觀察也今或有出聲誦者為識者所嗤案智論云若不觀食法嗜美心堅著墮不淨蟲中洋銅灌口等毗尼母云若利根比丘得食時口口作念(念即觀也)得衣時著著作念若入房時入入作念若鈍根者初得衣食房舍總作一念佛藏云從聚落中乞食得已從聚而出往至水邊可修道處置食一面結加趺坐當觀其食種種可惡及觀自身極是惡器傳云凡食不得過三匙為斷一切惡故進初匙為修一切善故進中匙為度一切眾生故進後匙乃至迴向佛道進餘菜茹等。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智論云思惟此食墾植耘除收穫蹂治舂磨洮沙炊煑乃成用功甚多計一鉢之食作夫流汗集合量之食少汗多須臾變惡我若貪心當墮地獄噉燒鐵丸從地獄出作諸畜生償其宿債或作猪狗常噉糞除故於食中應生厭想僧祗云告諸比丘計此一粒米用百功乃成奪其妻子之分求福故施云何棄之又淨心誡觀云計一鉢食出一鉢汗汗在皮肉即是其血一食功力出於作者一鉢之血況復一生凡受幾食始從耕種乃至入口傷殺無數雜類小蟲是以佛戒日受一食支持性命寄過一生。

  二自忖己德行全缺多減

  毗尼母云若不坐禪誦經不營佛法僧事受人信施為施所墮若無三業知故而施俱為施墮比丘強飽食施主食生憍慢意或自食已食強飽過分為施所墮以其食亦從施主得故佛長夜中常歎最後限食謂末後減口食也足食已更強食者不加色力但增其患故不應無度食又戒德全容可多受德缺宜應減受。

  三防心顯過不過三毒

  明了論疏云律中說出家人受食先須觀食後方得噉凡食有三種○上食起貪應離四事一喜樂過貪著香味身心安樂縱情取適故二離食醉過食竟身心力強不計於他故三離求好顏色過食畢樂於光悅勝常不須此心四離求莊嚴身過食者樂得充滿肥圓故○二者下食便生嫌瞋多墮餓鬼永不見食○三者中膳不分心眼多起癡捨死墮畜生中作諸噉糞樂糞等蟲反此三毒成三善根生三善道。

  四正事良藥取濟形苦

  為除故病飢渴不治交廢道業不生新病食飲減約宿食消滅又以二事為譬初如油膏(去聲呼)車但得轉載焉問油之美惡二欲度險道有子既死飢窮餓急便食子肉必無貪味。

  五為成道業世報非意

  凡有三意一為令身久住故欲界之身必假摶食若無不得久住道緣無託故二為相續壽命假此報身假命成法身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