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法起與其眷屬諸菩薩眾千二百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東南方有處名支提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天[冠-元+((袖-由)-、)]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西南方有處名光明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賢勝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三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西北方有處名香風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香光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五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大海之中復有住處名莊嚴窟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毗舍離南有一住處名善住根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摩度羅城有一住處名滿足窟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俱珍那城有一住處名曰法座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清淨彼岸城有一住處名目真隣陀窟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摩蘭陀國有一住處名無礙龍王建立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甘菩遮國有一住處名出生慈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震旦國有一住處名那羅延窟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疏勒國有一住處名牛頭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迦葉彌羅國有一住處名曰次第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增長歡喜城有一住處名尊者窟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菴浮棃摩國有一住處名見億藏光明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乾陀羅國有一住處名苫婆羅窟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論】三隨文釋義者支提山者此云淨信為此山見者能生淨信毗舍離城此云廣博為於中印度中最廣大故亦名廣嚴城摩度羅城者此云孔雀城亦云密蓋皆因古事立名俱珍那城亦名俱陳那俱陳者此云大盆於大盆中畜水若池恒於盆側修仙法常為人說護淨經及養生經後學之徒皆以師法為姓今城因此為稱目真隣陀窟此云解脫是龍名也隣陀此云處以有龍在此處聞法得解脫故因此為名摩蘭陀國未翻甘菩遮國未翻震旦或曰支那亦云真丹此翻為思慮為此國人多思慮計度以之為名是此漢國也那羅延此云堅牢疏勒國正云佉路數怛勒此方存略但云疏勒迦葉彌羅國舊云罽賓國此翻為阿誰入昔此國未立之時其有大龍池人莫敢近其後有一羅漢見其形勝宜人居止乃從龍乞容一膝地龍乃許之羅漢化身令大其膝漸滿池中龍以言信捨之而去羅漢以神力乾竭其水令百姓居之建立屋宅眾人咸言我等不因聖師阿誰得入此處故從此語以立其名其國即在北印度境乾陀羅國此云持地以此國多有賢聖居在此國不為他國所侵害故又云乾陀是香羅謂陀羅此云徧也言此國內多生香氣徧故在中印度北北印度南二界中間苫婆羅窟是香華樹名其窟側近多生此樹因名耳此之一品大意明菩薩攝生住持不斷三寶之行但舉此一閻浮提表十方剎土及一切閻浮提總皆准此已上加第三禪佛華會以為七會通下離世間普光明殿中會及法界品逝多林會總為十會。

  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卷第七十三


  音切



  (陟尼切)。


  (以主切)。


  (居凝切)。


  (乃禮切)。


  (巨炎切)。


  (郎可切)。


  (市豔切)。


  (去業切)。


  (丁含切)。


  (蒲胡切)。


  (丹達切)。


  (薄沒切)。

[鞥-合+(白-日+田)]
  (部迷切)。


  (蒲計切)。


  (倉沒切)。


  (普計切)。

[繼-糸+言]
  (莫計切)。


  (伴音)。


  (蘇外切)。


  (疎音)。


  (式占切)。


  (息營切)。


  (如兩切)。


  (古詣切)。


  (柯開切)。
  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卷第七十四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經
    唐太原方山長者李通玄造論
    唐福州開元寺沙門志寧釐經合論

  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之一

  【論】將釋此品約立四門一釋品名目二釋品來意三釋能說法主四隨文釋義一釋品名目者此品依如來身口智三業得名云何名不思議想心不能及名為不思情識名言不能及故言不議以想心曰思是有所得心故言義名識是世情名言義量是妄度量心不能及情亡識滅任智用故明如來智用非識心妄情思慮所知故非情亡想寂智現乃應是修方便三昧力方現也識情昧正智現前名為不思議二釋品來意者明前品既說菩薩住處攝生住持之宜此品即明能化之智故名佛不思議非情識議量所為任智自性徧周不為應物故有此品來也三釋能說法主者說法菩薩號青蓮華藏明前品菩薩得法成忍得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