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八波羅夷。又說四種譬喻。若犯八重。如斷人頭已。不可復起。又如截多羅樹心。不更生長。又如針鼻缺。不堪復用。又如析大石分為二分。不可還合。若比丘尼。犯八重已。不得還成比丘尼行。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能持。

  十七後說四依法

  (又應告言)。
  族姓女聽。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四依法。比丘尼依此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法。

  第一。比丘尼依糞掃衣。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法。汝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能持。
  若得長利。檀越施衣。割壞衣。得受。
  第二。比丘尼依托鉢乞食。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法。汝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能持。
  若得長利。若僧差食。檀越送身。月八日食。十四日食。十五日食。若月初日食。若眾僧常食。若檀越請食。應受。
  第三。比丘尼依樹下坐。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法。汝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能持。
  若得長利。別房。尖頭屋。小房。石室。兩房一戶。得受。
  第四。比丘尼依腐爛藥。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法。汝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能持。
  若得長利。酥。油。生酥。蜜。石蜜。應受。

  律中因比丘尼。獨住阿蘭若。有難事起。佛已遮不聽樹下坐。今仍以舊文說者。令彼知四依法故。
  汝三人受大戒已竟。白四羯磨如法成就。得處所。和尚如法。阿闍黎如法。二部僧具足滿。汝當善受教法。應勸化作福。治墖。供養眾僧。若和尚阿闍黎一切如法教授。不得違逆。應學問誦經。勤求方便。於佛法中。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汝始發心出家。功不唐捐。果報不絕。餘所未知。當問和尚阿闍黎。一拜起具。上殿禮佛。
  (新戒執具。從西南角至壇後而下。第二壇。乃至末壇。亦如是次第受已)。
  和尚云。
  受戒已竟。大眾同音。念佛回向。
  (新戒執具下壇。尼十師先下座分立)。

  十八回向出壇法

  引禮云。
  一齊向上排班 聞磬聲頂禮三拜 撩衣(拜已)起具 問訊 分班。
  (壇上九師。分排兩班。前五。後四。尼十師亦向上排班。前一後九。向上頂禮三拜。或一拜。問訊已。尼十師退出簷下。壇上十師末後先行。從右級下壇。向東北繞至壇前。第一師前一班。九師次之。尼十師又次之)。
  維那舉偈云。
  受戒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師同一拜)  普願沉溺諸有情  速往無量光佛剎(同前)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同前)  摩訶般若波羅蜜(二十師問訊分班對立)
  (和尚轉面南立。二引禮師。先引新戒末後先行。新戒走完。尼十師末後先行接上。大僧九師亦末後先行接上。引禮雙鳴引磬在和尚前行。新戒至方丈前。兩行合掌面面對跪。候諸師行過。仍起雙行至方丈班列。和尚面南。十九師向上排班三拜。或一拜。八字分開)。
  引禮呼云。
  一齊向上排班 聞磬聲禮謝三拜(師具合掌)撩衣(拜已)起具 問訊 分班。
  (和尚入室。諸師各散。新戒再禮謝引禮師已。然後次序歸堂)。

  二部僧授戒儀式卷下(終)


  是儀式也。目之極易。而行之實難。若非具大根器。得大忍力者。不能信是法也。佛謂女人惑亂。多諸煩惱。或因瞋起。而障精進修持。或因慢生。而障如法授受。因此煩惱。惑亂心田。便障聖道。所以佛姨母大愛道。與五百釋種女詣祇桓門外。求度出家。佛不聽許。大愛道等。步涉脚裂。塵土坌身。悲泣不去。阿難見愍。三請如來。佛慈為彼。制八敬法。語言。若能盡壽行持。聽汝出家。阿難依教傳宣。愛道等三答頂戴奉行。而尼部自斯建立。後制二十僧尼。白四受具。故論云。由尼等奉行八敬。能令如來正法不減也。於戲。末法受戒尼。如蔴似粟。若欲覓箇知八敬者。尚不可得。何況行持。梵網經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作佛。大涅槃云。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又云。女人得佛性者。即為女中丈夫。今巨源和尚是其人也。能行八敬。依律師人。復同其兄翰屏周居士。請緒此儀。以壽梨棗。吾知二公。不自為也。欲令人人如法授受。久住毗尼者矣。其為法之心。當共垂不朽。
  二月二日。閣筆故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