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下二約三乘問答。曰大小二乘。於方便中。從教趣果分二故。
  三者下三約小乘。迴心者。即迴心二乘也。
  又初下三定宗可知三明下三明三乘二。初躡前標數。即太一三通二也。此由躡前。故云三種。
  一者下二開門顯法二。初顯法本末門二。初正明本義四。初本末分宗。一乘等者。探玄曰。或分為三。謂小乘三乘一乘教。智論既將此經。為不與二乘共。故名為不共。即是一乘。大品等為通三乘。同觀得益。故名為共。即是三乘義。准四阿含經。既不共菩薩亦名不共。即是小乘。此上配法義同。故引來顯法。本末者。演義第六曰。本是一乘。末是小乘。三乘。焚薪同此。
  以經下二聖言揀定。搜玄曰。如法華經。三界之中三車。引諸子出宅露地。別有大牛之車。又聲聞等為窮子。是所引。故知小乘之外。別有三乘。互得相引。
  問何下三徵析所引二。初問答。以下二答四。初以義正答二。初正答。約終教已去者。斷惑中前義也。法真曰。始教許出。終不許者。則二乘是。一教有了不了也。問還可約始教已去。答不答亦可。所以知者。法真曰若言斷惑。後義許二類者。愚法則始亦不許。通大則終亦許出。又曰。若後義雖始教。而愚法亦在所引中。問始教是一。何於愚法。有許不許之殊耶。答此教具深密第二第三時教故。思之。
  何以下徵釋。以人等者。下文曰。諸聲聞於煩惱障。尚不能斷。但能折伏。何況能斷所知障。
  故彌下二引教印成二。初行果非真二。初行斷。非真四無量。如三地經疏四十一卷鈔說。
  又經下二果證不實。此有二意。一者二乘涅槃。是所破病。故非真滅。又亦可揀。非如來究竟涅槃。勝鬘云。言諸二乘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法華又云。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涅槃。生滅度想等。又云。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惠。則知小乘涅槃。非真滅也。又經下二實證在大二。初稟大方得果二。初反明經未詳。又大下二順結。經具云。欲得聲聞乘。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緣覺乘。當學般若波羅蜜。
  是故下二衍門具三乘二。初結前生後。故普下二引經示論要問。下曰諸教中說二乘及三乘。各有二義。言二乘者。一就初心機性及種子說。則迴心已還。並是聲聞藏。直進已去。是菩薩藏。未迴心者。是聲聞藏。三乘准可知。是故下三結示三車。
  其瑜下四指判諸論。大小有差。如所詮中出。問此上為獨斷惑中前義耶。為亦具後義耶。答雙備二義。將通配之。三寶章曰。謂彼愚法二乘無漏。亦非可歸。以非究竟安隱處故。如彼化城。終須捨故。乃至如經中歸聲聞僧犯菩薩戒等。此約三乘終教說。解曰。即斷惑中初義。終教不許出也。彼云。亦非可歸。即此約大乘終教已去。不名究竟出三界也。今此不能如實修四無量。即彼云。歸聲聞僧犯菩薩戒者。是也。彼又曰。如前愚法。亦是可歸。以諸趣寂。皆究竟故。諸不定性。必迴心故。此約始教說。解曰。此亦初義。始教許出也。故下章曰。以同上。亦許二乘全斷惑障。分斷所知障也。彼又曰。此大乘中。自有二無漏故。又亦自有二乘法故。故說通二。非攝愚法。此通始終漸教說也。解曰。即斷惑中後義也。彼云。亦自有二乘法。即此是故。大乘必具三也。此云羅漢。實義在大乘中。即彼云。此大乘中。自有二無漏者。是也。以彼證此。二義宛然。問始說五性。故有三乘。終頓談真。何屬三攝。答探玄曰。若約三乘。即從始至終。皆說三乘。通益三機。如力士經大般若等諸大乘經。於中雖有權實不同。皆具三乘。下文曰。中間三者。或總為一。謂一三乘教也。以此皆為三人所得故如上說。是故下四結歸。本義可見。
  由此下二重示三宗四。一引論重明三。初引論。此摩訶衍者。指所釋大品等。及餘方等者。方等部。不與聲聞共說者。即二乘在座如聾如啞。
  解云下二釋義二。初釋不共二。初正辨。一乘不思等牒示。纂靈記曰。大智度論云。不思議經。有十萬偈。攝大乘論曰。有百千偈。名百千經。釋論云。即華嚴經十萬偈。為百千也。又涅槃經。名此以為雜華經。然百千舉數。而標目雜華。即相以彰名。舉數者失其源。即相者違其主。不思議則推宗有在。直造其庭。佛華嚴則以人標法。曲詳其致。四名之中。後二為得。以其等結釋可見。
  如四下三引況。小乘四阿含如析薪出。如大下後釋共。太一曰。大品經三乘終教。可堂曰。始終說三通葢三機。於中亦有權實不同。此中之實。是終頓之實。又曰。頓實二教共二乘。
  此中下三料揀。探玄曰。此中共大之小非愚法。共小之大非別教。
  依此下二即以梁論。要問曰。依攝論一乘三乘小乘。謂於教門中。成機欲性。顯法本末差別不同故。若言下三遮止異釋。是故下四結示三宗。問此之分齊何與諸文不同。答要問約自相顯分齊。故云即小乘三乘等。此約教用顯分齊。故云顯法本末。說諸乘等。亦可彼約淺深。此就闊狹。是故分二而來。一乘與本。當第五圓教也。
  二者下二從理成行。門合愚下但小乘者略也。約一乘辨者。可堂曰。被中自說。凡合二聲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