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正言豈可穿鑿。或於巧辯。或示密言。別是一種風骨。絕無煙火氣息。語言世味。翩翩塵埃之外。百鳥爭鳴。松風和韻。皆助如來談柄。誠恐以紙墨文字之講求。皆為思議之言。而非如來之正說也。故巖頭和尚云。大統綱中須識句。若不識句。難作話會。百不思時。喚作正句。學不足以窺無始之宗。言無思以應當世之務。盡徹纖疑。縱橫如意。
  夫人自具於眼。方識如來教中真旨。如來之語。言言活潑。語語無定。隨緣應答。如幻如化。如珠走盤。豈能執捉。皆露心之妙。今人執定世間文字看法。而擬如來之語。豈知如來之語。非世間文字也。豈可隨語而生解乎。故華嚴經云。謂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是以法華經云。拔出眾生處處貪著。故智者大師。讀至是曰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處。豁然大悟。還知智者大師。悟箇甚麼道理。方知全部皆一旋陀尼。無穿鑿。無用心。無斷絕。無擬議處。豈得漫自隨其言句而鑿之乎。故教中四無礙者。事無礙。理無礙。事理無礙。獨事事無礙之理。冣難悟者。非是華嚴一經有此四種無礙之理。諸經皆然。此乃如來說法之要綱也。故智者大師。讀法華而悟。遍大地皆法華也。
  永明大師云。凡關一切言詮。於圓宗所示。皆為未了文字性離。即是解脫。迷一切諸法之性。向心外取法。而起文字見者。今還將文字對治。示其真實。若悟諸法本源則不見有文字絲毫發現。方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則境智融通。色空俱泯。當此親證圓明之際。入斯一法平等之時。又有何法是教而可離。何法是祖而可重。何法是頓而可取。何法是漸而可非。則知皆是識心分別。所以祖佛善巧。密布權門。廣備教乘。方便逗會。纔得見性。當下無心。藥病俱消。教觀咸息(出宗鏡錄)。
  是故不可執定是非之說。而辯於教。語無是非之性。無是非之念。亦無是非之辯。故語之所發乎未分是非之先。亦無有是非之辯者。乃如來之正念。眾生未變之真。千劫已前之面目。若辯言說是非好醜。則非真面目。皆是識心分別計度。故云。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心無真妄。真妄起於識想。一念緣起未分之先。孰為佛乎。孰為心乎。孰為法乎。唯用之能迅。無心分別。無心緣念。念念皆心。獨不能剪情縛於見聞之初。乾識浪於愛憎之表。神理易悟。結習難忘。迷則妄生。悟則妄滅。妄無妄源。豎無初際。既無有始。豈得有終。本際不可得。故生死無有始。臨濟大師云。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離相離名人不稟。吹毛用了急須磨。理須頓悟。習須漸除。
  大聖人出來。提醒人處。直指眾生千劫已前不曾變壞這段光明。時時搬弄泥團。須自識取。莫為沒溺於紙墨文字間。一離文字。不啻猢孫失樹。便無可安身立命處矣。殊不知文字而不能攝者。形骸之外。肝膽盡露。縱橫馳驟。放去收來。隱隱照映人處。徒與世間人談世間法。不復知有向上事在。無痕跡處。可以檢點。無心識處。可以認取。故琹之道尊。根於音古。與聲器之源。略窺其倪。指法音節。調爕之妙。不詭於正。而喚醒千古人心。
  直欲摶取虗空。握筆揮灑。縱橫奇屈。千古合節。如伏櫪老驥。意氣橫溢。穿雲之鵠。目無萬里。便覺天機激觸。露出通身手眼。昔公明宣學於曾子三年不讀書。曾子曰。宣而居參之門三年不學何也。公明宣曰。安敢不學。宣見夫子居宮庭。親在叱咤之聲。未嘗至於犬馬。宣說之學而未能。宣見夫子而應賓客。恭儉而不懈惰。宣說之學而未能。宣見夫子。而居朝庭。嚴臨之下。而不毀傷。宣說之學而未能。宣說此三者。學而未能。宣安敢不學而居夫子之門乎。曾子避席謝之曰。參不及宣。其學而已。

  楞嚴擊節

    明 沙門大韶 著
    門人 智叡 錄
  夫參學之士。須要自得徹底掀翻。豈可就人吻角吃野狐涎唾。他日盡是閻羅老子乞鐵棒的有甚交涉。須從自己真參實悟處。透將出來。那時纔好把釋迦老子野狐涎唾。盡底撇向東洋大海。朕跡不留。從自胸中嘔出。了無凝滯。如珠走盤。不留影跡。馳騁當世。神睴自顧。靡不貫彼精微。收之毫端。放彌六合。須於文字中點出如來之眼。光明遍照。無一語而非世尊全體獨露。無一字而非釋迦老子喪身命處也。葢生平學力未精。不能藻鑑而照破生死之根。露出父母未生已前一段光景來。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茫然不能照物。無隱無從。不能洞識幽微。究其所真。見無迷悟。心見無分。靡不知有於言煥然如水之質。漫言浩蕩。自成其文。蓋非語言文字理通故也。聖胤流輝。懸河瀉辨。非真見之光明。涅槃元清淨體者乎。今之學者。不能履順而遊性。乘佛理而御心。道眼未明。世出世間常露於前。不能分別。而為千古之靈骨。照破生死之根。方知真藥現前。不能分別者。氣爽神聰。才情風韻。若處太虗之中。飄飄然而露千古之玄風。以應世間。神融骨洽。必須悟此。而視千百世。如同一日。潔然於內。渾然於外。不被世間語言文字之所障礙。是以慱採精微。陶容妙義。會契如來之旨。不費纖毫之力。能令學人析理開神。吐棄精華。千秋片語。道波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