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得所謂收納百川而成大海之胸襟也△自滿自大。玅藥難醫。能革能遷。聖域可躋。學者不可不知此。
  此篇言舉人貴要端正。可以救今時之利弊也。
  玅喜曰。諸方舉長老。須舉守道而恬退者。舉之則志節愈堅。所至不破壞常住。成就叢林。亦主法者救今日之弊也。且詐佞狡猾之徒。不知羞耻。自能諂奉勢位。結托於權貴之門。又何須舉(與竹菴書)。
  謂今諸方舉長老出世為一方主人者。必須要舉箇有道德節義。及恬靜退守之人乃可當也。葢此人一舉出。則其所守之志。所存之節。轉加堅固。凡所至之處。自然不破壞常住。事事俱能完美。成就叢林。此亦是今日主法者。具擇賢之能。得賢人繼席。正所以救今日之弊病也。若是那一等詐佞狡猾之徒。不知羞耻。若使居其位。必欲諂奉有勢位之人。結托于權貴之門。如是者用亦何為。則不必舉也△舉人者宜諦審諦思。稍一不法。其害非細。關係亦非小可。
  此篇謂叢林舉人若合公論。自無缺失也。
  玅喜謂超然居士曰。天下惟公論不可廢。縱抑之不行。其如公論何。所以叢林舉一有道之士。聞見必欣然稱賀。或舉一不諦當者。眾人必慽然嗟嘆。其實無他。以公論行與不行也。烏乎。用此可以卜叢林之盛衰矣(可菴集)。
  郡王趙令衿字表之。號超然居士。任南康。嗣圓悟勤禪師○謂公論乃天下古今之正議。不可廢也。縱使勉強抑止之不行。又怎奈公論何。所以叢林中或舉一住持。或立一首職。若是箇有道德節義之人。聞見必欣然稱賀者公論也。若舉道行不諦實之人。眾人必慽然嗟歎之。慽。憂也。其實無他。以至公之論有行與不行故也。烏乎。以公論推之。則可以卜知叢林將來之盛衰矣△大抵一切是非真假不可固執。有公論在。公論在。則天下之至正在矣。
  此篇明修身入道。以節儉為要也。
  玅喜曰。節儉放下。乃修身之基。入道之要。歷觀古人。鮮有不節儉放下者。年來衲子遊荊楚買毛褥。過浙右求紡絲。得不愧古人乎。
  世人為貪毒所害。累劫縈纏。如今欲超凡入聖。第一要放得下。有節度能簡儉。所謂頓捨塵勞。便是修身之基。入道之要也。細看從上古人。誰不是能節儉能放下者。近年已來衲子。遊荊楚者。便去買幾件毛褥氈子。過浙右者。便去買他些紡絲紬物。如此行脚。豈得不有媿于古人乎△此說搜盡時人放不下的弊病。讀者當生慚愧。
  此篇教住持當存大體合公論也。
  玅喜曰。古德住持不親常住。一切悉付知事掌管。近代主者。自恃才力有餘。事無大小。皆歸方丈。而知事徒有其虗名耳。嗟乎。苟以一身之資。固欲把攬一院之事。使小人不蒙蔽。紀綱不紊亂。而合至公之論。不亦難乎(與山堂書)。
  謂古人立住持。原只為主持大法。提獎衲子。本不教親理常住事件。一切所有悉付與知事人掌管。此大體也。于今作主人者。自恃才力有餘。凡事不論大小。俱皆要歸于方丈掌管。而知事者。徒有其虗名而已。嗟乎。苟以一身之資力。固欲把持主張一院之事。而欲使小人不來蒙蔽。法令不致參差。又要合于至公之論。豈可得乎△凡事合公論至要也。一涉私足為小家氣象。
  此篇教學道須要及時。光陰不可虗棄也。
  玅喜曰。陽極則陰生。陰極則陽生。盛衰相乘。乃天地自然之數。惟豐亨宜乎日中。故曰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天地盈虧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
  此節明陰陽迭變之理。謂世間循環。總不出陰陽之數。如純陽既盡。則一陰生于其下。純陰既極。則一陽生于其下。有盛有衰兩相乘除。乃天地一定自然之數也。惟豐亨宜乎日中○上震為雷。下離為火。名雷火豐卦。豐者。大也。以明而動。盛大之勢也。故其占有亨道焉。然盛極將衰。又有憂道焉。聖人以為徒憂無益。但守常不至過盛。故彖辭云。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虗與時消息。而況人乎。況于鬼神乎。葢言豐盛難常。以常為戒也。日中盛極。則當昃昧。月望盈極。則有虧缺。天地之盈虧。尚隨時消息。況人生于天地之間。鬼神為天地之氣。豐盛之時。以此為戒。欲人守中不至於過盛也。處豐之道。豈容易哉。陰死為消。陽死為息。
  所以古之人。當其血氣壯盛之時。慮光陰之易往。則朝念夕思。戒謹彌懼。不恣情不逸慾。惟道是求。遂能全其令聞。若夫隳之以逸慾。敗之以恣情。殆於不可救。方頓足扼腕而追之晚矣。時乎難得而易失也(薌林書)。
  此節見古人究心之切。所以古人當年少血氣壯盛之時。便自痛惜光陰之易去。歲月固難留。朝也念道。夕也思道。必謹必戒更加恐懼。不敢恣縱于七情。不敢放逸于五欲。時時惟以守道為心。遂能保全生平之美名也。若使放縱于五欲。其身則隳壞矣。恣蕩于七情。其心則滅裂矣。其危亡必至于不可救之地。然後纔頓足扼腕追之晚矣。足見時字最為緊要。時乎難得而易失也○李左軍謂韓信曰。夫功難成而易敗。時難得而易失。謂時乎時乎不再來△古云難平者事也。易失者時也。若非從深定中融會過來。畢竟究不到這等細密處。慎勿輕易看過。
  此篇教學者名節當立。而自思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