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註同教問答
 宋 師會述 善熹註

  

  注同教問答

  可堂法師。撰華嚴同教問答。意義深玄。文辭華贍。固能合符乎佛祖之道。可謂善述者矣。
  笑庵法師。遂摭所聞。以辨差當。猶不體其本。而未免乎失焉。(善喜)學雖寡陋。輙為辨明。非欲附名於梁棟間。庶幾信可堂之道。而釋學者之疑也。覽者幸毋罪焉。
  時戊子乾道四年冬至後一日(善喜)書
    玉峯沙門(師會)述
    蠡澤門人(善喜)注
  問云。華嚴大宗唯同別二教。別義講解多同。但易簡特異而多不從。(易簡云。初別教門。廣引教證。三一不同。若作此釋者。或有國土唯說一乘。或有國土唯說三乘。則俱非別教也。若三一合說。方受此名。將釋法華同教。則可云爾。非今逈異餘宗別教一乘之謂也。故云而多不從。楊子曰。不合乎先王之法者。君子不法也)若同教一義。或曰三種。(易簡云。一法界本末融會同。二三一和合同。三同頓同實同)或曰四門。(會解云。一三一和合同。二泯二同。三義類相似同。四全收諸教同)或曰。立言小異。大義不差。(玉峯曰。孔目云。會三歸一。故知同也。諸祖或曰。全收泯二等者。但立言雖異。總不出此。故云大義不差)而學者二三不知孰是。請諸少俊。博採祖文。示其所歸。當公論是非。不可私其所黨。至祝至祝。
  其一言通目。隨別取一義。(孔目云。眾多別義。一言通目。又會義不同。多種法門。隨別取一義。餘無別相。故華嚴中。信解行等諸位。以信一言。成其信位。位中所含。即通成解行理事等一切法門。亦簡前後諸位。法相不同。及會普眼境界一乘無礙陀羅尼門。據斯聖巧一言之下。玄復玄耳)并同別中。各說同別等義。(至相曰。別教之中亦有同別。由多即一。是其同也。為一中多。即是別也。同教之中亦有同別。一乘三乘同一善巧。是其同也。各為據機別。即是別也)非諸方所諍不必辨也。
  章初。一別教。二同教。易簡釋曰。後同教門。直就法界本末融會。故下章云。此同教說諸乘等會融無二同一法界。
  評曰。此中引文不盡。(章曰。此同教說諸乘等。會融無二。同一法界。有其二門。一泯權歸實門。即一乘教也。二攬實成權門。則三乘教等也)復錯亂宗因。(西域凡說一義。皆具三支比量。離三十三過。今但引宗法。而不出所因。蓋由泯權歸實。攬實成權為因。故成同教無二之宗。若陸沉所因。安能會融無二。又復將此所宗法。而為同教。得名因由。豈非錯亂宗因乎)自言此是能弘門。非被機之教也(易簡謂。章初立此二門。乃能弘門。非被機之教。若欲被機。當如大疏中同別。且吾祖立言判教。而不為機。況下文同別。自有攝機成益之言耳)。
  迎福釋曰。此乃三一合說。則三乘一乘和合不異。(問。所謂不異者。還是三乘不異一乘耶。一乘不異三乘耶。況祖師自謂。一以三即一故不異。二以一即三故不異。初屬別教。即非同教。今謂三一不異。出何經論。縱法華經。亦破三顯一。非三一不異也)又注曰。此約三一俱故名同。(會解曰。一乘三乘和合不異。又云三一共故。又曰此約三一具故。析薪云。三一合明。不審諸句為一為異。若一何用互出。若異何義為當)又揀非海具百川等云云(揀非海具百川義。下當辨明)。
  至相釋曰。經云。會三歸一。故知同也。多義如彼。(至相曰。所言同者。三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三乘故等。若言三乘同一乘。則總收權小。若言小乘同一乘。則但收溝洫等。前云大義不差。今云多義如彼。前後相仍也)又曰。今以理求通之。與同義無別趣也。(孔目曰。前德已述通別二教。而未見釋相。今以理求通之。與同義無別趣也)今從至相(揚子曰。適堯舜文王者。為正道。非堯舜文王者。為他道。君子正而不他也)。
  評曰。易簡將彼別教。釋此對同之別。今取彼同。示此對別之同義無舛也。(彼即孔目。此即教章。易簡曰。孔目云。別教者別於三乘。則將孔目中別教。釋今章中對同之別也。玉峯云。至相釋曰。經云會三歸一故知同也。則取孔目中同教。示今章中對別之同也。問。前云別教但易簡特異。今云對同之別義無舛也。何自矛盾。答。前有過則斥之。此可用則取之。有何惑哉)迎福亦曰。別義皆同。則亦與矣(會解云。別教名義諸祖皆同。則亦許也。已上第一義竟)。
  清涼總相會通中。或分為四。中云三同教一乘如法華等(清凉總相會通中云。或分為四。此亦二門。一中間三教。存三泯二別故。開之為四。一別教小乘。如四阿含等。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三同教一乘。如法華等。四別教一乘。如華嚴經。演義釋云。一中間三教存三泯二者。始終頓三。名為中間。以初有小乘。後有圓教。故名中間。而始教存三。故別為一教。終頓二教泯二是同。故合為一教。下列四中云。三同教一乘。即合終頓二教也)。
  易簡。釋教章攝益中同教一乘云。此即三乘一乘和合屬同教攝。前別教一乘。即是圓教。權教三乘即是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