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釋曰。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皆是一心為之根本。不但心是一身之本。可為出世治世之本。其本若亂。修身齊家。治國與平天下否矣。未之有也。
  儒云。大學已聞。請示中庸。師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釋曰。孔門心法。中庸之理。不偏不倚。不邪不住。朱熹註解。性猶天命。令與人物。各賦其理。未知本性是何物件。猶天命令。來付人物。却將孔聖之理。註成心外有法。豈知本性。體若太虗。無內無外。非來非去。皆因最初不守自性。忽起動心。故受胎獄。本一精明。分成六用。隨境逐情。流蕩生死。眾生不能返源。先聖指條徑路。拈出天命。即是性體。天命。天心。天道。天理。名異體同。總是性理。古德云。在天謂命。在人謂性。故所以示云。天命之謂性。自人人本具一靈妙明真性。任運應酬。理本當然。體中用和。不落偏倚。日用中事理無礙。故曰率性之謂道。皆因受生以來。塵染遮障本理。顛倒亂想。不悟性體。聖賢設教。化人復性。悟理修證。返妄歸真。以復本來天命之理。所以為修道之謂教。教者修乎道。道者本乎性。性體源乎天。聖人樂天知命。乃中庸之道也。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必慎其獨也。釋曰。若悟性理。不可須臾有離。須臾不在。習氣則復現矣。所以戒慎恐懼。如臨水淵。保任本性。不落邪僻。慎獨之道。須防隱微。幾纔似萌。微動未發。善惡似生未生。正好一搯放下。復還本理。其功甚大。若待善惡念生。憎愛取捨齊發。再去降伏。豈不太遠。所以慎獨功夫。最為緊要。故曰君子養道。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釋曰。未發之中。即是真智。寂照無二。應物無心。又名良知。可謂道本。已發之和。即是妙慧。能分諸法。無住無染。謂之良能。名曰達道。良知良能。本乎性體。體包大虗。含育萬有。故云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儒云。再請明示。良知良能。師曰。良知與識知。其用大不同。良知無心而知。識知有念而知。良知知善知惡。不住善惡。識知知善知惡。而住善惡。良知如鏡照物。黑白妍媸自分。無纖毫影子留於鏡體中。識知在鏡影上妄起分別。取捨障自本明。合塵背覺。良知識知。須當自辨。毫釐有差。千里遠已。良能是慧。能分諸法。善治世道。不隨事染。應用自在。事事無礙。
  問。孔子空空。顏回屢空。未審二空。其理是同是別。師曰。孔子空空。以空空空。以空空空。空空即如。斯如即真如。真如即本性。顏子學聖。未證真如。不免有念。雖有念動。覺之即無。為不遠復。孔聖故稱顏子。回也庶乎屢空。
  問。子曰吾道一以貫之。未審如何是一。師曰。一者即性。性者即理。理者即道。道者即一。
  問。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師曰。克己情識。復還天理。禮者理之節文。仁者心之德用。人能克妄復真。天下歸仁體一。
  問。書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師曰。人心生滅不停。故危殆而不安。道心虗靈寂照。故微妙而難見。精為虗中靈。一為靈中虗。執是定辭。中是性體。三教聖賢。本乎一理。若離心性。盡是魔說。
  問。如何學顏子道。不遷怒不二過。師曰。怒者動也。非是恚怒。顏子心學念動即釋。不續二念。故云不遷。心常在一。應事無偏。有過即改。名曰不二。
  問。聖人以易洗心。退藏於密。師曰。洗心者淨妄。退藏者復真。真妄雙泯。故謂之密。
  問。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師曰。真性如鏡。照物無心。纔有知識。便落意識。孔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禪云不知不識。佛道骨髓。
  問。夫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未審所樂何事。師曰。樂者真樂。非世歡樂。所樂者天理。所知者天命。樂天知命。無喜無憂。妙性朗然。其樂難述。
  問。顏子簞瓢之樂。與孔聖樂同否。師曰。顏回得孔子道。無喜無憂之樂。其理本同。顏多保任。
  問。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師曰。空本無聲。虗本無臭。雖無聲臭。天道不掩。
  問。子路問死。夫子答曰。未知生。焉知死。斯答未審是何意也。師曰。知晝則知夜。知始則知終。汝若先悟未生已前面目。便知末後安身立命之處。生從何來。死歸何處。原始要終。其本一也。
  問。如何謂赤子心。師曰。赤子之心。純一無妄。赤子非是大道。只取無分別心。如大人通達。知一切法。不失赤子心。方可謂道。
  問。顏淵如愚。濂溪守拙。明道端坐。仲素愛靜。如斯行履。是何故耳。師曰。斯是悟理修道。超凡入聖之徑。後儒不貴悟門。唯務多學多聞。皆從外來湊補助發。不能心地用功。發明真實智慧。汝問諸子可謂真學。
  問。吾雖多學。不能頓悟。未知看何文書。可謂入理之門。師曰。真參實悟。不在文字。總有多學。博極羣書。理路太多。解路太過。反障本心。與識作伴。