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隨順安住熏修極熏修純淨極純淨恬然宴寂於一佛剎隨一方所皆有如是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諸大菩薩周徧充滿如一方所一切方所亦復如是如一佛剎盡虗空徧法界一切佛剎悉亦如是。
  【論】二佛子已下至一切佛剎悉亦如是有三十行經明菩薩以大願願菩薩眾海圓滿十方莊嚴國剎分。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方便迴向一切佛剎方便迴向一切菩薩方便迴向一切如來方便迴向一切佛菩提方便迴向一切廣大願方便迴向一切出要道方便迴向淨一切眾生界方便迴向於一切世界常見諸佛出興於世方便迴向常見如來壽命無量方便迴向常見諸佛徧周法界轉無障礙不退法輪。
  【論】三佛子已下至轉無障礙不退法輪有七行經明方便迴向分。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迴向時普入一切佛國土故一切佛剎皆悉清淨普至一切眾生界故一切菩薩皆悉清淨普願一切諸佛國土佛出興故一切法界一切佛土諸如來身超然出現。
  【論】四佛子已下至超然出現有四行半經明願清淨佛剎至一切眾剎佛常超然出現分。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無比迴向趣薩婆若其心廣大猶如虗空無有限量入不思議知一切業及以果報皆悉寂滅心常平等無有邊際普能徧入一切法界。
  【論】五佛子已下至入一切法界有三行半經明菩薩達一切智知業果寂滅分。

  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卷第四十四


  音切



  (徒敢切)。


  (子老切)。


  (蘇奏切)。


  (辰羊切)。


  (古悟切)。


  (徒干切)。


  (去穎切)。


  (悟音)。


  (是為切)。


  (力轉切)。


  (度官切)。


  (立音)。


  (於問切)。


  (胡加切)。


  (陟列切)。


  (莫耕切)。


  (才細切)。


  (則到切)。


  (渠敬切)。


  (苦郎切)。


  (都兮切)。


  (夫容切)。


  (苦和切)。

[商/貝]
  (尸羊切)。
  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卷第四十五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經
    唐太原方山長者李通玄造論
    唐福州開元寺沙門志寧釐經合論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四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不分別我及以我所不分別佛及以佛法不分別剎及以嚴淨不分別眾生及以調伏不分別業及業果報不著於思及思所起不壞因不壞果不取事不取法不謂生死有分別不謂涅槃恒寂靜不謂如來證佛境界無有少法與法同止。
  【論】六佛子已下至無有少法與法同止有六行經明不分別不著不取分。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以諸善根普施眾生決定成熟平等教化無相無緣無稱量無虗妄遠離一切分別取著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已得無盡善根所謂念三世一切諸佛故得無盡善根念一切菩薩故得無盡善根淨諸佛剎故得無盡善根淨一切眾生界故得無盡善根深入法界故得無盡善根修無量心等虗空界故得無盡善根深解一切佛境界故得無盡善根於菩薩業勤修習故得無盡善根了達三世故得無盡善根。
  【論】七佛子已下至得無盡善根有十行經是菩薩得無盡善根分。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一切善根如是迴向時了一切眾生界無有眾生解一切法無有壽命知一切法無有作者悟一切法無補特伽羅了一切法無有忿諍觀一切法皆從緣起無有住處知一切物皆無所依了一切剎悉無所住觀一切菩薩行亦無處所見一切境界悉無所有。
  【論】八佛子已下至一切境界悉無所有可六行經明菩薩了眾生界無眾生於法無得證分補特伽羅云數取趣。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眼終不見不淨佛剎亦復不見異相眾生無有少法為智所入亦無少智而入於法解如來身非如虗空一切功德無量妙法所圓滿故於一切處令諸眾生積集善根悉充足故。
  【論】九佛子已下至悉充足故有五行經明菩薩無智入法無法入智分。
  【經】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於念念中得不可說不可說十力地具足一切福德成就清淨善根為一切眾生福田此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意摩尼功德藏隨有所須一切樂具悉皆得故隨所遊方悉能嚴淨一切國土隨所行處令不可說不可說眾生皆悉清淨攝取福德修治諸行故。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