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緣所逼。如不迷真。即不受其瞞也。
  記曰。水喻真性。器波喻眾緣。事法即境也。風喻妄想。知波全水。即了妄歸真。是曰不受其瞞。

  ○四歸真

  研窮法理。以悟為則。
  要得無疑田地。直須行到水窮山盡始方休。
  記曰。法乃自心之法。法之所顯曰理。研窮如除鏡垢。垢盡光生。故曰以悟為則。然法是軌持義。軌生物解。任持自性也。任持自性者。一切眾生。皆有本覺妙明真性。雖流轉六道。受種種形。而此覺性不曾失滅。生解者。眾生悟入知見。雖因知識善友開示。然其智解。從覺性生。如水土之潤。生穀等芽。而芽從種生。不從水土生故也。

  ○五相忘

  心境俱捐。莫記莫憶。
  心即人。境即法。莫記莫憶。即人法兩忘矣。四祖云。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虗明自照。不勞心力。盤山云。心月孤圓。光吞萬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復是何物。譬如擲劍揮空。莫論及之不及。斯乃空輪無跡。劍刃無虧。若能如是。心心無知。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無異。始為道矣。
  記曰。心是能。境是所。若知能所無體。頓悟人空法空。忽了物我無依。始信境寂心空。無知者。經云。聖心無所知。無所不知。即本覺心體也。本覺真心。心性寂滅。本無知覺。故能知能見。如鏡無像。故能鑒物。雖曰能鑒。然鑒而無鑒。靈知本寂。故終日知。而未甞知。有知即無明。有見即妄想。智體本無無明。及於妄想。以無知故。故曰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

  ○六寂照

  六根怡然。行住寂默。
  心境俱捐。二障解脫。照體獨立。絕知會。忘能所。得於內。應於外。是故六根自若。脫洒洒地。豈不怡然。行住坐臥。動靜皆如。故曰寂默。永嘉云。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是也。
  記曰。目對千山。心閒一境。是以六根自若。優游三界。脫洒四生。不為聲色塵勞所累其神。逍遙物外。故曰怡然。永嘉云。妙悟玄宗。虗心冥契。動靜常矩。語默恒規。恬澹息於內。蕭散揚於外。華嚴論云。唯寂唯默。心造如來之樣。不著不戀。入道合法之轍。是也。言寂照者。寂是體。照是用。道之所極。極於此也。

  ○七雙泯

  一心不生。萬法俱息。
  不與萬法為侶者。則前後際斷。是曰俱息。
  記曰萬法者。是指其總數。而實該於一切也。今舉前後。則包括十方三世一切事理內外諸法盡矣。萬法雖眾。不出心境。心空境寂。獨露堂堂一絲不掛。是曰不與萬法為侶。一心者。本覺妙明真心也。起信論云。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心體離念。故曰不生。楞伽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所謂心異則千差兢起。心滅則萬法坦然。心染則六道四生。心空則一道清淨。宗鏡云。何謂一心。謂真妄染淨。一切諸法無二之性。故名為一。此無二處之法。實不同空性自神解。故名為心。一心之體。來去寂滅。不可以有無處所。窮其幽跡。不可以識智詮量。談其妙體。唯證入者。只在心知。但能內觀一念無生。則空花三界。如風捲煙。幻影六塵。猶湯沃雪。廓然無際。唯一真心。此心本自圓明。元清淨體。無起無生。自體不動。不為生死所染。不為涅槃所淨。問曰。心既唯一。妄從何生。答曰。葢由最初迷一法界。不覺妄起。而有其念。如睛勞有空花現。睡熟有夢寐生。即此名為妄心。此之妄心。元無自體。但因前塵隨境有無境來即生。境去即滅。是心是境。各無自性。唯從因緣而生。如鏡裏像。水中月。愚夫認此為真。二祖於此心不安。而求安心法。於一言下。便了此心不生。故云。覓心了不可得。即知真心虗靈明妙。遍一切處。含十方界。既心因境起。若此妄心不生。則塵境頓滅。故云俱息。前云寂照。猶存境智兩立。今智境交徹而兩亡。故曰雙泯。境智既泯。唯一本覺真心。寂滅無相。體同諸佛。故永嘉云。境智冥一。萬累都泯。妙旨存焉。問曰。智泯何以應機接物。境亡則奚能感彼來應。答曰。般若無知論云。智彌昧。照逾明。神彌靜。應逾動。境彌寂。應逾感別行鈔云。由理智冥合。故得一切諸法無非法身。十方眾生。有發菩提心。心識淨者。無不應現。而為說法。故此真如體性。猶若摩尼。隨色所現。何無感應之謂哉。

  溈山警策句釋記卷下(終)
  音釋

  偁古稱字。
  窳音與隋也。
  勔音免勸勉也。
  咼快字平聲不正也俗作歪非。
  縈絆上音。榮繫也。下音半繫足也。
  軛音厄駕牛領木。
  二障煩惱障所知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