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偷懶。致有盜取等事。如懶惰偷安者。察出重罰。  山中竹木花果柴草。不得私賣。如犯者。重罰出寮。  小工須聽知山吩咐。砍伐柴木枝條。不得任意伐去樹頭。或伐盡不留遺種。違者罰。  小工。若常住有事。即聽呼喚。如違者罰。  山寮賭錢。不論僧俗。犯者出寮。  山寮相打相罵。不論僧俗。犯者出寮。  知山管理山寮諸人。須賞罰均平。如偏私者罰。
  ○年月日○住持某甲重錄(實貼山寮)。
  證義曰。凡附近叢林竹木。與山門作景致。宜畜培茂盛。護持龍胝蔭藏風水。則叢林日茂。山氣日靈不惟人傑。亦壯觀矣。

  知浴

  正理浴堂兼管病人湯藥等事。或但管浴室中什物。所用柴草等。須預備乾燥(此屬序執)。

  附浴堂規銘(凡十三條)

  蕩滌盡也。未是本來面目盥沐潔矣。終非無位真人。未達色空。秪道塵來身外了知冷暖。方明自性本靈。果有一絲不掛底禪客。正好向這裏摸索。銘曰。山巍路遠。致其柴薪。瀹金燃火。効其勞勤。昧者不知。浴事偏緊。年少嬉笑。沸湯交淋。凡此暴褻。永宜自箴。洗心滌慮。日新又新。何以報德。忽悟水因。其或未然。且遵規銘。
  凡浴日。淨頭挑浴水深五寸。知浴料理然火。水熱。設監浴公位已。焚香。默禱聖僧臨浴。少頃。先請住持。次請尊客。(三)擊梆三下。頭首兩序。(四)鳴頭通梆。禪堂等堂師。(五)鳴二通梆。列執。(六)鳴三通梆。客舊普浴。不候梆聲強入者罰。  尊客至。或為經懺等燒浴者。先尊客。次懺師。及香燈。并作用人。次重務担力人。後普浴。  自穀雨至夏至五日一浴。夏至至處暑。一日一浴。處暑至秋分。五日一浴。秋分至穀雨。半月一浴。  浴室內掛小板一塊。湯冷。鳴板二下。湯熱。鳴板三下。須添水。鳴板一下。不得高聲大喚。違者罰。  凡浴者各宜聽梆次序。不得參差。其(執單年幼)者在最後違者罰。  左右顧視及談笑嚷鬧涕唾等罰。  脫衣。穿衣。各宜回互。不得肆縱。違者罰。  浴時。各宜自諒。不得堂中久戀。致礙後來。違者罰。  用皂角者罰。  有瘡癬。各宜回互後浴。不得在前。違者罰。  僧值監浴。留心照察。有犯者。照例罰之。失照者罰。
  ○年月日○住持(某甲)重錄(實貼浴室外牆)。
  證義曰。佛制浴室。濯其色身。堪以載道。佛敕布薩。沐其戒身。定慧發生。倘臨浴放逸。則身垢未淨。心垢先生。是無慚愧人也。又為僧者。遺尿。澡浴。須避天光。洗浣下裳。勿晒當路。按佛祖統紀。僧如寶。在霅川覺華寺。聞古德有以浴僧功德。回向淨土者。遂治浴室供眾僧至年八十一。請眾啜茶。言別而逝。據此。可見知浴一事。功德良多。或從慕化。或出常住。隨宜施設。不可缺也。

  淨頭

  三時過堂時。關鎖後門。四板點路燈。課誦上殿時。挑各處淨桶。(北方多不用淨桶。只用圊房。須打掃潔淨)勤換洗手水。洗晒手巾。晚課罷。送各處淨桶。凡浴日。若無知浴。即行代辦。照浴室規約燒浴鍋。或園頭帶此執亦可。
  證義曰。圊廁最穢。而淨頭稱者。兼有事理兩義。事則律中。多以破戒懺罪比邱為之。謂其常打掃穢處潔淨。能令眾僧歡喜。以除破戒垢穢。而還得清淨戒也理則大乘止觀云。凡大小便利。亦有止觀所言觀者。當於穢處。作是念言。此等不淨。悉是心作。有即非有。我今應當變此不淨。令作清淨。即想此穢處。作寶池寶渠。滿中清淨香水。或滿酥酪。自想己身。作七寶身。所棄便利。即香乳酥密等。復知此淨相。唯是心作。虗相無實。是名觀門。所言止門者。知此不淨之處。及身所棄不淨之物。唯是過去惡業熏心。故現此不淨之相可見。然此心想。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無念。即名止門。問曰。上來所有淨不淨法。雖是心作皆由過去業熏所起。何得現世假想變之。即從心轉。答曰。心體具足一切法性。而非緣不起。是故溷中穢。由過業而得現。寶池酥酪。無往緣而不發。若能加心淨想。即是寶池酥酪之業熏心故。淨相得生。厭惡之心。空觀之心。即是除滅不淨之緣。淨熏心故。穢相隨滅。此葢過去之業。定能熏心起相。現世之功。亦得熏心顯妙用也。如此於大小便處。假想熏心而改變之其餘一切淨穢境。須如是假想熏心。以改其舊相。故得現在除去憎愛云云。蕅益云。便利穢作淨想。則能除憎受食淨作穢想。則能除愛。憎愛悉除。便成漏盡假想純熟。法隨念轉。出世方便。孰過於此。若能悟此淨穢本源。則可以悟大千世界。不在心外。從此垢盡心淨。不知吾身之為法界。法界之為吾身。我身法界。非一非二。則三毒自去。罪法自除也。此非唯為淨頭者。當作是觀。一切人皆可作是觀。

  知屋(帶)知器

  凡殿堂寮舍厨厰。各處屋宇。時時看視。或漏者宜早修葢。或修。或造。預白監院。及時整理。老祖塔及塔院。下院。乃至道路沖塌。器皿朽損。商之監院客堂。速為修理。凡遇修造。一切門向。皆須慎重。不宜輕改。若實不得已須請高明堪輿。看過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