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凡方丈請齋。(或請茶)堂中首眾預表堂云。今日方丈和尚請齋。(或請茶)(諸師各具威儀)。外諸寮執事。集至客堂。候侍者請。會齊堂師。照執次序。同上方丈排立。住持臨座。維那云。(大眾師頂禮和尚)。禮畢。分次序座。各具威儀。勿得言語。杯盤碗箸。不得作聲。齋畢。(或茶畢)若住持有說。聽畢。一齊起立出位。向上排立。維那云。(大眾師禮謝和尚)。禮畢。各回本處。又兩序。為內外綱維。大眾領袖。互相體重。綱領振矣。凡結制。解制。冬至。除夕。元旦等。大節。住持當請方丈齋。及犒勞兩序新舊茶湯。點菓五色。凡退執隔一期者不預。一表常住禮。一表酬勞也。其餘諸小犒勞。有功必酬。須隨意合宜而已。其外單列執犒勞俱在客堂。或隨其本寮。若果真淡薄。有真道心者。雖清眾外單。亦須另眼犒勞衣物。使其一心脩行。不致起妄念也。
  證義曰。方丈請齋請茶。事非一端。此只言節序普請序執之規也。或新安單。或新請執。或別有事。均有齋茶之設。大約住持之待眾也。慎以擇之。誠以推之。各執之匡主也。忠以襄之。和以商之。即有意見不同。總以理長則就。唯冀利益於常住而已。

  兩序辭執

  凡兩序。有辭執者。午後先上方丈。作禮辭執。至晚。參堂。列執。期滿要退到客堂辭執。不上方丈。亦不參堂。堂內清眾告假。在維那前先辭。維那允。午後到方丈。及客堂禮辭。至晚參堂。今多改在晚課畢。告假。次日起單行。清眾一齋。客堂茶飯。序執。方丈茶飯。茶飯畢候送。至期滿告假。還伊進堂香信。以作路費。
  證義曰。執事辭退。須看其人。如係可有可無之人。不妨聽其辭退。如其人為可靠之人。不應輕聽。葢人才難得。有關常住。往往因一人之去就。而常住之興衰隨之。正不妨委曲攀留。當以常住為重也。必其人實有不能不辭之勢。始聽之。

  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卷第六
  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卷第七之上

    唐洪州百丈山沙門 懷海 集編
    清杭州真寂寺苾蒭 儀潤 證義
    越城戒珠寺住持 妙永 校閱

  大眾章第七之上

  述曰。歸虗之水。鄧林之木。以聚者。眾也。今夫大坊居眾千百。倒廩而炊。赭山而爨。亦其所聚也。而四方之來如歸。若己所固有者。果何為哉。葢佛以人之流轉三界。出沒生死。思拔其苦。而與其樂。故傳其徒。以垂其教。蚩蚩民生。雖不能盡遵其教。而心嚮其道之足以怙恃於我。又因其道。以尊其徒。於是經營屋宇以奠厥居。輸粟裹糧以足其食。雖摩肩接踵而至。惟恐奉之不及。不以其眾。而少怠也。不然。則有以尺地斗粟。而相爭者多矣。豈其獨愚。甘委其貲。以廣吾居。輟其飱。以食吾徒。吾徒之食于斯。居于斯。果何為哉。果何為哉。

  剃度正範

  重校此範。大分分四。初。遵律十例。二。崇正辯譌。三。五戒元基。四。十支正範。

  初。遵律十例

  (分十)。一。師遴德臘。二。機擇信志。三。剃度白僧。四。護世譏嫌。五。稱量老小。六。防禁越濟。七。濟度無私。八。道業元基。九。訓策苦行。十。敷設儀式。

  一。師遴德臘者

  (五德克備。二攝可依。十臘靡周。眾徒難畜。若也自乳未斷。安得令人斷乳。聖制森嚴。人師詎易。准律藏第二分。受戒犍度中。時諸比邱。未滿十夏。輙便度人。不知教授。有十夏滿。復愚癡故。弟子不被教誡。威儀莫諳。而諸比丘。具陳白佛。佛言。聽僧與度人授具者。白二羯磨。彼欲度人者。應徃僧中偏祖右肩。脫革屣。禮僧足。長跪合掌。至誠三乞。若不堪教授。復無法。及衣食攝取者。僧當語云。大德且止。慎勿度人。若有智慧。又以二事攝者。僧當和集。與度人法。白二羯磨。故知人師。必欽佛制。與法。全憑僧忍。律中豈但度人授具。遴選若斯。即依止闍黎。亦復如是。葢為不坑陷他家男兒。俾生長法身。琢磋道器。所謂師恩罔極。法乳難酬者。良由此也。其乞白羯磨。詳明律藏)。

  二。機擇信志者

  (出家事業。靡類尋常。必須深信彌堅。可企入道。且德行文章。尚不負庠中士子。況戒定慧學。豈無逐世外丈夫。第恐浮信出家。不恒念道。形同釋子。意注俗緣。皓首唐喪光陰。甘心坐待老死。如斯之流。縱度千萬。何益法門。是故凡求出家。先審因地。苟信志決定。誓願不更。再詰履歷分明。方可尅期濟度。若機中下。念涉躊躇者。暫寄行寮密察動止。或一載三年。俟信增堅。懇乞情切。剃髮未晚。所以師家。貴乎具眼。苟一子拔萃。何在眾多馬鳴菩薩云。彼師及弟子。當互審其器。若不先觀察。同得越法罪)。

  三。剃度白僧者

  (師資緣契。皈禮待時。教法隨機。應用復別。若獨止無侶。法在其師。苟與眾同居。教有明制。按律中。時諸比邱。輙私度人。共住苾芻。咸無知者。彼親往尋。詰問未獲。遂後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