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寂怕絕欲止(二者)三性起繁興法爾止(二)
  初牒釋(三者)二引證(經云)
  四定光顯現無念止(四)

  初牒釋(四者)  二引證(華嚴)  三辨益(若有)  四結名(不為)

五理事玄通非相止(三)
  初隱顯釋玄通(五者)  二存奪釋玄通(又理)  三悲智結止名(玄通)

○六起六觀(四)
  初躡前生後(自下)二問答斷疑(三)
  初敘義雙問(問準)二引教雙答(二)
  初起信(答起)  二大經(華嚴)

三通初學妨(二)
  初問(問止)二答(三)
  初捨外緣(答侅)  二除內心(然後)  三勗自察(凡夫)

  三依止修觀(六起)四正明六觀(六)
初攝境歸心真空觀(三)
  初牒釋(言六)二引證(二)
  初引論(論云)  二引經(又經)

  三結名(以此)

二從心現境妙有觀(二)
  初局釋此門(二者)  二兼釋前門(謂前)

三心境祕密圓融觀(三)
  初標名釋義(三者)二約報互現(二)
  初正中現依(或身)二依中現正(二)
  初正辨(或到)  二指廣(就此)
  三會前結名(如是)

四智身影現眾緣觀(三)
  初法(四者)  二喻(猶如)  三合(如來)

五多身入一鏡像觀(二)
  初標名略釋(五者)二引經廣釋(三)
初十身〔更〕(二)
  初正明結觀(經云)  二例餘一切(如一)

  二六根互用(或以)三徵釋證成(二)
  初徵釋(何以)二證成(二)
  初引文為證(經云)  二依義結名(或以)
六主伴互現帝網觀(二)
初正釋(二)
  初標釋(六者)  二結旨(隨舉)

二舉例(二)
  初遇友表無盡(如善)  二親證結無盡(此明)
○二統收(三)
  初法(此上)  二喻(此理)三合(二)
  初正合前文(此亦)二躡示頓漸(二)
  初頓根獲益(圓滿)  二揀漸示頓(欲使)

○三會名(二)
  初依名別示(然示)  二具德總結(如是)

  ○四示謙(余雖)
  ○三偈辭勉學(備尋)

  還源觀科(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