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極悲愍。乃告之言。今汝賢者。欲脫斯苦。當歸命三寶。作如是言。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時嗟韈曩法以死怖故。畏傍生故。而白我言。我今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時嗟韈曩法受三歸竟。而後命終。世尊。我今不知彼嗟韈曩法託生何處。爾時世尊。以正徧知。告帝釋言。憍尸迦。今嗟韈曩法天子。已生覩史多天。受五欲樂。爾時帝釋天主。聞佛語已。歡喜踊躍。心意快然。諸根圓滿。即於佛前。說伽陀曰。
  若歸依於佛。彼不墮惡道。棄捨人身已。當獲得天身。  若歸依於法。彼不墮惡道。棄捨人身已。當獲得天身。  若歸依於僧。彼不墮惡道。棄捨人身已。當獲得天身。
  復說伽陀曰。
  誠心歸命佛。彼人當所得。若晝若夜中。佛心常憶念。  誠心歸命法。彼人當所得。若晝若夜中。法力常加持。  誠心歸命僧。彼人當所得。若晝若夜中。僧威常覆護。
  爾時帝釋天主說伽陀已。世尊印言。如是如是。
  歸命佛法僧。定不墮惡道。棄捨人身已。當獲得天身。
  爾時世尊說伽陀曰。
  若佛陀二字。得到於舌上。同彼歸命等。不虗過一生。  若達磨二字。得到於舌上。同彼歸命等。不虗過一生。  若僧伽二字。得到於舌上。同彼歸命等。不虗過一生。
  又說偈言。
  佛法僧名若不知。彼人最下故不獲。輪迴宛轉而久處。如迦尸華住虗空。
  佛說是經已。諸苾芻眾。天帝釋等。一切大眾。歡喜信受。作禮而退。
  嗟韈曩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終)
  問。受歸戒有頓漸二儀。究竟以何為準定。答。佛世多利根。機動便感。故可頓受。末世澆漓。授受宜慎。應從漸制。所以律制諸授戒正範。皆先預設引導之儀。使其不失造次之節。藉斯勝緣。助生正信。次則敷座如制。座上先供佛像。次僧禮座就登。以表三寶一座齊彰。佛像是佛寶。所說歸戒是法寶。僧代佛說是僧寶。令彼受者。三業俱敬。佛先僧後。事儀當然。五百問經云。若僧先陞法座。而後寄佛在上。則不可。故須如制也。次則開導發心。令其心意廣大。斷惡修善。自度度人。名上品心。得上品歸戒。若只願自脫生死。全無度人誓願。名中品心。得中品歸戒。若志意狹劣。只求不墮三途。仍生人天。或心散亂。但得歸戒守持。名下品心。得下品歸戒。然心與歸戒。雖各有三。皆以十善為依。修十善。亦有上中下之別。次請三寶以作證明。次當懺悔以洗罪愆。然後可受三歸。或三年一年。極少四月。方許進受五戒。深明開遮持犯。一一清淨。方許進受菩薩大戒。此乃遵佛遺敕。不許躐等。或有利根。欲頓受者。亦須次第別時。如寅時授三歸回向已。至午時授五戒。餘亦例此增進。

十善業道經(出明藏初字函)

    唐于闐三藏法師 寔叉難陀 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邱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而心無色。不可見取。但是虗妄諸法集起。畢竟無主。無我我所。雖各隨業。所現不同。而實於中。無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議。自性如幻。智者知已。應修善業。以是所生蘊處界等。皆悉端正。見者無厭。龍王。汝觀佛身。從百千億福德所生。諸相莊嚴。光明顯曜。蔽諸大眾。設無量億自在梵王。悉不復現。其有瞻仰如來身者。豈不目眩。汝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淨。一切皆由心習善業福德而生。又諸天龍八部眾等。大威勢者。亦因善業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眾生。形色麤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汝今常應如是修學。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汝當於此正見不動。勿復墮在斷常見中。於諸福田。歡喜敬養。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養。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龍王。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何等為十。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恒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復次。龍王。若離偷盜。即得十種可保信法。何等為十。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受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讚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