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於此等輩中。公果見信。則他寺所許者。皆謝而莫取。則公之前程未可量也。逆耳之言。不知以謂如何。時寒。途中保愛(語錄)。

東山空
  福州雪峰東山惠空禪師。本郡陳氏子。嗣泐潭善清禪師。南嶽下十四世。幼歲圓頂披緇。振錫遊方。契悟於草堂。開法於雪峰也。


  助也。

忘於道
  莊子大宗師篇。孔子云。魚相忘於江湖。鳥相忘於虗空。人相忘於道術。註云。水深游泳。魚得其樂故相忘。道濶無涯。物我俱泯。人得其樂。故相忘也。


  今福建也。

償負
  上還也。受貸不償。曰負。
  浙翁琰和尚云。此書真閻老子殿前一本赦書也。今之諸方道眼不知若何。果能受持此書。則他日大有得力處。浙翁每以此舉似於人。璨隱山亦云。常住金糓。除供眾之外。幾如鳩毒。住持人與司其出入者。纔霑著則通身潰爛。律部載之詳矣。古人將錢就庫下。回生薑煎藥。葢可見。今之踞方丈者。非特刮眾人鉢盂中物以恣口腹。且將以追陪自己。非泛人情。又其甚則剜去搜買珍奇。廣作人情。冀遷大剎。只恐他日鐵面閻老子。與計算哉(拈崖漫錄)。

浙翁琰
  金陵鍾山如琰禪師。號浙翁。未詳法嗣。


  有罪全放曰赦。

璨隱山
  未詳。

古人
  瑞州洞出自寶禪師。廬州人。嗣五祖戒禪師。清源下九世。為人嚴謹。甞在五祖為庫司。戒病。令侍者往庫中取生薑煎藥。寶叱之。侍者白戒。戒令取錢回賈。寶方取薑與之。後筠州洞山缺住持。郡守以書托戒。所舉智者主之。戒曰。賣生薑漢住得。遂出世住洞山。後移歸宗寺。一日出門見喝道者來。師問甚麼官。從曰縣尉。令避路。寶側立道左避之。馬忽見跪而不行。寶曰。畜生却識人。尉知是寶。再拜而去。後遷雲居。一夜山神肩輿遶寺行。寶曰。擡你爺娘擡上方丈去。寶初行脚時。甞宿旅邸。為娼女所窘。遂讓榻與之睡。寶夜危坐至旦。娼女索宿錢。寶與之。出門將火。自燒其褥而去。娼女以實告母。遂請師置齋求懺。謂真佛子也。甞作達磨讚。最播叢林。瑯琊覺和尚知之。今載正法眼藏中。


  大座居也。


  多也浮也。


  梵語剎瑟。此云竿。即旛柱也。凡沙門得道者。建旛以告四方。出要覽。

  禪林寶訓合註卷第二
  音切

  殢大計切 簴其舉切 詰溪吉切 虻陌庚切 扼於革切 腕烏段切 礲力公切 砥底音 覬羈致切 覦庾俱切 駑乃呼切 紿徒愷切 昺碑景切 媟思列切 昵女栗切 隄下兮切 防扶方切 隳許規切 饕他刀切 閼烏割切 跬羗規切 篲詳惠切 澆公堯切 漓呂支切 閩冐貧切 琰弋冉切 刮古猾切 剜於丸切


  禪林寶訓合註卷第三

    虎林淨慧居士張文嘉仲嘉甫較定
  雪堂行和尚住薦福。一日問暫到僧甚處來。僧云。福州來。雪堂云。沿路見好長老麼。僧云。近過信州博山住持本和尚。雖不曾拜。識好長老也。雪堂曰。安得知其為好。僧云。入寺路徑開闢。廊廡修整。殿堂香燈不絕。晨昏鐘皷分明。二時粥飯精潔。僧行見人有禮。以此知其為好長老。雪堂笑曰。本固賢矣。然爾亦具眼也。直以斯言。達于郡守吳公傅朋曰。遮僧持論。頗類范延齡薦張希顏事。而閣下之賢不減張忠定公。老僧年邁。乞請本住持。庶幾為林下盛事。吳公大喜。本即日遷薦福(東湖集。范延齡事。出皇朝類苑)。

雪堂行
  衢州烏巨山。雪堂道行禪師。迅州葉氏子。嗣佛眼遠禪師。南嶽下十五世。

沿
  從流而下也。今謂從一路也。

博山本
  饒州薦福悟本禪師。江州人。前住博山。嗣大慧禪師。南嶽下十六世。

入寺下六條
  路徑開濶居處好。廊廡修整建立好。香燈不絕報恩好。鐘皷分明法令好。粥飯精潔恩眾好。僧行有禮規矩好。

張希顏事
  宋時張希顏。為萍鄉邑宰。范延齡為殿直。押兵過金陵。張詠上命知金陵事。問曰。天使沿路見好官員麼。曰昨過萍鄉。邑宰張希顏好官員也。詠曰。焉得知其為好。答曰。自入其境。橋路完美。田園濶闢。野無墮農。市無賭博。夜聞更皷分明。必知有美政者。詠曰。希顏固賢矣。天使亦好官員。即日同薦於朝。希顏為發運使。延齡為閣門侯也。張詠字復之。後封定國公。

閣下
  稱呼之辭。又語錄云。宰相三公郡守。俱稱閣下。
  雪堂曰。金隄千里。潰於蟻壞。白璧之美。離於瑕玷。況無上妙道。非特金隄白璧也。而貪慾瞋恚。非特蟻壞瑕玷也。要在志之端謹。行之精進。守之堅確。修之完美。然後可以自利而利他也(與五十朋書)。

金隄
  上取堅固之義。下乃池塘之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