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網有不敬好時之戒。當知此為菩薩增上功德。亦為近事種出世因。下乃旁為一輩多罪眾生。雖不能相續修善。亦使之暫離惡業。倘馴而致之。萌孽漸生。牛羊弗牧。安知不蔚為牛山美木耶。
  第一戒者。盡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有殺意。慈念眾生。不得賊害蝡動之類。不加刀殺。念欲利安。莫復為殺。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盡一日夜。謂不得半日。及半夜等。持心如真人者。阿羅漢。翻無著。亦翻不生。亦翻應供。亦翻應真。今翻真人。此乃出世聖果。而持心如之也。慈念眾生。念欲利安等。明行善。不得賊害。莫復為殺等。明止善。止行二善。名為諸佛清淨之戒。今以一心而修習之。
  第二戒者。盡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貪取意。思念布施。當歡喜與。自手與。潔淨與。恭敬與。不望與。却慳貪與。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無貪取意。先明止善。思念布施等。次明行善。不望句。即行論止。謂與時。無有望今報後報心也。歡喜四句。是却慳心。不望與句。是却貪心。
  第三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婬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為邪欲。心不貪色。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無婬意二句。先明止善。修治梵行。次明行善。不為邪欲二句。重明止善。梵行者。四禪四等也。
  第四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妄語意。思念至誠。安定徐言。不為偽詐。心口相應。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無妄語意。總標永離四過。思念至誠。即無未得言得諸愆。安定。即不綺語。徐言。即不惡口。不為偽詐。即不兩舌。心口相應。即不妄言。皆含止行二善之意。
  第五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不飲酒。不醉。不迷亂。不失志。去放逸意。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不飲酒句。總標離眾失也。醉及迷亂等。皆飲酒必招之過。
  第六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求安意。不著香華。不傅脂粉。不為歌儛倡樂。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色。聲。香。觸等塵。乃六情諸根所安。故云無求安意。
  第七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求安意。不臥好牀。卑牀草席。捐除睡臥。思念經道。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高廣嚴飾。名為好牀。縱恣睡眠。小死無異。今捐除睡臥。即是止善。思念經道。即是行善。
  第八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奉法時食。食少節身。過中日後不復食。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以時受食。順諸佛法。資身辦道。身無病苦。心得安閒。離舌端貪嗜之過。無數數營理之煩。日中。以表中道。中道之外。更無所需。隱示第一義趣。又根塵相對。皆有食義。如眼以色為食。耳以聲為食等。若墮聰除明。便成斷滅見網。若尋聲逐色。又復流浪愛河。今云時食。則但緣現量。復云少食。則無所貪求○大論。明頭陀食有五。第三中後不飲漿。第五節量食。
  佛告維耶。受齋之日。當習五念。何謂五。
  一當念佛。佛為如來。為至真。為等正覺。為明行足。為善逝。世間父。無上士。經法御。天人師。號曰佛。是念佛者。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善心自生。思樂佛業。譬如以麻油澡豆沐頭。垢濁得除。齋念佛者。其淨如是。眾人見之。莫不信好。
  梵語多陀阿伽度。此翻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中道迴出二諦。故無來去。證於中道。以此度生為如來。梵語阿羅訶。此翻應供。亦翻應真。今翻至真。為世福田。故名應供。冥自真性。故名至真。梵語三藐三佛陀。此翻正徧知。今翻等正覺。等即徧義。具明差別法門。名之為等。深知無差別性。名之為正。等知二諦。正知中諦。為等正覺。又真不異俗。故等。俗不異真。故正。具足三明。為明。行足。妙超三有。名為善逝。即三有而不著三有。故為善逝又三種國土。無非寂光。為善逝。世間父。亦名世間解。自己。解脫。能解世間。如長者自出火宅。能令諸子出火宅也。位極妙覺更無過者。名無上士。經法御。亦名調御丈夫。具丈夫法。能說經調御眾生也。說十二部經。詮無量理。調御眾生。為經法御。六道以天人為勝。又三乘聖眾。皆在人道天中。佛為天人師範。即九界同秉教誨。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號曰佛。不言世尊者。十號具足。即是世間最尊。舉別而略總也。念法門。能除愚癡。念實相。能除惡意。念相好。能除怒習。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即是止善。善心自生。思樂佛業。即是行善。以如來十號。能生世出世間種種善根。又十號威德。能令聞者。破狹劣心。破輕慢心。敬仰畏憚。不敢萌於惡意。麻油澡豆。除穢之物。喻念慧為除惑之具。依於一體三寶。而有住持三寶。於三寶中。佛寶最尊。喻之以頭。垢濁既除。頭則清淨。念佛功成。佛性顯現矣。
  二。當念法。佛所說法。三十七品。具足不毀。思念勿忘。當知此法。為世間明。是念法者。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善心自生。用樂法業。譬如以麻油澡豆浴身。垢濁得除。齋念法者。其淨如是。眾人見之。莫不好信。
  佛法無量。而三十七品。具足始終修證途轍。故獨舉之。分為七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